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第四十八讲:损卦
userphoto

2022.11.21 河南

关注

今天我们讨论易经的第四十一卦——山泽损卦。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1. 释卦名

损者,减少也,损卦即减损之卦。解卦是涉险而脱险,从危险中解脱出来,是九死一生之事(“一生”乃幸存者,“九死”乃减损者),好比是革命道路上的牺牲,是必有所减损的,故解卦之后继之以损。

《序卦传》中说,“解者,缓也,缓必有所损,故继之以损”,此言模棱两可,不若我之解释更为明晰。

损卦是减损,其后的益卦则是增加,须知卦名之损益皆是对于下卦而言的,下卦为我,上卦为彼,我损为损,我益名益。损卦乃是由地天泰卦变化而来,泰卦的九三阳爻往而去到上卦的上爻处,上六阴爻来而至于下卦的三爻处,即得到了损卦。泰之下卦三阳,此时一阳而去往了上卦,只剩二阳,是所谓减损,故名之为损。《彖辞》中说“损下益上”,正是为此。

先儒们认为损卦上卦艮山为高,下卦兑泽为卑,泽之卑下而衬托山之高,卑下为损。这种说法太过附会,我所不取也。

泰卦三阳在下而三阴在上,阳实而阴虚,此朝廷匮乏而财货在民间之象,故宜有所贡献,好比是诸侯国之供给周天子,又好比地方财政向中央财政的转移。

又在哲学上,下卦代表的是现实的物质世界,上卦代表的是精神世界,泰卦三阳为实,此好比是物质的极大丰富,而上卦三阴为虚,即是精神世界很空虚。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之所以为人,不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还要在精神世界有所追求,于是九三阳爻上而至于六爻宗庙之位,好比是人们节制现实的物欲而对精神、宗教方面有了追求,这亦是损卦之义。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泰之下卦三阳是所谓有余也,故天道损之,以补上卦三阴之虚。对于现实的物质世界投入太多的精力,把自己塞得太满,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空虚,亦不会得到应有的快乐与幸福。如果能有所节制,过一种相对简单的生活,未必不是更好的选择。

多则惑,少则得,损卦是很值得深思的一卦。

2. 损卦卦辞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有孚者,有信也,损卦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皆相对应,此即彼此相孚之象,故谓之有孚。

元吉者,大吉也,泰之乾阳为大,乾大为元,大而能有所损抑,是知进退存亡者也,故吉无不利。

无咎者,无有殃咎也,乾满而自损,是所谓能收敛锋芒者,故能避免无妄之祸患。

可贞者,自处损抑之地,乃可以长久也。贞即贞固,恒久。

利有攸往者,即宜于损下益上。泰下卦乾之一阳利于去往上卦也,去往上卦则有所损,利有攸往即利有所损也,能损则利。

曷之用:对于“曷”字,通常都释作“何”,表疑问,于是“曷之用”即“何之用”,直译便是“有何用”。但我的观点是易经没有虚辞,每一句话都应有来历,仅仅在此设问是不合卦辞惯例的。

我认为“曷”字此处当同“盍”,其意为“合”,同于豫卦九四爻“朋盍簪”之“盍”。曷之用即盍之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盍字是“皿中有血而上覆之,覆必大于下,故从大”,可知盍是以大覆小之意。损之下卦为兑,兑是浅底之容器,可喻为小容器;上卦为艮,艮为倒覆之震,震为深底之容器,可喻为大容器。上艮而下兑,即好比是大容器覆盖在小容器之上,此正可以成为“盍”。好比“履”字乃噬嗑卦的卦象,“盍”字即损卦的卦象。

“之”者,往也,泰卦九三阳爻去往上卦六爻处,故谓之“往”。“用”者,艮手为用,九三阳爻去往六爻处,则上卦成艮为用。

于是“曷之用”即“盍(之用)”,或者说是“之用盍”的倒装,即“之用”而成“盍”(损)。这句话亦是用来描述泰卦向损卦的转变过程的。

二簋可用享:“簋”字我们在讨论坎卦第四爻“樽酒,簋贰”时有过解释,即为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兑有簋象,损卦下兑为簋。

对于“二簋”,先儒普遍认为是两簋之食,形容菲薄。我觉得这种解释还是太模糊,没有把“二”字阐释出来。

我的观点,“二”者,二阳也。易经中的“三”多取自爻画的三阴相连或三阳相连,此处的“二”亦当同理,是指泰卦九三阳爻去往上卦后,只剩二阳,有所减损而成兑,兑则为簋,故谓之二簋。

