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丨我的父亲

20:00

每 I 晚 I 八 I 点 I 与 I 您

相 I 约 I 家 I 在 I 黄 I 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上周六,回父亲家吃饭,父亲数算起他的生日,发现不是周末,考虑到我们上班不方便,便决定这周六提前过。

  在农村,有老人过生日不好提前过的说法,具体咋不好,没人解释。我暗自思忖,没有明说,父亲是典型的无神论者,这些风俗他都不信,也不按这执行,这是他独到的风格。

  所以,这个周没事的时候,我就想父亲生日的事,忽然想起去年父亲节时投的这篇稿子,就翻出来,再看了一遍,眼圈又湿润了。

  儿时,父亲是我永远的期盼。

  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在我记忆中,是骑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时鼓时瘪的黑人造革皮包,每到傍晚准时出现在胡同口的高个子,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的微笑的人。

  也许是条件反射,我每到那个时间就啥也不顾地跑到胡同口,远远望见爸爸的身影,就不断地叫唤着向他跑去。爸爸风尘仆仆地匆匆赶过来,下车,一手扶车,弯腰把我揽起来,先用胡子扎我两下,再放到车大梁上,翻身上车响着铃铛回家,挂在车把上时鼓时瘪的黑皮包,总是会给我惊喜,一个糖块,一个苹果……

  每当父亲出差回来,惊喜会更大一些。当时在农村有些绝对吃不到见不到的东西,像菠萝,像云片糕等好多好多,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种。

  如今自己出差或媳妇出差到南方,也会不由自主买上点,但全然没有记忆中的口感了。记忆中,撕一片云片糕,放到嘴里,顿时就会有一丝凉凉的感觉,云片糕也瞬时化为乌有,剩下的是满口的香甜。

  有一次,爸爸带回一个皮铅笔盒,盒盖软软的,上面有乌鸦喝水的图画,盒内分好几个功能区,放橡皮的,放铅笔的,还自带转笔刀。不单漂亮,光那股香香甜甜的塑料味,就会让人沉醉。每到课间,其他班级的同学都会跑到我班教室,参观我的铅笔盒,那眼神,简直是羡慕嫉妒恨啊。

  其他的什么塑料鞋拖,后背式皮书包等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见不到的,再就是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笛子口琴等等。现在明白了,父亲是想打小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可是我喜静不喜动,真是枉费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每次回来的必带品是各种各样的书籍,连环画,科普的、文学的,五花八门,也就是这些东西能让我稍稍安静一回,爱读书的习惯就是那时养成的。

  少年,父亲是我成长的教鞭。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十二三岁之后,父亲开始对我严厉起来。家里来了客人没及时问好,吃饭看电视,贪玩不写作业……这些在别人家里不算事的事,在我们家,轻则挨顿批评,罚站,重则一顿暴揍。这时,我对父亲就少了一份亲近,多了一份敬畏,打心底不愿父亲在家,盼望他永远出差在外不回来。

  有一个暑假,父亲去潍坊。潍坊在我心目中是很遥远的,去一趟,五七六天是回不来的。于是我就撒了鹰,下河摸鱼,上树捉鸟,玩了个不亦乐乎。

  当我痛痛快快玩了三两天之后,一天下午,我兴冲冲回家,突然看见父亲站在院子里,我真有点懵圈了,怔怔地站在那里,连问个好都不敢说,当然下场就不用提了。

  父亲对我的关注更多的是学习,在农村,考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可越逼我学,我越不愿学。即使这样,父亲也没有放弃,反倒是我自己放弃了,甚至逃学,就算在学校,也身在曹营心在汉。

  如此逆反,父亲或许感到凭他的说教,已经不管用了。于是,他就给我买若干的书,有关心理的、情绪的、励志的等等。

  心理方面的书籍现在很平常了,在八十年代,父亲应该是很超前的。现在我学了心理咨询师,这也算启蒙吧!还真起作用,看了这些书后,我的大脑渐渐冷静下来,开始认真学习了。

  工作后,父亲是我坚强的后盾。

  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我也一波三折地考上大学,并且人品上没有学坏,父亲的正直善良也潜移默化地根植在我内心深处。

