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印度,久未露面的刘伯承称“老了,意见仅供参考”,后诸将皆服

1972年2月,刘伯承给在军委的叶剑英写了封信,信上有这样几句话:

“我的那些意见,都是些老经验,老生常谈的东西,不一定适合新的情况。现在,我是个老弱残废的人了……力不从心,难给你们当参谋了。”

这一年,刘伯承已是80高龄,而叶剑英也75岁了。

拿着这样的信,叶剑英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在叶剑英看来,这位老战友、老大哥也太谦逊了。谁不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军神”,是朱德和毛主席都认可的“一条龙下凡”。

不过,既然人家这么谦逊,而且身体也确实不好,叶剑英也没再“逼着”刘伯承到军委了,他随后给总参下了一道命令:把刘帅自1960年以来,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意见印成册,印发军委各部等单位。

一时间,这本印着刘帅“语录”的小册子,在军界广泛流传。不管是从未见过刘帅的新兵,还是渴望得到刘帅指点的中青年将军们,可谓是人手一本。搞得刘伯承自己想低调,都行不通了。

事实上,建国后,这并非刘帅第一次如此“极端”地谦逊。早在1962年中印边境之战前,他就上演过这么一出:

那一次,已退居二线、久未露面的刘伯承,也是“口口声声”地称自己老了,称自己的建议仅供参考,大家可听、可不听。但结果,他面对印度蛇形战术的反应,却令诸将无人不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毛主席走到地图前说“扫了它”

说实话,早前印度和我国的关系还是极好的。两个国家都是文明古国,又都经历了殖民者的侵略,为了谋求民族独立,我们曾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后,印度也迅速跟我国建交。这份情,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是牢记于心的。

然而,就在两国都大局初定时,尼赫鲁却开始搞事情了。

原来,当年英国奴役印度时,曾企图分割中国西藏。于是,英国人划出了一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将西藏的大片领土划给了印度。对于这条线,我国从来没有承认过。后来,印度独立了,他们居然认为英国人划的线是合理的,希望此线变成事实。

对于这一问题,毛主席可谓是一忍再忍。他曾多次当众表示:“中国、印度这两个民族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几千年以来是很好的!”

此后,周总理又在外交层面,多次与印度友好交涉。然而,我方忍让的结果却是尼赫鲁的得寸进尺。

自1961年起,目中无人的印度军队不断入侵中国,仅在西段中国境内,他们就设立了43个据点。最严重的时候,该段线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哨所,边界呈现出复杂局面,我军连哨所都插不进去。

看到这样的局面,狂妄自大的尼赫鲁以为中国绝不敢轻举乱动,他下令:把中国军队从这片领土上“清除掉”。对于这样的情况,毛主席后来曾表示:“我想了十天十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然跟你们讲理,你们不听,那就只能动武。1962年10月18日,毛主席在中央会议上,直接表示:“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能奉陪了,来而不往非礼也!”

随后,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司令员张国华,问他:“听说印度军队还有些战斗力,我们打不打得赢!?” 张国华将军虽从未跟印军直接作战过,但基于他早前的调研,他表示:“打得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打得赢!”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觉得奇怪:那些年的印度,真的值得毛主席问这样一句吗?事实上,尼赫鲁又不是傻子,当年他若不是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是断然不敢这么嚣张的。

数日后,张国华准备就绪,即将由北京启程去前线指挥作战。临行前,毛主席把他叫到一张巨大的军用地图前,指着地图上标出的印度据点,挥起手臂,高声地说了3个字:“扫了它!”

二:退居二线的刘伯承

关于新中国早期的历次出兵,有一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几乎每一次,都并非只有前线总指挥一人。

以抗美援朝为例,彭德怀在前方,朱德在国内组建训练、贺龙组织慰问、陈毅在上海生产药品和仪器、叶剑英坐镇南方盯死老蒋、聂荣臻在北京指挥后勤运输、刘伯承研究美军军史和战术打法……彭老总背后,是一群老战友的力挺。

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有真正理解新中国的战斗力为何那么强。

而这次张国华在前线作战,有一个老帅也出来说话了,他就是:久未露面的军神刘伯承。

建国后的这些年,刘伯承到底在忙些什么呢?

1950年,昌都战役落下帷幕,解放军一举歼灭了藏军主力,和平解放西藏已没什么问题了。58岁的刘伯承松了一口气,乘坐飞机飞到了北京。从这时候起,他作为大军区统帅的历史使命,也就此卸下了。

和平年代,这么一个大军事家、战略家,到底该安排到哪个位置呢?

