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旅琐忆】傅玉栋||印象九连之一:​嘹亮的军歌在田野上飘荡


1977年3月初,紧张而懵懂的新兵训练还未结束,我和郝世明、关继先、方金平、张占荣、杨平等十四名新战友提前离开新兵营,下到了九连。第二天就和连队官兵一起,从卓资山火车站乘坐闷罐列车开赴五原农场执行军农生产任务。在九连,我先在战斗班干了三个月,后调到连部任通信员;又过三个月后,担任了军械员兼文书。1978年12月初,被选送参加团轮训队班长“四会”集训班,结束后调到三营部工作。在九连工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这在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仅占十五分之一,时间虽然短暂,但记忆刻骨铭心。后来我在部队几经调动,先后待过八、九个单位,但感情最深的还要数九连。几十年过去,每当与九连的首长和战友们相聚,都会回忆起在五原农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甚至在梦里也常会梦到与九连战友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在九连期间,由于我处在通信员和文书的特殊岗位,与连首长朝夕相处,曾记录和见证了连队日常工作及连首长作决策、处理问题的过程,看到和体会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耳濡目染,使我在较短时间内对基层连队有了较深的了解和认识,也使我对当年的九连留下了一些难忘的印象。

嘹亮的军歌在田野上飘荡
——印象九连之一
傅玉栋
记得那时虽然日复一日干的是又脏又累的农活儿,但每天上下工都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就连劳动工具也是整齐划一地拿在手中或扛在肩上。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归来的队伍像一条绿色的彩带,突然间,嘹亮的军歌在天地间响起,飘荡在丰收的田野上,引得还在田间劳作的老百姓都停下手来驻足观看,正在玩耍的孩子们也从远处的村子里跑过来,看看这群“不知疲倦”的解放军叔叔。
一个在艰苦环境中单独执行军农生产任务的连队,之所以能够这样保持高昂的士气和良好的作风,源于九连党支部的高标准严要求,源于连队干部对部队的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和点滴养成。面对远离团、营,单独执行生产任务的实际,党支部清醒地认识到:连队是部队最基本的战斗单位,不论在任何时候、执行哪种任务,保持干部战士良好的军政素质,是连队党支部工作永恒的主题。始终坚持把战斗队任务摆在首位,把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来抓。合理安排、见缝插针完成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任务;像在老营区一样,一以贯之地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教育管理部队,严格落实早操、点名、站岗放哨及请销假等一日生活制度。在军政训练、部队管理和正规化建设等方面,做到标准不降、纪律不松、作风不散。
我们下连的时候,连长是方山、指导员是赵俊山、副连长是赵科的、副指导员是王华忠(后为栾应思);一排长王建国、二排长王树川、三排长李二元(后为韩树伟)、司务长杨明才(后为冀占儒)。一、二排各三个班,三排四个班,加上炊事班,全连共十一个班,班长副班长配备齐整。在五原农场期间,每年3月中旬到10月中旬,主要以完成生产任务为主;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可以集中完成教育训练任务。针对部分班长成分新、工作能力弱的问题,党支部在1978年春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班长骨干集训。集训期间,连长指导员把连队日常工作交给副连长和副指导员主持,分别担任集训班班长副班长,三位排长担任小组长,与11名班长一起集中在有两排通铺的大屋里居住。从早操、操课,到讲评、点名;从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到内务卫生、开班务会,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规定的一日生活制度组织进行。集训内容包括:部队条令条例学习、我军宗旨性质任务和光荣传统教育、年度军事训练的重点科目等;安排大量时间围绕“怎样当好班长”“怎样当好军事小教员”“怎样开好班务会”“战士有了情绪怎么办”等问题,按照干部传授经验、集训班实操示范、小组讨论消化、连长指导员总结归纳提高的方法步骤,逐一学习训练、逐个理解掌握。通过这样手把手地教、一招一式地带和认真严格地反复演练,使班长队伍的军政素质和管理教育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连队的军政训练和管理教育工作。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干部骨干的有力带动下,既圆满地完成了军农生产任务,又在繁重的生产劳动中锻炼摔打了部队,检验了部队的战斗力,使连队全面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78年春天,指导员和班长们合影


九连党支部在1975年和1976年连续两年被内蒙古军区评为“先进连队党支部”,指导员曾多次代表连队出席内蒙古军区和乌兰察布军分区基层建设表彰会并介绍经验。党支部十分注重抓好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正确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军政首长负责制。对大项工作安排、大项经费支出、半年年终总结、向上级汇报的有关材料以及干部战士入党提拔、骨干配备、评功评奖、转业复员等重大事项,都要经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从来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特别是在涉及官兵比较敏感的评功评奖问题上,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先由各班排评选推荐,最后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官兵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地保证了支委会所作决定的公平和公正。政治敏锐性强,对涉及有关政策的工作,慎重把握,妥善处理。比如连队当时有十几名蒙古族战士,占到战士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其中有从草原牧区入伍的同志,刚下连时连汉语都听不大懂、更不会说,给管理教育和战士成长带来诸多不利。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党支部注意培养选拔蒙古族战士骨干,给各班配备了一名蒙古族班长或副班长。团政委双金1978年秋到连队蹲点时,从花名册发现了这个情况,又经过深入班排核实,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1979年全团新兵中征集来10名回族战士,在新兵训练结束前计划安排这些战士的分配方案时,双金政委给大家介绍了九连培养配备少数民族战士骨干的情况,说:“九连民族政策落实得好,就把这些战士都放到九连吧!”这就是1979年10名回族新战士集中下九连的由来。又如进驻五原农场后,连队驻地距村民不到百米,农场土地、水渠与当地生产队的土地、水渠交叉混杂,无论下地劳动还是业余时间,干部战士不可避免会与老百姓有很多的交往接触。党支部把搞好军民关系、遵守群众纪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教育,提高官兵对搞好军民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并有针对性地重申和制定了群众纪律及有关规定,明确群众纪律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二是唱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对倾向性的苗头,及时提醒和处理。三是连队干部定期走访县、公社、大队领导,沟通信息,密切关系;组织官兵为驻地村庄打扫卫生,开展助民劳动;派连队卫生员白德荣经常为驻地村民义务出诊等。通过这些工作,保证了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从未发生违反群众纪律的人和事。

