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 | 鸟笼上(上)
J
JIA ZAI HUANG DAO
|   家在黄岛   |




▼朗诵 | 石头哥

1
 “吱嘎吱嘎吱嘎”,有节奏的割锯声最后响了几下,“啪嗒”,一节竹筒落地,一捆长竹竿终于裁截完了。刘建国放下手锯,两手捂着腰,慢慢直起身子,他觉得腰眼酸疼,就用手背捶了几下。然后,又弯腰归拢了一下一段段的竹筒,把下脚料和竹粉屑用脚推推,堆在一边,再把支撑用的板凳挪到墙根,拖过马扎子,一屁股坐下。马扎吱吱作响。他把露出鼻孔的口罩往下拽了拽,使劲喘了两口气。原本漂白色的口罩,已是灰蒙蒙的了。口罩带是一根细绳,环绕在头顶。一层黄色的粉尘,像一个纱帽,笼罩了他花白的头发。老伴于桂珍从外屋进来,见他歇息,忙递过来一个茶缸子,说,“喝口水吧。这批鸟笼子不会急着要,你也不用心急,歇息着干。”

刘建国没吱声,伸手接过茶缸。缸子里泡的是茉莉花茶,已经乏了,还是温的。他从头顶摘下口罩,露出整个嘴巴,于桂珍看到他的嘴和半个鼻子被口罩遮过的部位与裸露的脸明显两个颜色,她有些心疼,待要说什么,又憋了回去。刘建国端着茶缸,习惯性地吹吹水面,喝了一口,咽下,又喝了一口。喝完,递还给老伴。于桂珍接回来,放到桌上。嘴里咕哝着说:“累了就歇歇,别伤了身子。六十多的人了,还把自己当成小青年似的。”刘建国瞅她一眼,没吭声,弯腰从桌子底下的凳子上拿过一副厚棉手套,戴好了,又从桌子底下拖出了木墩子,重新坐回马扎,一手拿篦刀,一手拿一节竹筒,在木墩子上用力劈开。

“笃!笃!笃!”声音沉沉闷闷,一下是一下,竹筒就分裂开来。再劈。“啪,啪,啪。”形成一根根竹条坯。加工成圆滑的竹条还需要再细削,打磨光滑,那是下一道工序。幸好他家是在一楼,不然,这又割锯又敲打的动静,还不把楼下烦死。

于桂珍拿来簸箕扫帚,把那堆下脚料清理干净,拿出去倒掉。空出手来,又把刘建国刚截好的竹筒,搬了几段放在他跟前。

“今天中午弄点什么吃?”她问。

刘建国还是没吭声,自顾劈他的竹子。

“问你呢!”她声音提高了几度。

刘建国抬头看一眼老伴。一绺头发顺从她的额前耷拉下来,挡住她的眼睛。年轻那阵,这双眼睛水汪汪的,清澈蓝黑,刘建国爱看。每一回两人亲热,到了关键点,他都要她睁开眼。那时候,她总爱闭眼。刘建国就说,睁开眼,睁开眼。她一睁眼,他就收兵了。这些年过来,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的眼睛已然浑浊了。也是,她都六十二了。刘建国看着于桂珍,她染过的头发跟处,长出来一片白茬,若是不染,白的已经占据多数。他看得走神。于桂珍抬手把那绺头发捋到耳后,露出一脸褶子。她看着老伴的脸说:

“要不,我到市场去买两个馒头,咱还是小葱蘸酱?”

刘建国点点头。

于桂珍说:“那我去买。”走了两步又说,“要不要买半根红肠?”

刘建国摇摇头。

于桂珍说:“不吃拉倒,省钱。”转身就往外走,到了门口,刘建国似乎听到她嘟哝说,“你就不能放个屁?!”

2
唉,真能啰嗦。

刘建国低头劈他的竹子。当年她不啰嗦,甚至话很少,为姑娘的时候,属于文静漂亮那一类。两人经别人介绍相识。刚见面,刘建国第一眼就瞧上了。两人谈了一年多恋爱后结婚,那年她二十五。刘建国大她三岁。两人往一起站,郎才女貌,谁见了都会夸几句。后来他们有了儿子。儿子现在已经结婚,和媳妇单过,有一个孙子上小学。

