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唐诗》里最有杀气的一首诗,写得非常霸气,读来让人热血沸腾

唐朝的诗人都非常有个性,譬如李白、王维、白居易、刘禹锡、韩愈等等,那都是个性十足,这些人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另外在生活中也是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特别是李白天生爱饮酒,正所谓斗酒诗百篇,喝过了酒之后,提起笔一首诗立马就写出来了。而李白的诗也是很有气势,其中的《侠客行》和《胡无人》,那都是杀气腾腾;《侠客行》一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可以说是深入人心,把侠客的身上的精神,还有那种侠客情怀刻画得入木三分。

到了晚唐同样有一位很有个性的诗人,那就是著名的农民起义首领黄巢,原本他是一位书生,还去长安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是那一次考试名落孙山,这件事情对他打击很大,于是当他知道结果之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第后赋菊》一诗,在这首诗中最是能够表现诗人独特的个性,通篇气势磅礴,每一句都杀气腾腾。

《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正是在看到了晚唐官场的黑暗,还有对于科举的不公,明明是有才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可以金榜题名,可是结果出来后让人傻眼,并没有高中状元。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有利有弊,表面上是开科录取,只要有资格的人,那么都可以参加考试,但是其中动作的空间很大,如果你家里很有钱,进行动作的话,即使是没有学问,也有可能高中状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的诗人,他们考了一辈子,每一次都名落孙山。

当时著名的诗人罗隐就教了十次,要知道古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是每年都举行,要隔个几年,如果按16岁开始算起,罗隐参加了十次科举考试,那就差不多已经快接近五十岁了,虽然有时皇帝会有大赦天下,多增加一次科举考试,但再怎么增加,十次也差不多快接近五十岁了,对于古人来说五十岁已经算是老年了,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再会有什么出息了。

黄巢的失落,还有那种无奈,在这首《不第后赋菊》一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一种极为霸气的口吻表达了不公,所以这首诗才显得与众不同,第一二句就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等到九月秋天重阳节来临之后,那这世上所有的花都凋谢了,这个时候就只有菊花,而且这种菊花与别的花不一样。第三四句更是直抒胸臆,写得更为有气势,“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秋天开出来的菊花香气弥留了整个长安,此时遍地都是菊花的花瓣,好像就是盔甲一样在日光下闪闪发光。

后来黄巢没有像罗隐那样一直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带兵起义,成为了晚唐著名的农民起义首领,可谓是时势造英雄。要是黄巢通过了科举考试,也不可能会有后来的事情,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只能说唐朝到了晚唐之后,已经是日落西山,再也不复从前,没有盛唐时期气象。

黄巢这首《不第后赋菊》,还有另一个名字《菊花》,诗人正是通过对于菊花的描写,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悲愤,还有对于科举的不公。那些没有才华的人,却是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可是对于他这种学富五车的人,却没有用武之地。这首诗每一句都很有气势,尽管看上去好像是信手拈来,可是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杀气,读来让人耐人寻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杀魔”写下一首诗,其中彰显的杀气与邪气,令人不寒而栗!
我花开时百花杀,古代杀气最重的三首诗,一首来自李白
六下第10课课前阅读《古诗两首》原文与赏读
黄巢的三首菊花诗是什么意思
本以为黄巢的咏菊诗《不第后赋菊》已经够霸气了,谁知朱元璋一模仿作《咏菊》,居然更霸气了
《不第后赋菊》 黄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