  父亲在我考上学转出户口后,没了后顾之忧,工作干劲更足了,业绩也很突出,当年评为县里的供销标兵,还奖了一台大彩电,并且直到退休,他在厂里的销售业绩都遥遥领先。

  我尽管大学毕业工作、结婚、有了孩子,最后福利分房,基本上都赶了末班车,顺顺利利的,但是那时教师工资少的可怜,时时处处都需要花钱,经常捉襟见肘。成家时,锅碗瓢盆,父亲都给我样样数数置办停当,甚至小到一个簸萁。

  福利分房也是要交一部分集资款的,当时不管是谁,先交两万五。正当同事们为筹钱急得焦头烂额时,父亲差母亲把钱放在苹果袋里给我哥俩送来(哥哥和我同时集资),解了燃眉之急。

  我们哥俩在同单元同楼层对门而住,父亲为了照顾我们,也在附近买了房子,搬过来,给我们接送孩子上下学,做饭。别的同事忙着工作,忙着照顾孩子,我们却可以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基本不用操心。

四年前,一向健健康康的母亲不幸患上不治之症,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顿时笼罩上一层阴云。这原本是儿子义不容辞冲上去、承担起求医问药、照顾母亲的重担的时候,已经年迈的父亲为了不影响我们工作,自己挑起重担,几上北京,厚着脸皮找专家咨询,征求治疗方案。

  一次在北京,由于心太急,原本就急脾气的他,不小心绊倒,父亲忍着痛疼,坚持排队挨号。办完事后,为母亲尽快得到治疗,他买了几贴膏药贴在痛疼处没有休息就急急忙忙坐飞机往回赶,到家便瘫坐在沙发上。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能够忍受着内心焦急和身体疼痛的双重折磨,为的啥?!

  在青医附院,为帮我们照顾母亲,租住在便宜的卫生安全都很差的小旅馆,不到半年,父亲瘦了二三十斤。

  那时,我们哥俩一门心思想把母亲的病治好,却全然没去考虑关心过年迈的父亲,一切事,父亲都亲力亲为,很少让我们插手。

  如今,父亲真的老了。

  母亲走了,父亲情绪一度非常低落,好在现在走了出来。自己在家电脑上下下象棋,电视上看看新闻,楼下种点蔬菜。

  唠叨了一辈子的他,至暮年话突然少了。他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事,拿奖学金了?谈对象了?将来啥打算?都是他的关注点。

  见了两个孙女,话才多起来,有时还流露出一些孩子般的天真。

  对我们,他在和家里的长辈交流时说,尽管没有大富大贵,却也工作稳定,啥事都挺顺的,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喝酒。

  这也许是他最关心挂念的事情了。

  是啊!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要好好珍惜,不能随意糟蹋,能少喝就少喝点,能不喝,就不喝,不要再让家里的亲人尤其父母牵挂了。

  我的老父亲,生日快乐!

文/李华锋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教师,闲暇时,喜到周围村落转悠,寻些烂树根或石头等民俗物件,或找些老人聊天。

主播/雪妮子

简介:薛喜梅,笔名潇湘妮子,雪小小,上泉朗诵社秘书长,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姜蕴青

校稿:毕瑞霞

复审:裴   珊

发布:姜蕴青

“家在黄岛”主编

更多有趣的

请戳一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孪生兄弟纷纷保送名校读博,“硬核”孩子背后有对“硬核”的父母
聚焦寒门学子,什么精神支持他们在艰难环境中脱颖而出
散文《啊,美丽的地瓜花!》杨明昆
《背着爸爸上学》 农村孩子石娃(赵强)……
如果你家里有这样一位妻子,请与她分担
10大暴汗对比图,看清你爸你妈谁疼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