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下一句吗?很多人知道的都是错的

说起我国的传统文学大家都知道那句话,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现代散文,虽然很多优秀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失传,但是那些流传下来的却成为永恒的经典,而其中尤其是以唐宋的诗词最为经典,往往是寥寥数语就让人拍案称绝,这篇文章笔者还是为大家带来一首唐代的诗歌,虽然这首诗大家并不熟悉,但是其中有一句却被大家耳熟能详,堪称童年的“阴影”,总是被老师家长们反复念叨千百遍。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其他三句很多人都并不熟悉,但是唯独对于“一寸光阴一寸金”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时常被老师家长拎出来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进而让大家珍惜读书的时光,好认真学习。对这句话从不懂到慢慢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确是付出了很多“金”,不过读过原诗以后才知道,原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后半句并不是“寸金难买寸光阴”,相信很多人知道的都是错的。

王贞白是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而这首诗也恰恰是他求学时光的一段缩影,他曾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面的白鹿洞读书。而这首诗大概的意思就是:我读书读着不知不觉春天都快要结束了,每一寸事件就像黄金一样珍贵,并不是白鹿洞的道人过来嘲笑于我,而是我正在追寻周公的精意和孔子的学说。由此可见王贞白在读书时也是颇为刻苦,他能够留下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并不是运气使然,而是靠着自己的孜孜不倦刻苦读书。

说起王贞白,还有一个“一字之师”的典故,王贞白曾将自己的诗作《御沟》寄给当时著名的诗僧贯休,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指点,而贯休仔细研读之后总觉得“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这一句有哪里不合适,但又不知是哪里不合适。因缘际会,两人在一次聚会中碰面,贯休就对王贞白说起了这件事,王贞白很恼火,拂袖而去。而贯休却是微笑着对身边人说,王先生才思敏捷,一会儿就会回来。果然过了一会儿王贞白就回到聚会,并对贯休说我把“此波涵帝泽”改为“此中涵帝泽”,大和尚以为如何?这个时候贯休摊开手,只见手中是王贞白离去之时他写的一个字,这个字正是“中”,见此,王贞白对贯休可谓是十分钦佩,对他道:“大和尚实亦可称为小生之一字师也”。这就是“一字之师”的典故。

相较于现在,古人在求学方面可谓是更能沉得下心,不管是“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还是“一字之师”这样的典故等等,都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学问的求索精神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才是我们读书人应该学习的,“潜龙在渊”,“一寸光阴一寸金”,愿我们都能沉下心来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珍惜时光,不要回头看时徒留唏嘘。

以前对于这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后半句你知道的对吗?还有很多诗,实际上在大家流传的时候慢慢和原作想去甚远,你还知道哪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乱弹笔记——仙客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顺口溜
王贞白诗《白鹿洞二首》楷书全文,珍惜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首诗,许多人都读错了,很考验学问
【名句/王贞白】一寸光阴一寸金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名言流传千古,但你知道它的全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