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底下的好人都到我家来了

天底下的好人都到我家来了

文/张丽慧

一对来店里调理身体的老夫妻,互相打气鼓励着还经常拌个嘴逗个乐,后来听说是在特教学校创业初期干过多年的老校长和他的老伴。

老校长个子不高,器宇不凡,阿姨慈眉善目,和蔼可亲。早就听说老校长带领那一帮子老师对住校的聋哑学生非常关爱,倾力付出的点点滴滴。

一日三餐陪伴,漫漫长夜陪护,他们不但要想办法自己动手给学生制作各种简易学具,不厌其烦教他们学习知识,课下还要经常给他们缝补、洗涤衣服,帮他们抓头上、身上的虱子。

来的次数多了,我们熟悉起来,他们也打开了话匣子,说,聋哑学生们是格外重情义的。

有一次阿姨生病了,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连着站了三道岗,竭力阻止身体虚弱的老师给他们上课。

夏天的宿舍里是要经常打蚊虫药的,有个聋哑女孩对蚊虫药过敏,阿姨便把她领到自己在学校附近的家中,让女孩和女儿同住在挂着蚊帐的床铺上。

老师的话在学生心里是有分量的。毕业多年来,某乡镇拆迁办政府遇到了一个抗拆的钉子户,是特教学校毕业的聋哑学生,他使出了倔脾气,谁也劝说不了他。

拆迁人员绞尽脑汁想对策,想到让校长夫妇去做他的工作。

后来听说,仅仅是阿姨下车和学生见面,又是拥抱又是握手地交谈了一番,老校长坐在车上还没有露面呢,就做通了学生的思想工作, 拆迁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毕业后的学生们念念不忘老师,如今和老师微信联系频繁,和正常人没有多大差别,只不过他们极少使用语音聊天功能罢了。

学生们听说校长几个月前做了手术,就相约一起到老师家中看望,计划着要请老师的客。

老校长叫上几个同事,又安排自己的儿子去帮着点菜结账,怕学生多了坐不开,就没有叫上自己的女儿去。直落得女儿一顿抱怨,因为她也想见见那些学生,尤其是当年和她睡一个床铺的聋哑女孩。

老师们感慨,当年教过的学生,大部分结婚生子,为人父母了,所幸他们的孩子几乎都是正常的,没有残疾。他们有的活得很张扬奔放,不顾父母的阻拦,勇敢走到一起,有的活得很郁闷憋屈,被父母当作筹码,嫁过好几个男人。大部分学生,干着普通的工作,过着安静自在的生活。

多年前离开工作岗位的老校长赋闲在家,翻遍《道德经》《论语》《周易》等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他得出一个看法,古人特别看重因果论,不管一个人在做什么,种下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一切自有定数。

老人说,他常常教导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要孝敬老人,夫妻和睦,好好工作,还说等着看吧,二十年后子女教育不好就来找他。

老人宣称,他们的家庭是“五好”家庭,有着最好的老伴,最好的孩子,最好的儿媳,最好的女婿,最好的孙辈,总之,老人豪迈地说:“天底下的好人都到我家来了!”

原来,老校长是这样想的。这样想的话,何愁天下好事不到自个儿家呢?

想必老校长对当年那帮学生也是这样想的,天底下最好的聋哑学生,不,天底下最好的学生都到我的学校里来了!如此想,才会对学生付出真情,拿出真爱,才会一次次自掏腰包,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给学生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期望老校长的因果论灵验,期望更多的人敬畏因果,所有为爱付出的人们,都能得到命运的垂恋、眷顾。

      张丽慧,普通教育工作者。工作之余,喜欢翻翻闲书,享受自在宁静,相信文字可以疗愈自己。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刘培蕊

校稿:毕瑞霞

复审:裴    珊

发布:于    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闯入聋哑老人家中,抢劫群殴老人,引发教育思考
鹅城故事(小说连载⑥)
连载 ▏成都人罗蜀芳(8)
《三世因果》今生聋哑为何因? 前世恶口骂双亲
评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铜梁一老校长捡垃圾卖钱 35年捐资助学一百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