为此,中央曾再三征求刘伯承的意见,希望他能出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眼里,或许只有这个职务能配得上这条“下凡龙”了。

不过,刘伯承对此倒是不太在意,他淡然一笑说:“总参谋长我已经当过三次了!这次就不要再去当啰!我还是去办学校,搞教育,当教书先生吧!”

刘伯承的话,后来被汇报给了毛主席和朱德。他们二人一合计认为这倒也是个不错的去处,毕竟论军事理论、军事教育,军中谁还能比得上他刘伯承。再说,以朱德对刘伯承的了解,搞军校是刘伯承多年的心愿。以前是没条件给他办,现在有条件了,还是应该尊重人家的个人意愿的。

就这样,1951年1月15日,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59岁的刘伯承,成了首任院长。在此期间,刘伯承呕心沥血,组织编写了上千种军事教材,6年间培养出了3000多名毕业生。这个数字,在当时是非常了不得的。

然而,因为过度劳累,再加上早年的眼疾没有得到良好的医治,到了1957年他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各处旧伤让他连看书和动笔,都有困难了。就这样,65岁的刘伯承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办的军事学院。

此后的两年,他长期处于赋闲状态。他很低调,很少再出现在公众视线里。

不过,1959年10月,当中央决定成立了一个“神秘”的战略小组时,67岁的刘伯承又一次被请出了山。

说起这个小组,在新中国军界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它并非指挥部门,而是带着研究性质的,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学术组织”。但如果大家看看组内都有谁,就会明白它有多牛:

它的组长是刘伯承,副组长是徐向前和罗瑞卿,而组员则有粟裕、肖劲光、刘亚楼、陈士渠等一批干将。

小组的任务也很明确:就是负责研究国际战略形势,把研究结果和建议发给军委及各部门。而刘伯承这个组长,对自己的定位则是:军委“编外人员”、“编外参谋”。因为眼疾越来越严重,他甚至调侃自己是:一个“残废军人”。

三:张国华“上场”,老上级刘伯承反复叮嘱

刘伯承一向低调,虽然成了战略小组组长,但毕竟也并非前线人员。他之所以会在中印之战时又一次被推了出来,跟张国华与他的私交有一定关系。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张国华就是刘伯承和邓小平麾下的一员猛将。1950年,面对该选谁入藏的问题时,邓小平和刘伯承都陷入了思考。

那天,邓小平吸着烟,思考了很久后,对刘伯承说:“让张国华去吧!”刘伯承乐了,说道:“我也正打他的主意!好,就叫他去!”

当时,张国华才36岁,正在等着老上级给自己“派活”。一开始,他以为自己的18军要去天府之国的川南,他也早就做了一些准备。因此,接到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命令后,他便不吭声。

刘伯承了解他的脾气,知道他在想啥,便直接说:

“二野所有部队你任意挑三个主力师,组成3万人的一个军,你的意见如何?”

张国华一直很服刘伯承,见老领导都这么说了,当时就表了决心:“我去!”

邓小平在一旁,又赶紧问:“你觉得有没有把握?”张国华淡淡地说了4个字:“问题不大”。这下,邓小平和刘伯承都笑了。

就这样,张国华率军挺进西藏。事实证明,刘、邓的眼光是极好的,张国华到了西藏后的一系列表现,都没丢老领导们的脸,毛主席是赞叹不已。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此次张国华要跟印度人打,退居二线的刘伯承就算再低调,也不能不管呐!当然,在管之前刘帅也表过态:我老了,就是一个“编外参谋”,我所提的意见仅供参考。

表完态后,70岁的刘伯承开始反复叮嘱48岁的张国华,他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好几条意见:

其一,他告诉张国华:“打的时候,要以雄狮搏鸡之势来打”;

其二,针对部分同志认为的只要穿插包围住敌人就是胜利,刘伯承认为是错的。他认为不管是穿插、迂回、还是分割、包围,都仅仅是机动的样式,绝非胜利本身。所以,要准备实施强攻,打硬仗、啃硬骨头。

其三,要集中优势力量首先击毁敌人的要害、指挥中枢、主要军事集团,切忌分散力量。

听完刘帅的这3条意见,张国华是服气的:要么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交代完这些,刘伯承还是不放心,随后他又亲自上总后勤部去了一趟 ,要求后勤部门注意两点:

一是交通和运输;二是安排好后方基地和补给站。

当时负责后勤的很多年轻同志,早前根本没有得见过刘帅的“真容”,只知其军神之名。见他如此上心,谁都不敢掉链子,一个个卯足了劲,大批物资补给被送到了前线。

这,就是刘伯承的号召力。

四:印军摆出蛇形,刘伯承的“巅峰战术”来了

上了战场的张国华将军,果然是好样的。10月底,第一阶段作战的捷报由前线传来,刘帅高兴极了,直言:张国华,出息了!

