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夔很美的一首诗,每一句都如诗如画,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姜夔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身份是词人,其实他除了写过很多优美的词之外,还有很多诗歌流传于世,其中一些名篇,那也是可以媲美唐诗,无论是文学性,还是思想性,那都是到达了很高的水平。姜夔的词情感细腻,特别是爱情词写得缠绵悱恻,每一首都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扬州慢·淮左名都》、《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暗香·旧时月色》、《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等等,那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南宋词人骨子里就充满了忧愁,这也是与那个时代有关,毕竟当时的南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文人,比起北宋的文人来多了一份伤感,也就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姜夔作为那个时代最具有影响力的词人,他和大多数的文人一样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词很凄美,往往看似信手拈来,但是读来却让人感慨万千。

姜夔的诗也是极为讲究,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要数这首《过垂虹》,这是一首即兴之作,当时姜夔携歌女小红游历江南,正好路过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垂虹桥),于是写下了这么一首有趣的作品。而垂虹桥旁边居住着范成大,姜夔与他也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种的因素,使得姜夔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极为抒情的口吻,写出了当时内心的感受,还有对于垂虹桥的赞美。

《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姜夔的一生也是很不顺,公元1154年姜夔生于饶州鄱阳,现在的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词人,他的词空灵含蓄,而且还精通音乐和书法,苏轼之后的唯一的全能型的天才,才华可以苏轼和辛弃疾,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词人,所以无论是姜夔的词,还是他的诗歌,那都是值得我们一读。

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公元1191年(宋光宗绍熙二年)除夕,姜夔携歌女小红由石湖,到达吴江范成大家里,经过垂虹桥看到周围秀丽的风光,于是信手拈来写下了这么一首唯美之作。那通篇也是很好理解,开篇的两句则是写了两人在路上的情形,我刚刚独创了一首新调,填写了一首新词,韵律很美妙空灵动人,小红轻声吟唱,那声音很甜美,我则是为他伴奏,吹着洞箫,使得这音乐更加美妙。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最后这两句写得更加唯美,同时也写出了新意,姜夔把当时的感受,还有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如诗如画的境界;小红一曲唱完之后,小船已经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缥缈,身后正是那十四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这两句与前面的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使得这首诗更具张力。

姜夔的诗歌尽管不如他的词,但是这首《过垂虹》,还是写出了新意,也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每一句都如诗如画,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完全可以媲美唐诗,整首很抒情,虽然只是描写了寻常之景,还有普通的事物,但是写得极为细腻,也非常的优美,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其实只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的话就会发现,通篇无论是对于情感的把握,还是对于周围风景的描写,那都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垂虹桥怀古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南宋 姜夔《过垂虹》
(宋)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关于姜夔的评价
了解古诗词?哼,这些优秀诗人你未必知道!
800多年前的除夕之夜,姜夔做的这件事,占尽了世间风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