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丨王台的老井老集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岁月如流,湮没了过往,记忆里的村庄如一位衣着黯淡的老人,蹒跚着走向远方。眼前的王台高楼云集焕然一新,我却仍放不下记忆里的老王台,依然怀念那老井老集。

  我家门前那口机井,因为是四清时期挖的,故取名为“四清机井”,是村里唯一的一口深水井,除了供村民饮用外,还为了浇灌村里的庄稼,所以在井旁又建了巨大的储水池、电机房,修了长长的直通庄稼地的土水渠。每当村里抽水浇地的时候,柴油机的轰鸣声伴着清冽的井水汩汩流出,就会把周围的邻居们陆续引出来,大伙儿用脸盆儿端着衣服、肥皂,拿着小凳子来到水渠边,搬一块大小合适的平整石头做洗衣板,坐下来有说有笑地拉着家常,洗着衣服。胆大的孩子们敢爬上一人多高的大水池往下张望,好心的大妈大婶儿看见就会连哄带吆喝地喊他们下来,要是赶巧自己的妈在场就会挨一顿骂,好在小孩子没心没肺,毫不介意,一会就跑来跑去结伴到下游玩水去了。





  这口机井水质甘甜,是方圆几里有名的甜水井,记得那时每天都有人来挑水,特别是临近过年的时候,为了正月里能用甜水泡一壶好茶招待客人,几里以外的村民都推着小车过来打水。从井里往上提水是个技术活,不时有人把水桶掉到井底。我家临街,离机井最近,所以经常有人来我家借工具往上打捞。爸爸是个热心肠,不管生人熟人来借,也不管多忙,他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急忙找出来一只拴着绳子的铁钩递给人家“伙计,这个钩子最好使了,快去试试吧!”钩子是集市上挂牛肉的那种,“真的很好用。”那些回来归还钩子的人都这样说,爸爸就越发高兴,招呼着让人家喝水,碰上我们吃饭的点,就热情央及进屋一起吃,爸爸的热情让那些拘谨的陌生人更加不好意思起来。

  后来我家率先有了小压井,水脉和机井相连,水质清冽甘甜,不时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人来我家压水,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先舀一瓢”引水”,把水引上来,再把井杆交给人家,遇到年纪稍大的就直接帮人家压满水桶。在彼此的寒暄道谢中,那浓浓的乡土人情,依然真真切切。





  再后来家家户户有了小压井,有了自来水、大桶水,村里为了浇庄稼更方便就在田间地头重新打了新井。四清机井就像一位完成使命的使者悄然隐退,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后来村里为了拓宽街道,拆除了闲置已久的储水池和水渠,为了安全将机井填埋了。

  与机井一同消失的还有西河老大集,我家离西河很近,又临街,每到大集,天不亮就会听到车马驴骡的声音由远而近从我家门前经过。那时的大集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苍黄的河滩,灰蒙拥挤的人群,单一匮乏的货物……记忆最深的是八十年代初,我村几乎全民皆商,爸爸那一代人都骑着自行车到处赶集卖百货,记得有五颜六色的面包服、呢子大衣、长长的毛围巾,还有色彩鲜亮的毛毯、床单……像“万国旗”一样挂满了集市,就连穿梭的人群也有了颜色,大集的底色瞬间明亮起来。

  对于我来说,难以抵挡的是那些飘着香味令我们垂涎欲滴的美食,喷香的油条,刚出炉的大饼火烧,底部金黄的炉包,油光铮亮的烧肉,还有那热气缭绕的馄饨水饺,任何一样都让我垂涎三尺,怀念至今。现在却很难寻到这些纯正的味道了。随着时光的流失,我们当初所喜爱的东西也随之消失,留下心底的是那些难以驱散的回忆。

  因为留恋过去,所以更懂得珍惜现在。王台古镇的旧貌开始渐渐模糊,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记忆。开发区进军王台,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新的产业基地,千年古镇正焕发出新的容颜,新区北部的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别了,我的老井、老集,别了,炊烟袅袅的小乡村。


文/李文

简介:家在黄岛·王台文学社常务秘书长,爱好文字,喜欢安静地读书,快乐地生活。


主播/李丽

简介: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昵称听雨,家住黄岛。工作时孩子王一枚,八小时之外厨女一个!唯读书和瑜伽不能辜负。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王玉来

复审:姜蕴青

发布:姜蕴青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的吃水记忆
易江南专栏|在那缺水的年月
黄秋杰:村中的那口老井
【西散原创】韦玉红作品 | 故井流年
家乡的老井
散文天地 · 家乡的老屋‖总第1079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