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种情怀叫做“金庸”

文/田元武

在我看来,“情怀”二字往往是一种心境、情趣和胸怀的融合体。

一种“情怀”的诞生,必定是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记的那些事或者那些人。

我总觉着,在互联网+的时代里,触摸一种情怀反而变得越来越难,甚至曾经已有的情怀,也会随着时代脚步的快速向前而变得越来越模糊。

但当我拨开记忆的琴弦,翻阅那尘封已久的36本书时,一种久违的,甚至带有一些厚重的情怀再次涌上心头,我把这种情怀叫做——金庸!

“看”与“读”的转化

三十年前,1988年的夏天,罗文和甄妮的歌声是那个暑假里最动人的旋律。

在《上海滩》《霍元甲》《陈真》《昨夜星辰》《星星知我心》《在水一方》《一帘幽梦》等电视剧充满荧屏的时候,《射雕英雄传》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从那开始,郭靖和黄蓉,杨康和念慈,南帝和北丐,东邪和西毒等等一系列经典人物成为了我的偶像。剧中的演员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主题歌无论是粤语能否听得懂,总归是百看不厌,百听不嫌。

六年后,1994年的冬天,我在新华书店发现了一套四册装的《射雕英雄传》。其封面是一幅颇具古典韵味的山水画,书脊处标有“金庸作品集”的字样,四本书按序号排列是“5、6、7、8”,版权页上标注的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4年5月1版1印……”。

看到这些,我吃了一惊,原来看过的电视剧是根据金庸的书而拍摄的。于是,我用攒了近半年的零花钱买下了这套《射雕英雄传》。读完书,我才领会到,品读金庸的小说是一种非常愉悦的事情,在学生时代里,这种愉悦换来的是老师的训话,家长的斥责。

“那么除了这套《射雕英雄传》之外,金庸其它的小说在哪里呢?序号1、2、3、4,甚至9、10、11、12……到底代表着哪几部小说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启了寻找金庸小说的进程。

“正”与“盗”的斗争

  在寻找金庸小说的经历中,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盗版书。

20世纪90年代,是盗版书横行的时代,尤其是武侠小说的盗版,几乎到了一统天下的境界。金庸小说更是成为了盗版市场的热门书籍。

在我的印象中,盗版的三联金庸作品集几乎充斥着各个书摊。以假乱真的封面,低廉的价格,再配上崭新的装书箱,就足以让不少金庸爱好者趋之若鹜,但对于真正喜欢金庸的读者来说,盗版就像蛋糕上的苍蝇一样让人恶心,尽管后来有些盗版书几乎达到了正版的质量,但假的终归是假的,还是逃脱不了资深金庸爱好者的法眼。

1998年,我参加完高考,买一套正版的36册三联版《金庸作品集》成为了我的最大梦想。

按常理来说,购置一套正版金庸小说应该不是难事,因为三联出版社每一次对于金庸小说的印刷量是非常大的,价格也比较合理,但我还是低估了盗版书商的力量。

那一年冬天,在一个图书批发市场里,我看到了一套三联1版5印的金庸作品集。

那套书,从封面装帧到印刷质量都是正版的标准,店老板信誓旦旦地说:“绝对是正版,是新华书店库存的书。”

在多次的掂量中,我始终没有发现那套书有什么破绽,我从而认定了那就是正版的三联金庸作品集。于是,我以400元的价格购置了那套我自认为是正版的金庸作品集。400元,在90年代对我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

两个月之后,在一次读书会上,我遇到了一位金庸作品资深爱好者---老刘。他拿着我的那套金庸作品集左看右看,只见他眉头紧锁。

半个小时过后,老刘对我说,书从外观及印刷质量上看和正版几乎是一模一样,但版权页上还是露出了玄机,就是印刷数量和正版版权页所标注的不一样。

为了让我心服口服,他直接和出版方进行了沟通,最终的结果证明了老刘的判断。最后他告诉我,那是属于正版的高仿书,是一种高级的盗版书,读者稍有不慎就被不良书商所蒙蔽。

那一次购书教训,对我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在长达两年时间里,我通过看版权、瞧装帧、作比较、问书友等各种方式,把一套套高仿的、盗版的三联版金庸作品集给辨别了出来,我也在1999年的春天里拥有了一套正版的三联金庸作品。

