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夺取天下最重要的策略其实和刘伯温无关,反而是这个人

刘伯温跟诸葛亮一样,在民间传说和各类影视剧中,被塑造成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人,人们说什么一统江山刘伯温,可实际上,褪去那些神乎其神的耀眼光环,刘伯温在朱元璋麾下未必有那么重要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甚至没有刘伯温的名字,直到封赏完毕后的二十天,才补封了两位三等伯,其中的最后一名才排到了刘伯温,当然这次封赏确实也不是特别公平,其中牵扯到明初几大政治集团的斗争问题。

但众所周知对于朱元璋夺取天下最重要的9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并不是刘伯温提出的,而是一个名不经传的谋士——朱升。

朱升(1299~1370年),安徽休宁人,字允升,号枫林。元末的1357年举乡荐,为池州学正,官职不大,后来因厌恶元朝,索性辞官隐居。朱升虽然足不出户,却能了解天下大势,深有谋略。

1356年,朱元璋攻下徽州,一入城内,就听说了朱升的大名。1358年,朱元璋又攻婺源,却“久拒不下”,于是带人前来拜访,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朱元璋仿效汉末的刘备,亲自到朱升的家去拜访讨教。看到朱元璋如此诚心诚意,朱升大为感动,也便毫无保留、诚心相告,他送给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9字箴言。

千万别小看这9个字,它不仅明确了争霸天下的步骤,也是具体的实施办法,可谓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高筑墙:称霸天下,就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而有了根据地,还要扩张兵力,加强防守,提高自己的实力。

广积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和队伍,还要广积粮草,发展经济,积累钱财。有钱有粮,心中不慌,才能打胜仗。

缓称王:人人都想称王称帝,可朱升的建议是不要急于称王称帝。因为这样做,会过早暴露自己,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因而遭到围攻而失败。

这“九言策”是明王朝开邦定国的国策。 朱升献“九言策”后,即被拜为中顺大夫,备受朱元璋器重,助朱元璋克饶州,下处州,捣江州,在鄱阳湖大战中,朱升知彼知己,以先发火器、次发弓弩、再短兵击之等计,大败陈友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

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十余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朱升被召至皇城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朱升所处地位与“开国元勋”不相上下。

朱元璋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晋升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同修国史,成为皇帝顾问,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

因为年纪较大,他特免朝谒。他为官十多年,深受器重,并与诸儒编修《女诫文》、《斋戒文》。

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直到洪武三年(1370年)病逝,也算得上得以善终了。

可能有人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上来看似乎这九个字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角度上这九个字却是真正的真知灼见,如汉末之袁术,如隋末之李密,如果能够明白并践行这九个字,也许就不会败亡的那么快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用九个字,影响中国七百年!力压刘伯温比肩诸葛亮的顶尖智囊
此人深谋远虑,比刘伯温还厉害,只用9个字便让朱元璋坐稳江山
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就用了这九个字!
站在朱元璋身旁五米的第一谋臣,不是刘基不是李善长,是朱升
(二) 朱元璋成功之谜
朱升识破朱元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