用享者,祭祀也。损卦上艮为宗庙,下兑为二簋,簋为祭器,而在宗庙之下,故有用享之象。

北魏时期的名臣崔浩,著有《食经》,在序文中,崔浩如是写道——

余自少及长,耳目闻见,诸母诸姑所修妇功,无不蕴习酒食,朝夕养舅姑,四时供祭祝,虽有功力,不任僮使,常手自亲焉。昔遭丧乱,饥馑仍臻,饘蔬餬口,不能具其物用,十余年间,不复备设。先妣虑久废忘,后生无所知见,而少不习业书,及占授为九篇,文辞约举,婉而成章,聪辩疆记,皆此类也。

始于西晋末年的五胡之乱,可谓中华之大劫数,即连名门巨族之清河崔氏亦不免于流离失所,崔浩文中之所谓“昔遭丧乱”即此。这个丧乱,犹如蹇卦之历险,人在艰险丧乱之时,惶惶不可终日,食亦不足,况乃祭祀,所以曰“不能具其物用”。终于度过劫难,即所谓解卦。解脱危险之后,百废待兴,时势尚属艰难贫乏,但已人情稍安,可以粗备祭祀了,于是二簋用享,以成礼仪。崔浩的著述《食经》,即是以治酒食为礼仪,有了这份礼仪,人世就不再显得轻薄无寄,而开始变得厚重绵长。

占得此卦者,目下虽有所失,但后必将有所得。

3. 损卦象辞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卦上艮为山,下兑为泽,故其象曰“山下有泽”。

忿者,怒也,损卦下兑为口舌,234爻成震为动,动口舌者,愤怒也,上艮为止,能止其愤怒,故曰惩忿。

欲者,欲望也。窒欲即减损其物欲,泰卦乾阳上损,故有窒欲之名。又损卦下兑为悦,234爻成震为动,悦而动者,欲望也,上艮为止,故有止欲之象,谓之“窒欲”。

“惩忿”,在于忍,有韩信之甘受胯下之辱,《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回乡——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受辱之时,自然愤怒,但韩信是有大志的,杀一个牛二容易,但可能自己亦须付出生命的代价,就没有日后的封王拜将了,所以这愤怒得努力忍住,这即所谓“惩忿”。

苏轼在《留侯论》中,亦不称许张良年少时的博浪沙伏击秦始皇,认为这是太冒险了,不能够暂时有所忍——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由此可知“惩忿”的重要性。

至于“窒欲”,所谓玩物丧志,人们太沉湎于物欲了,志向就会被慢慢消磨,最终只能一事无成,虚度光阴,所以君子在物欲面前宜有所节制。

4. 损卦爻辞

(1)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者,祀也,损卦上艮为宗庙,下兑为簋,有祭祀之象,故谓之祀。

者,坎也,损卦初九爻变,则下卦成坎,坎有事象。巳事即是用来描述初九爻变这个过程的。

者,行动迅速也,初九爻变,则下卦成坎为车马,234爻成震为行,车马之行,故曰遄。

往无咎者,初九以阳履刚,其位得正,当损之初,是潜龙而能损者也,好比寄食漂母之韩信而能忍胯下之辱也,持此惩忿之心而往,自然无咎。坎为志,初九爻变而伏坎,是心有大志而能损者,“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故《易传》中此爻的小象曰“上合志也”。

酌损之:取酒为酌,初九爻变,则上卦成艮为手为取,下卦成坎为水为酒,故有取酒之象,谓之曰“酌”。“酌损之”即“损之酌”,初九爻变则损卦成蒙而为酌也。

占得此爻者,位卑而能有所损抑,为了长久之利也。

(2)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利贞者,利于贞固也,能损为贞。九二以阳履柔,居中而不当位,是欲有所为之民间精神领袖也。然而位既不当,下亦不得初九之民心,虽有六五之应、六三之亲,然六五、六三皆不正,是无所能为者也,故若不稍加损抑,将会自招祸患。

征凶:征者,前行也,损卦234爻为震为行,九二爻变,则下卦亦为震为行,上卦为艮止,止则不能行,是所谓征而不遂者也,征而不遂,故谓之凶。征凶即不能损则凶也。

弗损益之:当为“弗损之益”的倒装。九二以阳居下卦之中,是僭君主之权柄者也,好比《权游》中的宗教领袖大麻雀,是不当位的。阳爻升至九五,而二爻成阴,两相得正,方为合理。

弗损者,变损也,是对损卦的否定,九二阳爻升至五爻处,则损卦消失,故曰弗损。九二阳爻升至五爻处,则成风雷益卦,故曰“之益”。损益二卦是相反对的,损的否定即是益,此即“弗损益之”。

占得此爻者,不宜为主而宜为从。

(3)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泰之下乾为三阳相连,故谓之三;三爻为人位,故谓之人,故曰三人;又345爻成震为行,故曰三人行。损卦六三爻变,则下卦亦成乾,故亦有三人行之象。

