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忆薛久禄老师
那天偶然获悉薛久禄老师去世的消息,噩耗避之不及。

悲戚同时我自哀自怨,我与老师生活在一个城市,可自从离开校门“义无反顾”,二十年时间从未登门拜访。如今先生身后,我独自感伤于事无补,又似乎矫情伪善,心情特别忐忑。

我受教于先生前后大约有2年时光。

高中二年级,薛老师作为专门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由诸城(记忆存疑)来到黄岛一中教授我们语文。当年老师40多岁,身材中等,腰板挺直,面色红润慈眉善目,第一印象就是位可遇不可求的“好好先生”。薛老师的宽厚慈祥出自天性,先生当时人到中年,可课堂上还能带出羞涩,偶尔维持纪律:“来——别说话了!”这样一句心平气和对弟子天经地义的警告,老师自己会首先脸红。大概先生认为:“不教而诛谓之暴”,延伸到三尺讲台,老师没把学生引导好,弟子犯错之后恶语相向本身就有违师道尊严。这与某些阴阳怪气视学生为仇寇的“老师”大异其趣。先生拿学生当子弟,把教学当事业,讲话和风细雨,授课春风化雨,一视同仁,普度众生。他的课堂上从无气急败坏的咆哮,也不见老生常谈的说教。奇怪的是“顺其自然”反而“春色满园” ,“好好先生”领出了“乖乖弟子”。薛老师迅速赢得了学生的共鸣和尊敬,语文课纪律成为难以理解的样板。很多头角峥嵘的家伙,遇到先生就没了脾气,自觉偃旗息鼓跟着他的节奏认真听讲。包括我在内,心里有种莫名的惶恐:在语文课调皮捣蛋,惹得“活菩萨”皱眉,那是“良心”出了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确是神圣的职业。在神圣外衣下,“教”与“学”之间存在剧烈矛盾,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为了纪律“斗智、斗勇、甚至斗狠”,足以让每位老师头疼,每名学生苦恼。可先生润物细无声的“菩萨心肠”,相比严酷无情的“雷霆手段”,高下判若云泥,使弟子终生难忘。先生教书育人的业绩和经验,值得当今所有老师好好总结学习。关于这些记忆,在追思这种严肃的情感背景下,我不敢有虚饰的成分。我想,先生的职业道德体系中,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孔子说过“有教无类”,也就这境界吧?

先生师德高尚,学问精深。他的古文课让我特别入迷,随着老师行云流水般地讲解启蒙,我成为传统文化的狂热崇拜者。最直观的收获表现在:所谓“国学”, 从精神范畴来看,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学问。这个观点当然不是先生的独创,但如果没有先生早期的教诲,我会晚很多年领会这振聋发聩的力量,那么,在我个人思想、精神成长历程中,必将会贫血,或者缺钙。
单就语文水准来说,我恬为先生的“得意”弟子,最早是因为那本——《点滴集》。先生对作文极为重视,当年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其中内容题材不限,形式高度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但必须完成一定篇幅及时上交,作为每周的作业。《点滴集》是我的作文小册,一开始就成为薛老师关注的对象,常作为范文传阅。先生在我幼稚的文字后面精心批注,告诉我“言为心声,写作,没有什么玄虚,无非是思维与表达的技巧;文不可以学以已,气可以养而就。”这种认可和鼓励对率性少年弥足珍贵,是先生启发我走上了信马由缰的文学道路。

