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恩难忘

文/王培韶

那年我们十三四岁,来自琅琊的平地海边山沟旮旯,远没有现在这个年龄少年的成熟,还不知道未来是个啥样子的东西,更不用说什么胸怀大志。
       

那时,班主任刘老师师范毕业不久,绿军服穿得总是那么妥帖,像一个正规的军人,只是少了帽徽领章,我第一次认识到了什么是风流潇洒。那时候电视等媒体我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丫头还很少接触到,刘老师就成了我们的偶像。这不仅来源于刘老师的帅气,还有他潇洒的小字,以及那略带胶南风味的普通话。那时,我才知道字可以写得那么漂亮,话可以说得那么悦耳,做人可以那么博学,书中的世界那么大。
       

刘老师和我是邻村,那时刘老师刚结婚。上学顺道,老师常骑我的旧自行车载着我,老师先让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再开始骑行,我像是老师顽皮的孩子,轻轻地拎拽着他绿军服的衣角,生怕给老师的军服弄上了褶皱。 
      

也就一学期的光景,刘老师因工作需要调走了,我也没有了继续享受老师车子后座上的“坐享骑程”,不能继续倾听刘老师自行车后座上讲故事般的谆谆教诲。
       

最有师生缘的是几年后我也师范毕业,像刘老师一样,也回到了琅琊,成了一名人民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演绎着一段忘不了的韶华育桃李的平凡人生,也有了我爱的学生——或勤奋,或调皮,与我们的初中时代颇有雷同。更凑巧的是,后来的工作经历与刘老师的过去也多有交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再忆前缘。
       

这不正是传说中的师生缘?
       

数学老师逄老师也是师范刚毕业,个子不高有威严,容貌不艳有气场,声音不大有力量。上课时间以外的她总是笑着,胖嘟嘟的脸上双眼微微地眯着,温柔易亲近。但在课堂上,逄老师大部分时间十分严肃,讲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概念,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我们那时皮,特别是男孩子,有爱上课窃窃私语的坏毛病,若是被发现了,老师就开腔了:“有些同学的嘴我看是得找贴膏药贴上了。”我们便溜溜地闭了嘴,时间长了,这膏药倒是起了作用,说话的越来越少。每每想起,我都呵呵地笑,也记不清自己被老师点过多少次,但现在想起来总觉得温暖涌上心头。逄老师在我们做题不动脑筋时的提醒:恁就抱着葫芦头往前滚吧,滚到哪里算哪里。这严厉的声音时刻告诫着我们:无论是做题做事还是做人,都需要三思而后行!
       

厉声,幽默。
       

而我们当时,体会更多的是严厉,这话也震撼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思维更严谨,逻辑更缜密,动脑更用力。
       

那时的我们,课前还笑着闹着,一上课却被接替刘老师语文课兼班主任的陈老师潇洒的行书“风雷”二字给震住了,教室顷刻间鸦雀无声。我们也不自觉地伸手模仿,并顶礼膜拜地倾听他讲练字的故事——没有笔和纸,瓦片是笔,石板当纸。放学的路上看到路边牌子上漂亮的字,把手指放在裤兜里练,抠破了多少口袋,记不清了。如果说,多年后我的字还有一点儿值得点赞的地方,我想,刘老师和陈老师自然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了,也就是在那时我才知道了写字更高境界叫书法。陈老师规范的楷书,流畅的行草,一直在提醒着我们工工整整写字,规规矩矩做人。正如他经常教育我们的:学问和做人,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骄傲。
      

 陈老师是老师范生,我家兄弟姊妹五人,只有成绩优秀的大姐因弟弟妹妹太多而高小辍学,其余四人均为陈老师的学生,他还是二姐和哥哥的高中老师。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陈老师由于出生在饥荒的年代,小时候就受冻挨饿,后来又积劳成疾,前几年故去了。由于我已调离琅琊,事后才听说的,不由得阵阵心伤。遗憾的是,他引领了我的成长之路,我却没有能够参加他人生的离别仪式。
       