1977年夏,连长方山(右)和指导员赵俊山

干部队伍模范作用强。无论是脏活、累活,还是教育训练,干部和党员骨干总是冲在前、干在先,发挥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连长和指导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部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全连官兵树立了榜样。当时连长常犯头痛的毛病,指导员患有慢性胃炎,可他们从没有因身体不适而缺席劳动和训练。在生活上对自己要求也很严,从不搞特殊化。有一次指导员家属来队时炊事班多给炒了个菜,指导员就批评了饮事班长,并宣布今后战士亲属来队要加菜,干部家属来队一律和战士同吃一锅饭。干部对自己要求严格,对战士却十分关心。指导员常对干部骨干讲:依规管人能够管一时,以德育人可以管一生;思想教育不仅靠上课、讲评,更多的是春雨润物细无声,针对不同的战士不同的情况,随时随地解决内心的问题。连长指导员每次出差探家归来,首先要到各班转一圈儿,和战士们见个面、拉拉家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星期天、节假日经常到班里与战士们一起下棋、打扑克。兄弟般地相处,增进了官兵之间的感情,让战士们敞开了心扉,也让干部走进了他们的心里,从而为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对一些有困难和特殊情况的战士,干部会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炊事班长孙全才家庭比较贫困,想在退伍前解决婚姻问题,但26岁了还未找到对象,思想压力比较大。指导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多次和他促膝长谈,给他出主意想办法。1977年冬,孙班长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探家前,指导员把刚领到的一个月工资全给了孙班长,让他高高兴兴地回去办了婚礼。1978年入伍的新战士史广其患有轻微的腰疾,起初在思想上对搞军农生产也有抵触情绪,经常以腰痛为由不参加生产劳动。指导员对他的身心健康十分关注,曾两次送他到279医院诊断治疗。还派人家访,以掌握实际情况。为了不让每一位战士掉队,指导员苦口婆心地做小史的思想工作,并把老父亲给他的皮褥子送给了史广其。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了战士的心。小史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表示一定要对得起连首长的关爱。后来他积极参加连队各项工作,腰疾也慢慢痊愈,1980年底光荣退伍。40年后的2020年,指导员又见到了史广其,小史激动地双手握住指导员的手说,指导员当年送他的皮褥子,他一直当宝贝一样地珍藏着,永远不会忘记首长对战士的一片真情。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支部在遇到一些不良现象及倾向性的问题时,敢于开展积极斗争,及时严肃地批评和纠正。我和连长指导员的办公室是里外套间,常常无意间能够隐隐约约听到连长指导员和干部战士谈心谈话的声音。谈话大多时候在和风细雨中进行,有时也会有疾风暴雨、雷霆震怒。我曾不止一次地看到有班、排长红着眼睛从连长指导员的办公室走出来。本人也曾受到过指导员一次严厉批评。那是我刚到连部当通信员不久,一个星期天早晨连队安排吃饺子,各班和连部都要先到炊事班按人头领回面粉和饺馅各自包好,再到炊事班排队煮好后回去吃。因连部干部多,都是包饺子高手,所以包得最快,早早就煮出来吃完了。饭后,几位连首长坐在一旁聊天,我忙着收拾餐桌和碗筷。由于连部到炊事班有近百米距离,收拾过程中,我不经意间将剩下的小半碗酱油醋倒进了连部门口的垃圾桶里。没想到的是,我的这个动作被指导员看在眼里。等其他连首长离开后,指导员黑着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桌前,严肃地叫我“站好”,问我“是什么家庭出身,是地主资本家吗?”对我的错误做法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并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要克服大手大脚的坏毛病,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指导员的这次严厉批评,对我触动很大,也让我记忆尤深。它常常警示我:对工作、对事业要心存敬畏,切不可任性而为,也让我深深懂得了什么才是首长对战士的严和爱。

1977年3月,连队干部和退伍老兵合影

九连党支部在连队建设中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工作的智慧和方法,给我印象深刻。1982年秋,我被选送到石家庄陆军学院政工队学习,在学习基层政工专业“连队党支部工作”课程时,教员讲授的很多内容我感到很好理解,也觉得似曾相识,让我自然地想起了九连。我觉得九连党支部的一些工作制度和方法,来源于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也有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我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 ,也常常学习借鉴,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傅玉栋,汉族,1959年12月生,内蒙古达拉特旗人。1976年12月入伍,1978年11月入党。大学文化程度。入伍后历任战士、军械员兼文书、营部书记、连队副指导员,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股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军分区政治部干事,    人武部政委等职,上校军衔。现退休,在包头居住。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忆老红军老首长
邢雨中 | 一次特殊的支委会
三位烈士杀光半个连越军!三八一团九连之对越休庆阻击战
永远十九岁系列(2)
《我的战友我的连》连载之三:勇夺662.6高地硬取老山主峰
「团史资料」普家儒:八连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后的人员构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