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台徐村采风丨喜鹊山下古村落 错水河畔新情怀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王台历史悠久,上溯可达两汉时期,旧闻轶事颇多,英才辈出尽展风流。我一直对王台的人文历史心怀向往,却无缘实地踏访,探寻历史真相,常常引以为憾。获悉家在黄岛到王台镇徐村采风的消息,夙愿终可得偿,我喜出望外。

  天公不作美,采风当天,乌云蔽空,阴风怒号,早上的天空还飘着蒙蒙细雨。但我们采风的热情丝毫不减,大家戏言:今天的采风名副其实。王台寻古,徐村怀旧,或许,这样的天气正合此行的心境,我心中颇为释然。

摄影:苗红田(家在黄岛.小城摄影)

  早早出发,出了郊区,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山道,穿村过岭,驱车40多分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徐村。来之前,我做过功课,徐村南依喜鹊山,东傍错水河,青山绿水,韵味胜过水墨丹青,桃红柳绿,妖娆迷醉万物众生。然而,由于当下是冬季,我们欣赏不到徐村迷人的山风水韵、粉黛桃花了。在村口停车伫立,只见村南山峦起伏,笼罩在一片雾霭腾蒙之中,山下的青连铁路桥如一条巨龙横卧大地,不见首尾,绵延远去。

  沿着入村的主干道前行,道旁木叶尽脱,唯余光秃的虬枝在呼啸的寒风中招摇。村口高大的钢铁拱形大门两侧,一幅“徐徐实现中国梦,村村踏上振兴路”的对联,展示了新时代的徐村人实干圆梦的昂扬风貌。大门南侧的村碑,记录着徐村的历史。徐村建村于明初,村史500多年,久历沧桑,饱经风雨,从农耕文明走进工业文明,孕育了一代代徐村人。

摄影:苗红田(家在黄岛.小城摄影)

  转睛之余,我无意中瞥见村碑旁一面墙上的文字,览毕心中一震,这里竟是古官道驿站。但见文中赫然记载:“徐村驿站,错水河畔。从周至今,跨越千年。东洲蓬莱,洛河伊川。山东河南,东西通贯。政治经济,军事密件。政府文书,情报递传……”思绪跨越千年,我仿佛看到,一匹匹驿马穿越时空驰骋而来,驿使在徐村驿站换马食宿之后,重又踏上新的征途……

  驾车复前行约一里路,下车驻足而观,“徐村剧院”四个隶体大红字令我眼前一亮,走近剧院门口,门旁纵列的“孔子学堂”、“徐村文化大院”等铜牌更令我赞叹,一个普通的村庄,竟如此看重精神文化生活,如此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摄影:张玉军(家在黄岛.小城摄影)

  走进剧院,只见剧场内座无虚席,人头攒动,舞台上,浓妆淡抹的茂腔戏演员正在咿咿呀呀地演唱茂腔经典剧目《东京》。我仔细听了一会儿,对唱词听不太懂,但台下的村民观众却听得津津有味,沉醉其中,时而颔首微笑,时而掌声响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作为地方戏种的茂腔,方言味道浓重,我听不懂,不足为怪。

  走出剧院,接下来的参观真正令我震撼。带领我们参观的徐村党支部书记韩宗祥,是一个朴实中透着精干的中年汉子,言谈话语间,展现出崇文重教的文人气质,洋溢着浓浓的故乡情怀。在韩书记的带领讲解下,我们一行相继参观了徐村打造的六个文化小院,六个院落内容各异,各具特色,向我们展示了徐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民俗艺术中,剪纸可谓最接地气的正能量元素,在“亲亲民俗风最美桃花院”,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剪纸艺术品,吸睛无数。大家纷纷拍照留存,以待日后细细欣赏。其他诸如柳编、针织、刺绣、扎染等展品,同样美妙精致,令人由衷赞叹制作者巧夺天工的好手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刺绣皆为中国传统手艺,得见高人精品,幸运之至。徐村传承传统手艺,功德无量。

摄影:李同胜(家在黄岛.小城摄影)

  数步之遥,来到“武举院”,我见到了那把只闻其名、不见其形、重达180斤的举人大刀,上前试着拿起,使尽浑身力气,大刀却纹丝未动,不禁汗颜。遥想三百年前,徐村壮士韩隆远在乾隆皇帝驾前打擂,未料大刀突然脱手,眼看就要落地,韩隆远使出“珍珠倒卷帘”招数,伸脚偏马勾刀于转瞬之间,乾隆皇帝连声惊叹叫好。“壮士愤,雄风生”,何其豪也!