于桂珍的唠叨大概在十年前开始的。那时儿子找了个女朋友,两人谈得挺好,商量着要结婚了,女方提出,不能与老人住在一起,要有自己的新房。儿子回家愁眉苦脸。刘建国和于桂珍一商量,拿出全部积蓄八万块钱,一部分留作结婚费用,一部分买新房交了首付。房子是套二带厅,七十多平米。按说小两口新婚,有个一室一厅住着就不错了,刘建国当年和于桂珍结婚那会儿,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两人住在一间七八平米的里屋,父母住外屋。就这,还被同事们羡慕得要死,说他们总算有了自己的小天地。要知道,那年月,许多人是没有条件小两口住一间屋的。到了儿子这里倒好,儿媳妇硬是要住套二带厅的,说是将来有了孩子也能住。那个坚决的样子,好像达不到要求就不结婚似的。罢了,为了儿子,为了老刘家,刘建国和于桂珍两口子就依随了他们。可是钱不够呀,恰好当时兴起了贷款买房,一家三口一合计:贷款的事瞒着媳妇,先娶进门再说。起初,儿媳妇不清楚贷款的事,以为他家很有些积蓄呢,竟然能买得起新房。当时高高兴兴布置新家,欢天喜地入了洞房。结婚后,不知咋地知道了这房子还有十五年的贷款,每月需要支付三千块钱。立马就不高兴了,总是耷拉着脸,死不开心的样子。于桂珍是当婆婆的,每逢儿子媳妇回家,都是笑脸迎着,好菜好饭张罗着,媳妇却不领情。转而从儿子口里知道了真相,就骂儿子没有男人的定力,肚子里藏不住话,没有出息。完事又去给儿媳妇讲道理,说将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公公婆婆也会帮他们的。老两口当时每月的收入也有近三千块钱,拿出一部分给儿子不成问题。儿媳妇不搭腔,她是觉得你儿子才挣两千来块钱,就算你们每月帮我们一千块钱,那也远远不够,这不明摆着生活质量不如人嘛。除去吃喝还债,所剩无几,穿衣带帽买化妆品的日常开支从哪来?外出看个电影戏剧演唱会啥的哪里有钱?更不用说按时去饭店消费了。还不就得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还不是得被姐妹们笑话?婆婆从正面说,她转身给婆婆个脊梁,婆婆在旁边说,她抽身躲到一边,去看电视。于桂珍发不得火,生不得气,只把一肚子冤屈压抑着。憋急了,就跟刘建国唠叨。刘建国被于桂珍唠叨得心烦,找来儿子训斥,说你不能好好劝劝你老婆,你们有这样的大房子住着,该知足了。儿子说,“我可以知足,媳妇却扬言不给生孩子,因为每月还那么多钱的贷款,哪还有能力养孩子。”老两口一听,彻底撒气了:媳妇不给生孩子,这不等于让他们家断后嘛。等儿子走了以后,两人又商量,帮他们还款。虽然贷款人是儿子,但每月的还款金额全部由老两口承担。儿子当着媳妇的面,把银行还款用的储蓄折子交给了于桂珍。让于桂珍生气的是,就在她从儿子手里接过银行还款折子时,儿媳妇却把头一扭,装没事人,连句好话都没有。这个动作,把于桂珍心口堵着了,一股火没发出来,就转化为整天叨叨叨,叨叨叨。叨叨得刘建国心烦。再心烦也无奈,由了她去。于桂珍唠叨得不是没道理,她只要媳妇给个笑脸,说一句爸妈辛苦了。哪怕是假装,你说句好话,咱这当爹妈的听了心里舒服不是。你看看她那个天经地义自以为是的模样,真让人生气!儿子却说母亲到了更年期,刘建国白他一眼,那小子做个鬼脸,不敢再吭声。从那,于桂珍落下了唠叨的毛病。

3
 
刘建国把劈好的竹条归堆,用绳子捆成捆,墩整齐了,站起来伸伸腰。“梆梆梆”一阵敲门声。走近门孔一看,是老丁。

老丁是刘建国的客户,鸟笼子做好了就是卖给他的,他拿到几个农贸市场零售。刘建国把门打开说,“来。”

老丁边往里走边说:“抓紧给我送几个十吋方笼,卖断货了。还有,这一回每个我给你加五块钱。”

刘建国说,“五块,少点了吧?我正想找你说这个事呢。这一回,一个笼子起码加十块钱,少了,真干不着了。原料啥的涨价都涨疯了。”

老丁说:“老哥,我也想给你多加点,可是贵了就卖不动啦。我给你说,最近市场上来了一批不锈钢条做的笼子,光亮闪闪的好看还不贵,好多新户都选用钢条的了,现在咱这还是靠老客户维持着,听说南方还有塑料笼子上市了,五颜六色的,还很便宜呢。我看,恐怕用不了多久,咱这买卖也就不用干喽。彻底歇菜吧。”

刘建国眨眨眼,没接上话。心想,他说得真假?若是假话,那他就是为了自己多赚点,小商贩嘛,都这德行,也可以理解。要是他说的是真的,可就麻烦了。这个鸟笼的活计如果不做了,每月一千来块钱的进项可就没了。没了一千块钱,眼下还真不好办。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韩松礼,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老家柳花泊西阿陀,现居青岛。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写作,并有作品发表。后辍笔。2011年重拾旧好,先后在《青岛文学》《山东文学》《当代小说》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并有小说入选《齐鲁文学年展2015》。微信号:hsl540526,欢迎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902篇:做人别那么绝(2)
做到四点成为一个好婆婆
丈母娘对婆婆说了10句话,婆婆听后一宿没有睡!
831--如果每年都给儿子一家添补一万多块钱,可是儿媳妇还是不爱搭理公婆,怎么办?
“当婆婆意外知道我的收入,该不该向我要钱?”3个女人说大实话
【小小说】山东济南 / 张强 《因小失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