长歌当哭,是需要痛定思痛之后的。我们也只有用勤奋务实的工作和诚信友善的做人来慰藉陈老师的在天之灵。
        

说起老师,不能不提及的还有政治老师吴老师。
       

吴老师是文革时期高中生,高中时就在班里班长团支书一肩挑,皮肤黝黑,体格健壮,说话简洁明了,令人听而生威。在他的政治课上,课本好像是摆设,教材教案总是原封不动地放在讲桌上,备课手册折起来包住了32开的政治课本,一支粉笔在吴老师的手中,配合着他严肃的讲解,看着吴老师把课本的关键句段一字不差地向我们背诵强调,并结合现实给我们最合适的解析,我们也只有手捧课本,一声惊叹,一脸愕然,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其实我们都知道,初一至初三的六本政治课本,吴老师都能一字不错地背诵下来,并能用琅琊话给予深刻而通俗地解读。
       

初三升学阶段,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学校让我们住在空出来的教室里,在清晨启明星还没醒来的时候,便会听到原生态的泥土地面上,响起沙沙的扫地声,那是吴老师在打扫卫生。也是这声音,提示着我们——每一个清晨,都关乎着人生需要奋斗的青春。吴老师就是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与孜孜追求,后来获得了曾宪梓教师奖,并于九十年代初成了山东省第一个民办教师出身的乡镇教委主任,我也成了他麾下的一名教师。
       

吴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当你认真干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记得有一年我在一所小学做负责人,夏日的正午,身为全镇教育最高领导教委主任的吴老师骑着自行车,来到我们所在的乡下小学,我还是毕恭毕敬地喊着“老师”,老师只是应着,也没有多说什么,也不坐下休息,只是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办公室,巡视了学生午休的情况,切中肯綮地叮嘱了几句,便匆匆离开了。后来我才知道,他骑着自行车,冒着炎炎夏日,把全镇几十里的全部学校巡查了一遍,为全镇的教育管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样的事例,在吴老师做教委主任的日子,可以说是工作常态。
       

一支粉笔,流畅的教材记忆;一口乡音,深刻的人生解读;一把扫帚,唰唰的扫地声响;一辆自行车,全镇学校的午休巡查。——吴老师用实际行动让学生和职工懂得:作为学生要努力,身为老师要爱岗,职在领导岗位要作为!
       

正是由于各位恩师的身体力行,悉心教导,我们同学毕业后也在三尺讲台以及各自光辉的工作岗位上挥洒着汗水,奉献过青春,描绘着一生,学习并追随着各位恩师。
       

每一个恩师都有故事,启迪着我们的人生,激励着我们上进!
       

忘不了英语老师肖老师不算标准的英语表达让我们第一次走进英文世界。我知道,以后我对英语的兴趣爱好就起源于这里。以至于我毕业后领导问我最想教的是什么学科,我的首选答案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是“英语”学科。
       

潇洒帅气博学多才的化学老师季老师,让我们在神秘的化学世界里认识物质,探索变化。我们虽是只知皮毛,但还是兴趣盎然。老师的知识传授与兴趣引领,我在20多年后对女儿上初三时的化学疑难杂症还能解答,女儿吃惊:爸爸你不是文科生吗?我却不以为然:我们这可是童子功啊!我给她讲起了我们的初中时代。
       

美好的初中时代,已过去了三十年,久远但清晰。我们,青春懵懂;恩师,在讲台上挥洒青春。那些人,那些事,这辈子是忘不掉了。每每有一点记忆的触动,似乎就看到了当年校园里隐约可见的琅琊台,好像听到了龙湾酣畅的涛声。当然,还有各位恩师和蔼严厉可亲的脸庞,简单深刻掷地有声的教诲,激励我一生的故事!

作者简介:王培韶,生在70年代,学在80年代,考在90年代,奋斗在21世纪的三尺讲台。念旧情,识新潮,喜文乐读,钟情于琅琊乡土文化。爱生活,爱黄岛。家在黄岛,心系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峤老师
“好老师”征文|恩师吴树柏
刘振杰:怀念—— 献给我的恩师(外一首)
​树叶黄了
一起画佛像-吴秀音老师的工笔佛像作品
含泪送别刘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