损一人者,泰之九三阳爻往而至于上爻处也,即损此一阳。

一人行者,泰之九三爻往而去到上爻处也。

得其友者,同性为朋,异性为友,阳爻去到上爻处,则上卦为艮,一阳二阴,一阳而以二阴为友也。

占得此爻者,贫者往而有得,富者多则必失。

(4)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损其疾:其者,箕也,损卦六四爻变,则上卦成离为箕。疾者,坎为心疾,六四爻变,则345爻成坎为疾。

使遄:损卦234爻成震,上卦成艮为反震,六四爻变,则在此正反震之间而有一坎车,是所谓于两者之间往反者也,故谓之使,坎车为速,故曰使遄。此好比是生病了,派使者速去请大夫也。

有喜:有孕曰喜。损卦345爻成坤为母为腹,六四爻变,则成坎子,此好比母而有孕也,故谓之有喜。原来这并非疾病,而是有孕了,虚惊一场。

无咎:六四爻以阴居柔,当位得正,当损之时,是能括囊处晦者也,能处晦则无咎。

占得此爻者,先惊而后喜。

(5)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或:六五爻变,则上卦成巽为或,所谓“或跃在渊”之或也。

之:损卦九二阳爻上行至五爻处,则成益,故曰益之。

十朋之龟:损卦345爻成坤,坤为成数,为十。朋者,同性为朋,六五爻变,则得风泽中孚卦,中孚卦六爻两两同性而成朋。龟者,外坚而内柔之物也,为离象,中孚内阴而外阳,成大离之象,故曰龟。朋亦是计数单位,上古五贝一串,两串为一朋,十朋之龟即一百只龟也。

或益之十朋之龟可以直译作“有人送来了一百只龟”。

弗克违:弗克违者,欲拒而不能也。五爻居上卦之中,为天下之主,民心所向,故可得四海之供献,虽以阴居尊,能自损抑,亦不可止,故有弗克违之象。

元吉:六五以阴居尊,是能自损之君也,能自损抑,故能不骄,大吉之象。

占得此爻者,处上而不骄,自得吉祥。

(6)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弗损益之:同于九二爻之“弗损益之”,乃是“弗损之益”的倒装。所不同之处,九二爻是阳爻上升至五爻处而成风雷益卦,而此处上九爻则是损卦之极,物极则反,是损卦走向了它的对立面,卦象颠倒而成益。

无咎:上九阳爻是被减损者也,好比是《史记·吴太伯世家》里吴国的先祖吴太伯与其弟仲雍——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和仲雍为了让弟之贤而远走南方,最终成了吴国的始祖,此好比是泰卦九三之阳往而至于六爻处也。出走不是他们的错,反而因此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故曰无咎。

贞吉:贞吉者,能贞固此损抑之道则得吉祥也。此好比《虬髯客传》中的虬髯客,当隋季烽火狼烟群雄割据之时,虬髯客亦欲有所为,但当见到少年李世民,知道这才是真英主,不可以与之争衡,故远赴海外——

贞观十年,公(李靖)以左仆射平章事。适南蛮降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国已定矣。”公心知虬髯得事也。归告张氏,具衣拜贺,沥酒东南祝拜之。

设若虬髯客留在中原与李世民争天下,料亦不过是王世充、刘黑闼,而现在他选择了远赴海外另谋出路,终于而在扶余建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亦善乎!故曰贞吉。

利有攸往:利有攸往者,乃是对泰之九三而言的,好比是吴太伯与虬髯客,留下来无所得利,去到外面却反而能够开创一番伟大的事业。

得臣无家:此“得臣”好比六三爻的“得友”,上九阳爻下据六四、六五两个阴爻,好比是得臣。以卦象论,坤为臣仆,上九爻变,则上卦成坤为臣,故曰得臣。

对于泰卦,乾为宅宇为家,泰卦九三阳爻上行至上爻处,则乾宇之象消失,故有无家之象。上九一阳远赴他乡,离开了初九、九二,亦有无家之象。对于损卦,此上九一阳为背井离乡之爻,它在异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庭,上九爻变,则此家消失,故曰无家。

我很喜欢损卦的上九爻,上九是背井离乡的浪子之爻,有一种天涯远意。

占得此爻者,此处若行不通,何妨别处看看?或许远方更有好的风景。

损卦至此就解完了,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学习笔记41——山泽损卦
损卦第六爻——如何不用损己就能利人?
《易经》六十四卦之损卦
山泽损卦注解
解读易经(第四十一卦):损卦
你知道一副好牌是如何打烂的吗?《周易》损卦隐藏的玄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