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士风情 | 坐上公交去赶集


坐上公交去赶集
文/杨西域

在动笔之前,曾想过如何来形容公交与赶集重要性的事儿,鱼和熊掌,书中说不可兼得,是个取与舍的关系,显然不合适。生活中的左膀右臂,挺靠谱儿,不过不怎么通俗。想来想去还是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比较好,比如说,从石油大学通往珠山景区的6路车。

但凡坐过6路车的人都知道,每逢农历一、六日,6路公交车发得会特别的快,完全不是平日里那种越是着急上班越是等不来车的急人状态,而且风挡玻璃右下角的路线牌上都是清一色的“洞门”字样儿,让许多第一次坐6路车的人闷纳的不行。不过这还不是全部,如果此时有外地人问司机师傅去辛安派出所在哪儿下车,个别司机师傅的回答更让人蒙圈:在柯达北门下就行。一句“柯达北门”把本就迷惑不已的问路人给领进了胡秫地,更找不到北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6路车的常客会告诉您说,今天南泥赶集,公交车要为赶集让道儿。第一次坐6路车的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赶集与公交这两个看似两个概念的事物竟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想想也是,公交与赶集,一个事关出行,一个连着天大的事儿,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赶集曾是许多人童年里的美好回忆,记得薛凤老师就曾写过《赶陈家庄集》的文章,还有郑玉霞老师的《跟着父亲去赶集》,写得都是儿时农村赶集的事儿,尤其是郑老师文章里赶集吃香油果子的情节,让我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大哥用自行车带着我去赶集吃香油果子的往事。如此说来,赶集应该是乡下的事儿,比如说经常以“乡下人”作为自己谦称,时不时在微信里给我们这些曾经的乡下人晒“墙扁豆”和“爬牯甲”的张老师,按理说张老师应该写写赶集的事儿才对昂。其实不然,赶集不仅是乡村里的事儿,也是城里人的事儿。

如果经常坐6路车您就会发现,乘客里会有许多手里拖着各色购物小车,嘴里不时冒出一句“真惊了”等口头语的人。辛安、柳花泊乃至王台都是他们的购物目的地,他们和当地居民一样出现在人头攒动的集市当中,寻找着他们认为是当地乃至当季的新鲜蔬菜,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全无“外乡人”的生涩。来柳花泊赶集的他们内容会丰富的多,除了赶集,珠山也是他们时常光顾的地方。6路车直通珠山脚下,交通的便利程度完全不输东部的崂山。在赶集之余,登珠山欣赏一下小珠山的奇丽风光是一种很美的享受。菩提寺也是善男信女们常去的所在,缭绕的香烟、悠扬的诵经声伴着钟鼓声让人的心灵在禅境中得以净化。按常理,赶集是乡村里的事儿,所以山下的乡村常常引得这些赶集的城里人驻足,潺潺的村边小河,错落有致的乡村小屋,文革时期留存的石拱桥,村边绿油油的菜地,秋天那漫山遍野的红彤彤的灯笼柿子,无一不吸引城里人的目光。这些人我不说相信大家也能猜得到,他们就是来自胶州湾东岸,坐隧道车来新区赶集的青岛人。隧道的贯通,不仅结束了青黄不接的历史,也大大方便了两岸市民的交流互动。往返于青黄之间的人们,在享受隧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每天都能透过隧道体会武陵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发现桃源般的奇妙感受。


最早写农民进城赶集的作品当属白居易的《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人们生活境遇的真实写照。天气渐冷,进城赶集的新区卖菜翁们已早早地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肩挑、手提、小车拖拽,这些现如今的卖菜翁们每天很早就会从红石崖等地出发,然后乘坐隧公交赶赴市南区的团岛“赶集”。这里的“集”特别受卖菜翁们的青睐,因为在这里,不仅自家种的菜能卖个好价钱,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集市没有乡村的隔三岔五,只要家里的菜园足够大,这集每天都可以赶。记得前些年,《家在黄岛》的哥哥《黄岛论坛》里,日新巴士曾发过一个为进城卖菜村民开通卖菜专车的帖子,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跟帖的人不少,说什么的都有褒贬不一。有网友说,这是好事儿,帮西区的乡亲们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也有人反对,认为这样做是在占用公共交通资源。不管怎么说,反正这事儿一直都这样坚持着。有个词儿叫做“时过境迁”,这事儿要搁在轮渡和环湾高速时代,乡亲们是断然不敢这样做的。单是漂洋过海的船票和车票就能把他们吓回去,更何况轮渡和长途车也不允许挑筐背篓的上下不是。如今不同了,进城卖菜的大都是老年人,只要把老年卡那么一刷,全城畅通无阻。加上日新巴士公司的公益行动,卖菜翁们进城赶集完全是车接车送,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记得在隧道贯通之前,东、西岸连公交IC卡系统都是单独运行,虽同属一市却并未实现互联互通。随着桥隧时代的到来,不管东西两岸还是东区西区,一卡在手走遍岛城已不是传说,那便利劲儿,用过的人都知道。

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气温突然降得极低,按传统的说法,又到了补秋膘的季节。至于这补秋膘有什么好处,我没有探究过。望文生义,无非就是让自身的脂肪变厚一点儿以抵御严寒罢了。《寻找黄岛味道》中说,塔桥的全羊不错——羊肉不膻、口味独特,又是烤羊腿、又是羊肉陷饺子,这诱人的黄岛味道把我的馋虫也给勾起来了。市场上的羊肉贵且不说,卖的多是大绵羊肉,羊肉膻不是毛病,肥肉太多却让人生厌。同事告诉我说,西区宝山、六旺等地的山羊肉嫩味美还便宜,品质不输塔桥山羊。同事还说,不仅这两地的羊肉便宜,交通也十分便利,开车到西海岸汽车枢纽站,把车停在这里然后转乘到这两地的村镇公交一会儿就到了,方便的很。


说到村镇公交也是近几年才有的新事物,咱西海岸新区开全青岛市之先河,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新农村标准基础上,率先将全区村镇公众出行实现了公交化。如果说是隧道公交结束了原来青岛至胶南之间的二十多块钱的长途客运史的话,那么村镇公交则是原胶南到各乡镇个体客运的终结者,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城乡之间出行的巨大差异,在交通出行方面真正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每次坐公交到西区,总会禁不住想起当年坐车的情景,今非昔比,感慨良多。

气温降了,油价却升了。同事的建议虽好,我还是比较心疼我那有限的银子,所以我决定先坐310路公交到西海岸枢纽站,然后一步步换乘村镇公交开启我的赶集之旅,置办的东西嘛,不说大家也明白。当然如果我的力气足够的大,那就再买上一只《闯门子》里英语老师所说的ladygaga,说通俗点儿就是大胖老崴,回来用烤箱那么一烤,想想就成了口水鸭。

坐上公交去赶集,有坐车之福而无驾车劳顿之苦,岂不美哉!
杨西域,一名穿行于乡间的社区工作者,喜欢文学却很少静下心来读书;喜爱摄影却没怎么拍摄照片,喜欢上班的快乐,喜欢回家的温暖,很保守却又很随性,就这样忙碌而充实的活着。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香雪若兰(培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隧道通车 4条公交连两岸|搜房地产资讯
赶集公交|腊月里买年货,21处大集乘车攻略出炉
腊月里赶大集!青岛最全赶集乘车攻略发布
如何进隧道怎样上大桥
胶州湾大桥通车 青岛一小时交通圈缩为七、八分钟
黄岛公交线路查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