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旭升‖茶乡的茶香

茶乡的茶香

李旭升

走进春天的茶园,满目翠绿映入眼帘,层层连绵不断的茶林覆于山中犹如起伏绿色波浪,茶香四溢飘万里。         

春茶采摘是茶农最忙碌的时候,是感受茶乡美丽精彩的时候,也是春回大地片片茶叶飘香的时候。

茶园里采茶的人们头上戴着草帽,穿着五彩缤纷的服装,背着采茶篓,顶着艳阳有说有笑,在茶树间来回穿行,手指飞舞,随着一颗颗翠芽落入篓中,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尽情呈现在茶园之中。

信阳毛尖茶生产起源于东周、兴盛于唐代,清光绪年间进一步完善了炒制工艺,民国时期更名为“信阳毛尖”。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信阳第一” 的赞誉。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享誉海内外。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和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并且茶中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深受饮茶爱好者的喜爱。

信阳毛尖采用机械化和手工制茶两种方法炒制,而茶叶的加工机械化也是信阳茶发展的方向,不过传统制茶技艺也在弘扬和保护,不断培养年轻人来掌握这种技艺,而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是河南省信阳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此,为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需要,信阳毛尖的手工炒制是信阳茶农传统的主要的制茶方法,自古而传,至今仍在使用。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成熟而的独特,饱含工匠精神,其艺流程有“采摘、摊放、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拣剔”等传统制作工序,以该技艺炒制而成的茶品质颇高,尤其是熟锅中理条的抓条、甩条,再加上三次烘干,使茶叶固有的香气、滋味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了“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特点。

无论是手工艺制作茶,还是现代机械工艺制作茶都需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均凝聚着茶农和做茶人的智慧和汗水。

在制茶现场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观看制茶师傅们展示手工炒茶,引得不少游客跃跃欲试,切身感受信阳毛尖的魅力。

每年春季,茶园吐翠,一年一度春茶上市的好时节,吸引了各地前来收购春茶客人络绎不绝,泡一杯、啜一口,感觉一股浓郁鲜爽清香甘甜,细细品尝,神清气爽。

无论是茶商茶农在一起品茶论茶,茶商茶客买得不亦乐乎,还是茶农茶企也卖得满心欢喜。

“美酒千杯难成知已,清茶一盏也能醉人。”中国茶道不仅讲究“独品得神”,而且注重“对品得趣”,“聚品得慧”。茶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交友联谊的最好媒介。

忙时饮一杯茶,让你身心放松,感到满鼻的芳香。劳累后不妨沏一杯茶,打开杯盖,顿时满屋飘香,当你慢慢的细品时,就会品出茶香韵味,茶喝完后,品尝留在心底里的回甘却没有停止,仍有持续不断的余韵,感到如释重负,或许最惬意便是捧一盏热茶和一本佳作做伴,更令人感到舒畅,喜悦开怀,茶香氤氲。

作为茶乡人,爱茶、喜欢饮茶,尤其名茶之一信阳毛尖,却不那么精通茶艺,只是每天泡茶一杯,爽口舒心清香醉人而已。而刘文新、李昌春、张国安、潘传明、沈长顺、张远明、张俊,等等,茶人却不同,他们不仅亲身种茶、采茶,到制茶、品茶,精通茶道,而且还是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者。


茶叶也是最常用的待客常礼,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好友围坐,边喝茶,边谈边品。如再吃一点儿水果、花生、瓜子,有茶有酒,味道香甜。如是在凉亭、河边一壶香茗,聊天品茶话茶,或在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或许更是最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当然以泡茶、沏茶、倒茶为喻的歇后语也不少,演绎出言外之意来。比如:玻璃杯沏茶-----看到底;茶碗打酒-----不在乎(壶);冷水泡茶----无味;口渴遇见卖茶人-----正合适;滚水泡茶-----又浓又香;等等,真是百般茶事皆文章,耐人寻味。

风光宜人茶叶种植地,茶树默默生长,是茶叶生态的世界。关注生态茶园,就是关注未来茶叶的世界。

信阳茶文化节,自1992年创办至今已举办31届。茶节期间举行“信手拈来”采茶季、传统手工炒茶大赛以及谷雨茶会等形式多样茶事活动,极大丰富了信阳茶文化节的文化内涵,已成为河南举办特色文化节会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统筹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上,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茶产业,加快茶旅融合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信阳毛尖品牌效应,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把一片小小的毛尖茶,作为传承文化、打造成产业、助推百姓致富“金叶子,”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唱响了新的篇章。目前,全市茶园面积216万亩,茶叶产量8万吨,总产值150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茶业从业人员120余万人,茶产业已成为老区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也是信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坚实支撑。

说起来信阳茶文化也是百花齐放,概括地有:茶理茶仪、茶俗茶风、茶艺茶会、茶宴茶食、茶诗茶歌、茶舞茶戏,等等不胜枚举。

在茶具上,有茶壶,盖碗,茶托,盖托,茶炉,刷茶笔,茶洗,茶漏,茶筒,茶夹,茶扒,茶针,茶匙,茶盘,茶宠,茶叶罐等名目繁多。

无论是市区大街小巷,公园、河边,茶行、茶楼、茶院、茶室,还是在乡村,茶山、茶树、茶厂、茶店随处可见。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有表演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道、茶艺、茶俗、茶文化。

茶乡已成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为“茶节纪事、茶人故事、茶业往事、茶文茶史等著书宣传弘扬茶文化。

在茶旅上,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成为乡村游、休闲游、茶旅游,颇受游客喜爱。形成了采茶,制茶,炒茶,品茶,购茶,茶艺和茶食为一体的茶园民宿、茶园生态观光游品牌。

信阳被誉为山水茶都,由此许多外地人为信阳毛尖茶心生敬畏,除了络绎不绝前来观赏风景和购茶外,有的做起了经销商,有的来到信阳安营扎寨,有的为打造精神家园建立了康养基地。

难怪游客说:“茶山还真是个好地方!”吸引了游客喜欢去茶山转转、茶园游玩,摄影拍照之后在农家小院品品毛尖茶,尝尝南湖鱼头汤,品尝醇香美味的农家菜,大饱口福。有的乘船畅游南湖(南湾湖),在茶岛上不仅欣赏茶艺表演,以茶为主题茶艺展示、茶歌茶舞,还可以观茶、采茶、炒茶、品茶等体验茶文化,感受信阳的山俊、水美、茶香。

正如战友屈献生对信阳毛尖茶评价那样:“天地是最大的茶台,青山是永久的茶盅,历史是不绝的韵味,文化是灵动的春茶。”

茶乡美,茶园美、茶山美、茶人美,美好生活看信阳、幸福体验在信阳,美在茶乡的茶香,美在茶乡香飘世界。




 【作者简介】


李旭升曾经军旅,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热爱运动和旅游。在部队2次荣立三等功,8次嘉奖。转业地方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在报刊上发表过作品。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指导《新时代文学社》公众号平台!为提高刊文质量和编辑效率,现将相关要求提示如下:
请点击——
  温馨提示

 如果出现内容错行现象,是因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所致,与编辑无关,请周知。
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茶乡行
信阳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信阳茶香
(5)一片毛尖醉天下
关于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信阳市文新茶叶公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