当时,因为这份捷报,很多人都认为印军撤退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刘伯承看完战报后,当场就判断:印军不会善罢甘休,仗还会继续打下去。不打痛他们,尼赫鲁是不会撤的。

因此,就在一些人张罗着庆祝胜利时,刘伯承看地图、研究战区实际情况、研究印军可能反扑的方向。那些天,刘帅几乎没有一天敢松懈。而张国华和他的判断,也是出奇地一致。

11月中旬,果然不出刘帅和张国华所料,印军调集了更多兵力,再次发起进攻。而且,这一次他们的进攻非常“霸道”:他们摆成了一条所谓的“长蛇阵型”。

数万人,浩浩荡荡,摆成这么个奇怪的造型,也不知是印军哪个“军事天才”想出来的主意。有用没用暂且不说,只说这个样式确实还挺“唬人”的。要是遇上哪个没经验的小国将领,说不定也就怕了。

对于这样的阵型,刘伯承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最终他是这样评价的:

“敌人的配置是铜头锡尾,背紧肚松。右翼是敌人的脊背、左翼是敌人的肚子,从敌人的肚子上开刀,要比砍脊背容易些”。

好一番比喻,好一个刘伯承。

其实,现在很多军史学家都搞不清楚,刘伯承人都没有在前线,怎么就能这么形象、这么迅速地总结出要点。

刘伯承的意见传到了前线,张国华一看,马上心领神会,做了一个“神级”部署:

打头、击背、剖腹、切尾。

这8个字,就是后来我们说的“巅峰战术”。这样的打法,帅与将的配合天衣无缝。就这样,我解放军用极快的速度,“扫了”印军一个又一个据点。

全力压制印军后,1962年11月21日24时,解放军收到了毛主席签署的主动停火命令。到了12月1日,部队将作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及其它军用物资、以及战俘等,全部交还给了敌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军缴获了大量印军卡车,归还时咱们做了两件事:其一,把这些车都加满了油;其二,给这些车重新涂上了颜色。

至于为何要这样做?目前军史学者们有多种说法。

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彰显我国的大国风度,边境那么寒冷,不加满油战俘们估计就要冻死在回去的路上了。也有人认为,这样做“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意思是:我们能放你们,也能再抓你们一次。不管怎么说,最终咱们此举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大量好评。

至此,历时一个多月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结束了。此仗由毛主席亲自决策,由“佛光将军”带兵出征,由刘伯承元帅及其他数位元帅、将军献计献策,给中印边境带来了数十年的安宁。

张国华的仗打完了,70岁的刘帅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并没有闲着。当旁人都在庆祝胜利时,他又默默打开了军事地图,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东北方向。

他知道,那里的局势开始紧张起来了,他不得不亲自走一趟。此后,大连、沈阳、延庆、哈尔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72年,刘伯承的眼睛几乎已经看不见了,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他写信给叶剑英,称自己“力不从心了”。

在写完此信几个月后,1972年10月,刘伯承双目完全失明。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球,几乎没有任何娱乐爱好,看书研究军事曾是他晚年唯一的乐趣,但到此时也没办法看了。于是,他把自己珍藏的2000多册军事书籍,全部捐给了军校。

1986年10月7日,刘帅病逝,享年94岁。巨星陨落,天地同悲,徐向前元帅挥笔写下悼诗:垂首山川思梁栋,举目九天觅帅星。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

老搭档邓小平则这样评价:

“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国有老帅,如有一宝。谨以此文,纪念“军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印度时众将意见不一,刘帅出面镇场子,告诫手下一句话影响至今
1963年,毛泽东召集中央领导开会,将张国华拉到身边:你来坐中间
打印度前众将分歧大,刘伯承出面镇场子,告诫部下一句话影响至今
1972年张国华病逝,周总理亲迎骨灰,毛主席:再也见不到国华了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前,毛主席忧心忡忡,张国华的一番话让他释怀
打印度时收复麦克马洪线后,刘伯承八个字令众将醒悟并沿用至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