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丨父亲的即墨情结

J

JIA ZAI HUANG DAO

|   家在黄岛   |

有 声

读 物

一瓶即墨老酒,一段青葱岁月,一番往事回忆,陪父亲度过的每一个除夕,酒桌上都少不了关于即墨的往事。

父亲1968年3月5日参军入伍,当初体检、政审合格后,统一到胶南武装部集合住了一晚,第二天到达即墨。先是去了灵山乔家屯农场,每天除正常的军事训练还要搞农业生产,整个农场仅有一台老式东方红推土机,干活主要靠人力。每人每天生活费标准0.46元,以玉米面、萝卜头、豆腐、大葱等为主,吃水要从泥石沟里把浑浊的水加些漂白粉,待沉淀变清后才能饮用。连队组织到即墨瓦戈庄接受正面教育时,中午在驻地吃的西红柿鸡蛋汤和萝卜干炒肉成了他念念不忘的回忆。

当年秋天,父亲随连队调到即墨金口卫东造纸厂进行辅助生产,首派到即墨丰城上庄村支农,住在一个学校过的年。第二年春天到团教导队集训后回到金口。父亲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叫张北旺,参加过抗美援朝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受到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担任过金口大学四连、六连指导员,那时全国各地很多大学生到农场插秧锻炼。有个叫王玉才的北京医学院学员,与父亲相处甚欢,后来去了团卫生队。一名四川籍新兵烧锅炉技术好,被军区工程师看好留在了造纸厂,工程师经验丰富老远看一下烟囱冒的烟就能辨出技术好坏。连队东侧不远就是农场稻田和海滩,晚上父亲常和战友们拿手电到那附近捉螃蟹,用“六六六药粉”到上风一撒,一会儿熏晕的螃蟹跟划拉树叶一样多,可以好好改善一下连队伙食。大米丰收了吃不完就到即墨店集粮所换粮,稻草用来造纸。至今父亲还能记住金口周围好几个村的名。第三年的时候,父亲随部队换防去了泰安,但即墨却在他心中留下抹不去的印象。

时光荏苒,转眼50个春秋过去了,“有时间再到金口看一看”是父亲多年的一个心愿。

2017年夏天,我驱车到金口镇为父亲“探路”,在同学方凯和海涛的引导下找到了父亲曾经呆过的地方。“十一”放假,驱车两个多小时回家接上父亲、母亲和小姨,然后伴着还没散尽的轻雾,我们马不停蹄穿越胶州湾跨海大桥直奔即墨。赶到金口镇上已经中午十二点多,是父亲执意要在镇上吃饭,我们找了家酒店点了几个可口海鲜小菜和水饺,其中的一道“金口芹菜拌海米”父亲吃得甚是欢喜。我们边吃边聊,说得最多的就是父亲满满的“老金口”印象,父亲说:“现在的金口变化很大,周围建起了很多楼房,人们的生活条件挺好,路也变宽了。”金口曾是个商埠古镇,有过通四海、达三江的鼎盛繁荣,如今也越来越美丽富饶!

下午,我们经古阡村进入那片滩涂农场。我尽可能将车速放慢,父亲急不可待地环顾着四周,试图寻找当年种种印迹,可纵横交错的养殖池却迷乱了他的双眼,直到接近那几排灰色的营房旧院才慢慢找到了印象。父亲记得最北端那个院子是当时的营部,营部东边还有一个礼堂,可惜这么多年早拆了。凝望着不远的卫东造纸厂,父亲说:“以前那个烟囱好象比现在还要高。”我说:“可能时间太久风蚀或改造了吧。”忽然父亲兴奋地指着正前方说:“连队应该就在那里。”一个不算太大的院子正好与卫东造纸厂一东一西相隔不远,几排青石头房子被喷图了野广告的院墙包围着,屋顶全换成了红瓦,还有一杆红旗迎风飘动。我们急忙上车赶了过去,大门敞开着,父亲兴冲冲地走了进去,我们紧随其后。父亲出神地着西侧几排整齐、敦厚的职工平房宿舍,过了一会儿激动而肯定地指着倒数第二排说:“以前我就住最东边那个屋。”他轻轻地抚摸着门旁的石头,眼角有些湿润。父亲告诉我们:“北边那排办公室原先是连队的饭堂,前面还有个篮球场,再往东一点还有个猪圈。”一名企业负责人走过来热情地与父亲交谈起来,父亲感慨地说:“现在孩子在即墨工作,陪我过来看看很知足了,一晃50年过去了。”站在院子大门口我给父亲和母亲拍了张合影,两旁的花朵光彩鲜艳,父亲和母亲笑得很开心,简直成了一对老人幸福的世纪之照!

回头到了卫东造纸厂,父亲抬头看了半天依然矗立着的大烟囱,锅炉房的设备间足有三层楼高。父亲说:“还是老样子,当时每天我们轮流带班半夜还要加一顿餐吃包子。”父亲的语气透出一丝失落,也许因为眼前荒淡的场景有些不甘心。其实我知道父亲故地重游,最想见到的是什么。我指着锅炉房西侧一道大铁门说:“爸,那里面还住着农场的部队。”“是吗?过去看看。”我们边说边走过去轻轻推开门,一眼望见对面墙上“强军梦”三个镏金大字。正直往里走发现一条南北较宽的巷子,两边墙上分别写着“严格管理依法治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北端有一个石头垒起的大门,父亲说:“这就是原来的卫东造纸厂大门,难得还一直保留着。”再往里走可见战士们的健身活动室、宿舍和机械修理库,一辆迷彩越野吉普车停放在旁边,院子尽头有一片菜园。一名穿迷彩服的上等兵从屋里跑过来,问我们干什么的?我说:“老人以前在此当过兵,想来怀怀旧。”小战士微笑着给父亲打了一个敬礼说:“您们稍等,我报告一下领导。”父亲急忙拦住说:“小同志,不用,我们看看就行了。”我笑着对小战士说:“班长,谢谢你,一会儿我们还赶路。”转身我和父亲往回走,小战士一直目送着我们,父亲不停地回头向他挥手示意。我安慰父亲说:“爸,这次路熟了,想来我再陪你过来。”

从卫东造纸厂出来我们一路往南准备返程,父亲指着侧面一个山包说:“那时侯我们经常拿着冲锋枪边打边往上冲,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力气。”透过车窗我仰望着那片山丘,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与坡下金色的庄稼地遥相呼应,五彩的夕霞映衬着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瞬间融化了我的情感!

古稀之年的父亲与千千万万普通老兵一样,芳华一闪牵动了一世情怀!穿上绿军装,我从遥远的榕城转了一圈回到父亲的起点!秋风拂过,尘扬四起,草木涌动,我仿佛又看到了一群年轻的士兵喊杀震天,手持“哒哒哒”的冲锋枪向着山顶冲去!

文/薛久飞

简介:部队转业后现工作于即墨。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王台文学社社员。当灵感的浪花涌起,紧紧用手中的笔,抓住那一瞬间,或许就是收获、就是满足、就是自我放飞! 

主播/籽墨

简介:薛亚伦,90后,上泉朗诵社会员,现在美丽的灵山岛任教。爱朗诵,好配音。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刘培蕊

校稿:刘素洁

复审:刘培蕊

发布:刘培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河青春
昨晚,灵山镇、金口镇、田横镇、整个即墨都在看这个官司...
到农场连队去
雷春翔:“兔 子”
[ 来稿照登] 菜园情结 \李惠艳
山东即墨:九皇总圣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