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剧场见闻----你所反感的观众的一些行为

主持:田翔 嘉宾:洪军 夏冬 刘鸿麟

作为戏曲的观众,总会在剧场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晚来早走的,大声说话聊天的,跟着唱的等等。

如果晚来了,座位没有被占上的话,可能会很快坐下,可是有时有人就有个习惯,本来买的是后排票,他先来了,然后到前面随便找个座位,把别人的座位先占了,等人来了之后,他再走,这算是好点的,但也有占着座位不走的,这样就容易引起纠纷了,甚至最后惊动保安经理,不仅影响了观众欣赏,也对演员的表演有一定的影响。

洪老师说了一个逸闻,有次德国总理看演出迟到了,服务员要引导他去座位,但总理拒绝了,怕影响别的观众看演出,所以他坐在专门给迟到观众看演出的一个地方观看,直到演出中场休息才回到座位上去。

我们现在的剧场是由老戏园子演化而来的,还没脱离开老戏院的那种状态,所以在剧场中经常能看到聊天的,睡觉打呼噜的,打电话的,甚至是跟着唱的。聊天要是聊个剧情还有情可原,大爷大妈们坐一起,家不长里不短的天南海北一通聊,影响了周围人看戏。

在剧场中还经常会看到有的观众大模大样的走从前排走过去,又大摇大摆地走回来,不仅不猫腰走动,甚至会跟检阅一样边走边看台上。天津人好热闹,像一些剧场都有乐池,当有人演职人员入座后,得调弦,做准备工作,于是就有一些好奇演员扒着乐池去看,一会儿就招来好多人来看。

演出开始了,一片举手机拍摄视频的,甚至是用闪光灯拍照的,这都影响了别人的观看,你举手机,肯定后面人看不见了,有的录完还放一遍,这都不好。戏曲演出是有演出版权的,随便的录,然后还被传到网上,从一方面说,这是弘扬戏曲艺术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于演出单位来说,这就算是侵权了,所以现在很多剧场都不允许录像拍照了,其实天津大剧院一直不允许,中华剧院从4月份开始也不允许拍照录像了,对此有支持有反对的,支持者认为大家可以安静的看戏了,但有长期拍惯了的就不适应了,因为有的人带着相机,单反,甚至摄像机来拍摄,突然有这么个规定,他觉得不适应,这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像开心麻花,在滨湖演一直不让拍,大家都适应了也无妨了。虽然是不允许拍照拍视频了,中华剧场也不是强硬地用荧光笔去扫,而是举牌伸手示意,直把设备到放回去为止。其实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规则,进剧场看戏也得遵守剧场的规则,有的剧场即使你用荧光笔去照,他该录还录,这就不好了。一种好的习惯要慢慢养成,随着大家的理解,可能会逐渐少一些吧。况戏曲艺术是舞台艺术,看录像看电视是无非感受到舞台效果的魅力的,买票看戏,才能感受到舞台艺术的美所在。

洪老师说前段时间在武汉演出过几场,感觉要比天津好一些,叫好不乱叫,天津出现乱叫的现象。有些戏迷他知道这点该叫好了,但还没到精彩点,他就提前叫好了,这样一来别人也跟着附和了,把真正该叫好的地方淹没了,文戏还好,要是武戏,那摔着半截僵尸,你这忽然一叫好,不得吓演员一跳,也容易出事故。

叫倒好也是对演员的一个提醒,在演员正常出租的情况下是叫倒好无可厚非,但是有很多叫倒却不是地方。现在很多戏迷不懂戏了,并不知道好在哪。天津戏迷懂戏,老戏迷知道啃节,该哪叫好,到哪停,都有分寸的,比如咱们听老录音,都能发现,戏迷叫好都是节骨眼上,既不耽误亮点,又不耽误叫好,本来叫好是对演员自然发挥好的地方的一种鼓励,现在可好,谁嗓门大就给谁叫好,弄的演员也是玩命飚高,一个演唱会,真正能平缓欣赏的唱段很少,都是非常激昂的,弄的观众比演员都累。现在是演员们为了追求叫好的效果,忘记了人物,就为了多要几个好。

洪老师提起前段时间天津青年团在天津大剧院举办了一场名家荟萃的演出,当时字幕坏掉了,底下观众就开始叫倒好,只要倒好一起来,就没完了,这里非常感谢李鸣岩老师,她顶着倒好上去,以前梨园行有规矩,起倒好就可以不上,可是李老师是毅然出场,这令所有人都很感动,当时的艺术家们真是都铆上劲的演,后台也是积极的想办法处理,换设备不支持,用大剧院的还要逐句的调整,技术人员40分钟才算恢复正常。

字幕应该是从李世济开始的,当时她的《锁麟囊》很火,为了照顾听不懂京剧的观众,她是第一个开始打带念白的字幕,当时也确实是起到了一个普及作用。到九十年代,也不是所有的剧目都打字幕的,一些常演的传统戏,对戏迷们来说都很熟了,有没有字幕不是很重要的。况且,有些戏,比如三小戏这种笑料剧目,一直传承下来的,词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偶尔抓点新词也是有限的,如果这些都打出字幕,就破坏了喜剧效果,另外还要很多北京土话,地方土语,是根本没法打出字来的。

对于观众来说,是去看戏的,看字幕是影响看演出的,你光注意字幕了,舞台上表演却被忽略了。现在好像很多人很注意字幕,注意字幕有没有错词,注意字幕有没有显示,给字幕叫倒好也成了一道风景。

不管是在剧场内聊天的,大声接打电话的,聊微信的,跟着台上唱的,随意走动的等等,问题确实挺普遍的,大家在剧场看演出时,应该多考虑些其他观众人的感受,慢慢感悟,去努力适应剧场的规则,随着时间的流逝,但愿能逐渐培养起来一个好风气。

(根据2018年3月13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农村广播《戏曲60分》聊戏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杰:京剧“领掌”,叫你“棒槌”,别生气!
当传统戏曲邂逅网络直播
扬剧折子戏专场在世纪坛剧场隆重上演 “非遗雅集”第十二场
这一次相见,我们只谈欢喜 | 曾静萍、雪小禅艺术对谈
行业观察 | 戏曲的“第二舞台”:艺术家在直播间找到归属|戏曲
天津相声剧场欢喜爱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