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尚画了幅荷花,唐伯虎在上面题7个字,200年后才有人对出下一句

在很多人眼里 ,对对联比写诗容易多了。写诗要讲究意境,还要有诗的韵味,多数对联似乎更像文字游戏,只要对上就可以了。其实这种看法,就太小瞧我们的这项传统文化瑰宝了。

对联起源于三国时期,由骈文和律诗发展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古诗词的精华。一副好的对联,不但用字讲究,而且上下联意思也要完美统一,其难度一点都不亚于写诗词。因为难,所以诞生了个名词叫:千古绝对。

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千古绝对,有的时至今天仍没有被对出,有的虽对出了但还是有人觉得不够完美。比如当年李贺写了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就被人拿来当上联,几百年无数名家都尝试了,却无一能对出下句。直到北宋一位叫石延年的才子,对出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但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人觉得意境上差了那么点意思。

本期要和大家说的这个上联,与李贺这句诗相比,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唐伯虎到一座寺庙游玩,有位老和尚仰慕其大名,便拿出自己画的荷花来让他提字。唐伯虎本就是个任性又风趣的人,看看眼前的老和尚,再看看手中的荷花图,便写了一副上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这7个字大家别觉得很简单,其实这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回文联。所谓回文联就是对联正读和反读是一样的,其难度是对联里最大的。经典的回文联有“斗鸡山上山鸡斗”,下联是“龙隐洞中洞隐龙”;还有上联“油灯少灯油”,下联“火柴当柴火”。这些回文联,基本上都是绝对,很多才子想了多年才想出来。

当时唐伯虎对老和尚说,这是他的上联,能对出下联的是高手,老和尚于是将这副画好好地珍藏了起来。以唐伯虎的名气,他出了个上联前来对下联的才子肯定是数不胜数的,但直到老和尚和唐伯虎都离世了,还是没有人能对出来。直到200多年后,寺庙里来了一位才子。

此人名叫李调元,是清代的一位怪才,据说其5岁熟读四书五经,7岁就能吟诗,虽然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不多,但对对子却是一把好手。当年他悬崖边看到苏轼的千古绝对“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写出了下联“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从此便奠定了在对联界的大名。

看到唐伯虎这个上联,李调元大笔一挥给出了下联:

书临汉帖翰林书

这个下联不但与唐伯虎的对联完美融合,虽然回文中的也有字眼不完美,但音却是完全回文的。最难得的是,上下联一个是写和尚作画,一个是写文人写字,连意思都完美相接。李调元还解决了不少千古绝对,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就会和笔者一样感慨于汉字的博大精深。大家还知道哪些千古绝对呢?欢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绝对!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此人对出的下联更是精彩至极
千古绝对!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200年无人对出,还熬死了和尚
千古绝对,上联正读反读完全相同,唐伯虎:谁对出下联必是奇才!
千古绝对!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此人给的下联后人拍手称奇!
唐伯虎:我这上联只有天才对得出,200年后他路过:这名号归我了
唐伯虎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数百年后才有人对出下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