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伯温的这首七绝咏雨诗,也是难得的佳作,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学到了明朝,则是以小说为主,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水平极高,更是诞生了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那在诗歌方面,其实也有很多经典的作品,例如鼎鼎大名的刘伯温,那就是当时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他的很多作品,也都是经典,其中有一些作品,同样脍炙人口。所以对于这位一位伟大的诗人,那自然也是值得我去了解,去细细品读他的作品。

可能大家对于刘伯温比较熟悉的还是他在军事,以及政治方面的贡献,作为明初最著名的政治家,其实他对整个大明王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当时的朱元璋知人擅用,特意让人把刘伯温请出山,最终帮助他夺取了天下,从而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其实抛弃刘伯温这些功绩不说,仅仅是凭借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那也是足以令他名垂青史,他的很诗作,虽然看上去写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细腻的笔触,则是同样令人感动。

那笔者今天为大家推荐刘伯温比较著名的一首小诗,也就是他的这首《五月十九日大雨》,这首诗尽管初读时会觉得平淡无奇,可是只要细细品来,则是会发现整首诗意境优美,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更是把夏天的下雨的优美景色,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从而也令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成为了一首难得的千古名篇。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代:刘伯温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这首诗最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写得细腻,诗人以一种独特视角来观察雨中的情形,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令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有张力。虽然整首诗并没有什么高超的表现手法,也没有使用典故,完全是以一种白描的方式来写,但是同样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成为了一首经典的咏雨名篇。从而令这首诗很是唯美,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一二句狂风暴雨时的情形,这样的一种描写,读来更是让人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现在正是狂风大作,并且还下雨了暴雨,不一会这雨就洒满了整个高城,此时又是乌云密布,不时还有滚滚响雷,整个大地都犹如是在震动。短短的两句,却是写出了暴雨中的那种独特的美景,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么一场狂风暴雨。

第三四句最是经典,又是写到了雨后的一个情形,这样的一种描写,又使得这首诗更具有张力,“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那雨过去了之后,乌云也散云了,兴风作浪的龙也不知道去哪里?整个池塘里的水都快要溢出来了,那些杂草上面更是有许多的水珠,而且周围还有无数的青蛙在一起鸣叫。最后这两句,更是写出了雨后的一个景致,从而也使得这两句与前面两句遥相呼应,从而更加的生动有趣。

刘伯温的很多诗都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只要静下心来慢慢地去品读,则是会发现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而这首《五月十九日大雨》更是写出了最具有诗意的夏天,虽然通篇是在雨前和雨后的情形,但是通过诗人这样的一种描写,也是令这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个字,却是美得令人心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基
雷雨过后,刘伯温写下一首诗,极具人生哲理,每个人至少要读一次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刘禹锡被贬10年后作首诗,句句忧愁成经典,被王安石刘伯温借用
描写雨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