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司诉讼实务精要】股东资格(四):名义股东的出资责任

本节目次

(四)隐名持股


5.名义股东的出资责任

6.隐名出资中股权的强制执行
(四)隐名持股

5.名义股东的出资责任

在隐名投资内部关系中,隐名股东才是股权的真正权利人,但就外部关系而言,由于名义股东是公司登记材料中的记名人,依据商法公示主义与外观主义原则,第三人凭记对登记内容的信赖,合理地信赖名义股东就是真实权利人,可以要求其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债权人未获清偿债权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之间的内部约定不能对抗第三人,名义股东不能以其非实际权利人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对名义股东的出资责任,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这里的“未履行出资义务”应作广义理解,主要表现为完全不履行、未完全履行和不适当履行三种形式,具体包含拒绝出资、不能出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多种形式。

第二,当债权人不知晓隐名股东存在时,可以要求名义股东承担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当公司债权人在知道隐名股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列为被告,请求二者对未履行出资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法院查明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通谋不履行或不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则具有欺诈的故意,法院可判决二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隐名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行为违反了隐名持股协议的约定,当名义股东对外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后,名义股东可依据双方之间协议的约定,向隐名股东追偿。

6.隐名出资中股权的强制执行

在名义股东未经隐名股东同意擅自处分股权时,依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5条规定,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但对因强制执行而转移股权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当名义股东的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其代持的股权时,隐名股东经常以实际权利人身份提出异议。是支持隐名股东的实际权利从而排除执行,还是支持名义股东债权人的权利从而驳回案外人的异议,涉及到的问题较为复杂、争议较大。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遵循公示主义与外观主义的理念,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出发,依据公司登记材料中记载的股权归属进行执行,优先保护名义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法驳回隐名股东的异议;其次,为校正保护形式利益而扭曲实质正义带来的危害,如果非因隐名股东自身的原因,如登记机关错误等,或者隐名股东一直在行使分红等股东权利时,则不宜简单驳回隐名股东的异议。

1

1.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 编著:《<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清算纪要>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

2.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 编:《公司案件审判指导(增订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往期回顾:

【公司诉讼实务精要】股东资格(四):隐名股东显名化
●【公司诉讼实务精要】股东资格(四):隐名投资及其效力
●【公司诉讼实务精要】股东资格(三):公司违反股权登记义务时,对股东的救济
●【公司诉讼实务精要】股东资格(二):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及证据
●【公司诉讼实务精要】股东资格(一):股权的取得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隐名股东能否阻却强制执行的一种思考路径 | 巡回观旨
最高院:债权人不能对'名义股东'的股权强制执行!
债办执行问答:代持股份股东的债权人可以执行代持的股份吗?被代持股东的执行异议抗辩是否有效?|800字精华
最高法院:隐名股东能否主张排除对名义股东的强制执行?|保全与执行
法官解读与实务指引:股权代持与实际出资人权利保护
委托代持股权被强制执行,隐名股东会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