摄影:杨兆海(家在黄岛.小城摄影)

  桃花深处世外境,徐村人家翰墨香。“文学摄影小院”里,一帧帧惊艳的摄影作品,让我们重温了“爱在桃花源”2019徐村桃花艺术节的盛况。徐村盛产甜桃,有桃园600多亩,与周边村庄桃园连片,成万亩桃园,阳春四月,桃花灼灼,云蒸霞蔚,靓丽无边。我期待着,来年四月来徐村,故地寻美桃花源。

  在“科普小院”里,孩子们的兴致被充分调动起来。本着“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宗旨,一个个寓教于乐的科学小实验,有关于光的,有关于电的,有关于时间的,最神奇的是关于人体能量的。实验者只需将双手放置在两个金属球面上,能量强弱以彩灯闪烁激烈程度分辨。年幼者实验,五彩斑斓,灯光闪耀,而年长者试之,则彩灯暗弱,颜色单调。有不服者,竟屡试不爽。探究科学的乐趣,诱得孩子们留恋驻足,不忍离去。

摄影:苗红田(家在黄岛.小城摄影)

  走在整洁的街道上,但见屋舍俨然,规划齐整,横竖成排,村民门前的柿树,叶子早已落尽,光秃的枝丫上零星地挂着裹上淡淡白霜的红柿。陶醉在美丽乡村的宁谧恬然中,移步穿过巷陌,跟随着韩书记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民俗小院”。满院的老物件勾起我们对陈年往事的许多回忆来,碌碡、石槽、坛、缸、盆、罐等等,一应什物,陈旧古朴,刻满了年代的印记,承载着浓浓的乡愁。

  “民俗小院”隔壁的“溪庐书庄”,是徐村人的学习园地。“溪庐”是一个坐北朝南、带小院的两层小楼,迎门的天井中栽种着一簇茂盛的翠竹,其盛状如一堵影壁墙,小院布置,别出心裁,格调雅致。楼上是房屋原主人的家祠,楼下是书屋,书是爱心人士、企业单位捐赠的,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屋里的书架。阅览室在院子东南角,大门楼的东侧,室内桌椅摆设,俨然学堂。据韩书记介绍,书庄由村里的退休教师管理,是村里大人、孩子读书学习的地方,现为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徐村分馆。

摄影:李同胜(家在黄岛.小城摄影)

  “文化就是生产力”,在徐村,文化被重视,成为引领乡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诸如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农旅文化、非遗文化等,文化振兴,号角嘹亮。更有慈善文化、敬老文化,深得民心,令人拍手称赞。徐村“两委”班子一心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筹巨资建设村医疗中心,村民实现了“小病诊病不出村”的愿望;筹建“助老大食堂”,让村里老人们吃上了廉价营养餐;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摆“百寿宴”,践行尊老敬老情怀。韩书记还自费奖励本村考上大学、高中的学生,其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摄影:苗红田(家在黄岛.小城摄影)

  《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是中华民族至善的精神追求,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理想,道德教化是第一位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文化先行。徐村人所践行的,正是这样的情怀,这是新形势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新情怀!

  不可否认,徐村人是幸福的,是令人羡慕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直把徐村作故乡。离开前,我竟然在想,如果我有徐村这样的故乡,该多好!

文/王礼明

简介:家在黄岛编辑。爱文字、书法,好读书,不求甚解,喜作文,聊抒胸臆。

主播/蔺方

简介: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顾问,朗读爱好者。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裴   珊

复审:王礼明

发布:宋荣芳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俗文化村
闲逛马嵬驿民俗文化村
毛家湾民俗文化村随拍
新年黄河之旅
休闲农业7种模式30种类型,庄主们属于哪种?来测测
前三季度北京昌平旅游收入突破86.9亿元 文旅融合蹚出发展新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