蒙此恩遇的还有一位女同学,她的作品集叫《林夕》——据说“梦”字的分解。“林夕”之梦浪漫朦胧,先生精当的评语更把她的梦境推向高远。高中毕业后“林夕”边工作边复读历经坎坷。最后那次高考前一天傍晚,“林夕”成为芬芳的不速之客,突然来到我家,说找我聊天。长期来,她对我因才情而垂青,我对她因文字而高看,彼此引为“知己”,却没有其它任何情愫的端倪,这种友谊晶莹纯真让我回味。那天我倆学着大人的样子,借着简单的饭菜放胆畅饮啤酒,我刻意豁达,她故作豪放,彼此心照不宣,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只作饮酒的对手和会心的朋友。其实我感觉到,她内心的压力难以排遣,找我聊天喝酒属借口逃避。谈起薛久禄老师,都认为自己得遇先生三生有幸,特别在人生观、世界观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先生风范对我们的影响沁入血脉。 后来“林夕”再次落榜,不久,这个外表孤傲内心强悍的女生像个任性的公主,扔掉工作背起行囊离家出走不辞而别,从此放飞梦想浪迹天涯。最终她去了欧洲,“林夕”之梦花落丹麦,变成真实的童话。在那个神奇的国度,她可以随心所欲多生几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应该是最让先生眉开眼笑的,可惜先生看不到了。而“林夕”也不知道,老师去了另一个世界,这对她既是无奈的距离,又是苦涩的幸运,不了解这条冰冷的消息,自然也就不会悲伤,先生可以永远乐呵呵慈祥在“林夕”精彩纷呈的梦里。
当年班里还有位让我呼吸困难的美丽女生,后来成了我的人生伴侣。妻子自称被一支笔所骗,因为她读大学时我写给她的信件收集起来足有7、8斤重。我曾暗中庆幸,如果没有先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指点,我的情书在追求爱人时未必有“天花乱坠”的力度,那也就未必有我的幸福生活。饮水思源,这非同小可。平时我常现身说法,在妻子白眼中对儿子说写好作文如何事关重大。每到此时心底总能浮现薛老师亲切的音容笑貌。可是由于当年通讯条件所限,母校也早已搬迁,我结婚时先生没能喝到喜酒。
五年前终于有了薛老师的消息。
我不揣冒昧,通过教育界的一位前辈约请先生会面以表衷肠。老师在师母陪同下来到酒店。老两口早已退休,是安享天伦的时节。先生心脏有点问题,不可以饮酒更不能激动。可在唐突的学生面前,先生激活了更多往事和记忆,兴致高处不惜以身涉险,酒杯一端话题一开,两条戒律全不管用。我被老师深深感染,高兴自己的孟浪之举能让先生开心。我这样的弟子在踏入社会多年之后还能追根溯源不忘老师,先生为此深为动容。
店里意外遇到了我的顶头上司,领导正陪客户吃饭,听说我在酒店跟老师叙旧,眼睛瞪得像铜铃,不由分说拉着我风风火火闯进房间,对薛老师说明来意,连干数杯表达致礼。这老兄高干子弟出身,受传统影响对尊师重教看得极重。他拍着我的肩膀对着老师一顿猛夸:“您的学生,我的部下,请老师这事儿干得棒!我在这儿敬您老酒,打心眼里感到脸上有光!这说明您教育的好,我领导的有方啊!”一席话说得先生心花怒放。这也的确是我生平干的不多的几件明白事儿之一。

令人悲痛的是,我对先生的记忆只能定格于此。5年前那次欢宴之后,再未与老师谋面。时光如流,岁月不居。先生音容宛在,不料空前绝后,成为永诀。

对老师生平了解甚少,只能凭借仅有的几个节点管中窥豹。听说按照老师遗愿,先生长眠在故乡柳花泊的土地上,那里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与珠山为伴,以长城为邻。先生地下有知,当可怡然自得,随时咏吟清新如画的田园篇章。
 先生千古!

作者简介:于大勇,青岛港集团油港公司工作。曾以网名默雷混迹论坛结交朋友。好传统乐谈兵,读奇书访高人。偶为散漫文。崇尚: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载]“优秀是教出来的”
作文天地||薛博元:我的作文老师
写好作文的秘诀
石明先生仙逝23周年纪念活动
薛嗣奇老师给弟子讲解调桩(高位扶按桩)
文苑:永远的恩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