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味
年味

文/南山

       一直想“存住”年味,一直忙碌。因为忙碌,心中不时莫名生出些许歉意和失落。而年味在心里也日攒渐浓,那便是祈盼团圆的”家”的味道,亲情的味道,是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的热闹。

       最难忘的年味,莫过于小时候热热闹闹、无忧无虑、快快乐乐、连空气都是津津甜的年味。那时候父母还年轻,孩子多,过年,更凸显这个传统的、具有仪式感的过程意义不一般。仪式感的程序和内容,不知道算是泰和的风土人情,亦或只是我们家独有?无论如何,我觉得应该算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一种浓浓的、凝聚着亲情、凝聚着一个“家”的特别味道。总之,也因此,感觉我们这么多年来在城里过年太过简单,有些“平淡少味”,像是没有认认真真地过,以致于我内心深处对儿子有丝丝的歉意和遗憾,感觉有什么东西“落下”了,没有让儿子深切体验到。没有通过这种“庄严”的仪式感,让儿子用心牢记“家”的感觉。

       在“年味”中,父亲的角色大致是:大年三十之前买、买、买。把过年必须品置办妥当。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贴对联。晚上睡觉前,给每个孩子压岁钱,那时候压岁钱是每人二毛。晚上十二点前,打爆竹关财门;凌晨一点再打爆竹开财门。财门也就是大门。开财门越早越好。关财门开财门,一定是一家之主男,显示阳刚霸气。

       过年,最为忙碌算是母亲。也是我认为最注重仪式感的关键所在。早上起来,杀鸡宰鸭,拔毛,清理内脏。洗净后,整只整只放到大锅煮。把煮熟的一只整鸡、一块二斤左右的五花肉,一条杀好了的生鱼,一壶酒,放在一个长方形的托盘里,每样上面贴一小张红纸。放在大厅的香案上。吃年夜饭之前,先在案桌上点上一对大的红烛,这对红烛一直要照到第二天早上,中途不可熄火;在案桌上的小香炉里点上三根香。在门口也燃上一对红烛,点上三根香。然后,母亲端起托盘,非常严肃庄重,一丝不苟地,对外三敬天地,返身对着大厅香案上的祖宗牌位,三敬祖宗;嘴里像是叨念着:保佑家人平平安安之类的吉祥话。与此同时,父亲或孩子们在门口打爆竹。祭拜仪式结束了,我们才可以开始吃年夜饭。一年年,由于祭拜时严肃庄重,孩子们耳濡目染,心中便有了天地祖宗,内心不知不觉地滋生了敬畏!

        过年打爆竹,是一件既刺激、害怕又开心的事。每个孩子都抢着干,生怕被嘲笑是“胆小鬼”。

        过年,孩子们必须齐心协力,家里家外打扫干净。很多孩子一起干,特别有劲,那都不叫“打扫卫生”,就是游戏。女孩子要帮助父母做家务,打下手。因为初一早上不能动刀(包括剪刀)切菜,吃完年夜饭还要准备初一早餐。初一早上吃素,有几样菜必备:素炒芹菜,意喻:新的一年勤勤快快;豆腐,意喻:豆腐豆腐,年年都有;大蒜,意喻:做事心中有打有算,有计划,不摸瞎不盲从;香葱,自然是意喻:聪明伶俐,人人都想;还有青菜,韭菜……这些习俗,就承载了人的美好愿望。

        吃完早餐,穿着新衣服,成群结队地、一伙一伙地去每家每户,认识的、不认识的、近的远的拜年!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杞人忧天。资讯发达,孩子少,家庭结构简单,是不是所有都慢慢的简化略过。习俗,也随着城市化,慢慢远去。无论怎样,但愿:家和亲情是永远永远的“年味”。

2022.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校园 | 黄钦 | 我的年,我的梦
除夕的习俗
韩准备将燃放烟花爆竹申遗,有人表示理解,这事儿有点怪
农村人过年春节习俗,你都过过吗?
除夕夜里的长明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