时至今日,那个时代所造就的盗版三联金庸作品还在一定范围内考验着读者的判断力。

2018年春节期间,我的一位书友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购置了一套三联金庸作品集,花费了一千元。到货以后,通过和正版比对,发现是盗版无疑,最终办理了退货手续。

20多年过去了,三联金庸的盗版依然存在,不仅如此,广州朗声图书出版的金庸作品集也是盗版横行,尤其是软精装的盗版,其印刷及装帧水准甚至比正版还要精良,这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正版”与“盗版”的斗争成为了我的金庸情怀中最富有传奇的一段经历。

有时候我在想,金庸作品集盗版的出现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众多读者的金庸情怀是多么深刻,倘若不是的话,那么盗版金庸作品集的市场还会存在吗?

“版”与“藏”的探究

在“红学”研究中,版本系统是讨论《红楼梦》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样,金庸作品集的出版历程也让读者充满着一种对于金庸作品的历史情怀。

身处中国大陆的读者,对于金庸作品书籍的认知绝大部分是从1994年开始的,因为从这一年的5月份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陆续出版了金庸全套作品。从此以后,金庸作品进入了“三联版”周期。

在那个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不算丰厚的岁月里,能够读到一本金庸作品成为了我最大的奢望。

随着三联版金庸作品集的普及推广,学生们也将其带进了校园。老师台上讲课讲的嗓子冒烟,同学们台下读金庸读得如痴如醉,让多少家长和学校头疼不已。有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后,金庸的小说会编入到中学语文教科书里呢?我想这就是金庸作品历史情怀的一种体现吧。

2017年,一本名叫《蓝桥书话》的众筹自制书在微信金庸武侠群里闪亮登场。通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金庸作品第一次系统性的结集出版是从中国台湾远景出版公司开始的,随后中国台湾远流、中国香港明河等出版机构相继推出了各种类型的金庸作品集,从此以后,金庸武侠成为了全球华人世界里最具有魅力的文化载体。

中国大陆的读者,同样对金庸武侠充满着喜爱之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天津百花文艺、福建海峡文艺、山东文艺、宝文堂、工人出版社等陆续出版了金庸的部分武侠小说。

1994年以后,三联版金庸作品的集体亮相,宣告了金庸作品出版史上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七年间,三联版的金庸作品风靡全国。在候车室、在咖啡厅、在列车上、在茶余饭后……你总能看到那些手捧一本金庸作品的读者,甚至不少家庭以拥有一套三联版金庸作品集而感到自豪。

 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崛起,早先很多不为人知的金庸作品版本也不断涌现出来,这让不少金庸作品爱好者实现了从“读”到“藏”的转变。

有一位书友曾经和我这样说道:“少年时代读金庸,到了中年藏金庸,生出华发品金庸!”在这简短的话语里,蕴藏着一种对于金庸作品的人生情怀。

在众多收藏金庸作品的读者中,每种版本的“一版一印”似乎成为了一种收藏价值的标准。

如今,中国台湾远景、远流、中国香港明河、中国大陆三联这些出版社出的各类一版一印金庸作品集,早已成为了金庸作品出版历程中的佳品了。时至今日,这种收藏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

尾     声

我们常说: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昨天,一部金庸作品集陪伴我度过了青春年华。

无论郭靖,还是杨过,无论袁承志,还是令狐冲,无论小龙女,还是周芷若……这一切的一切造就了一种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武侠情怀,这种情怀经历了从诞生到发展,从发展到巅峰,从巅峰到坚守,从坚守到伟大的光辉历程。我想,这种情怀将会在中国文学的殿堂中,变得历久弥新。

今天,我把这种叫做“金庸”的情怀理解为: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

 再过几天,就是2018年3月10日。1924年3月10日,金庸诞生。

九十四年后的早春时节,一位普通读者用一篇稚嫩的文稿遥祝金庸老先生94岁华诞。

这是对经典的怀念,更是对“金庸情怀”的传承。

田元武,就职于青岛市黄岛区峨眉山路光谷软件园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热爱读书写作,喜欢用手中的键盘敲出人性之美。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刘培蕊

校稿:毕瑞霞

复审:裴    珊

发布:于    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十年代三联版金庸武侠正伪辨
老司机老时光(9)我粉金庸的那些日子(下)
江曾培:精益求精的金庸
说说金庸作品全集的出版历史
无愧武林第一盟主:新年第一拍3.5万!
是不是肯定不可能为盗版书?有开具正规发票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