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读物丨消失了的“广播网”

黄 家

岛 在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家还处在经济贫弱阶段,农村家庭基本上都没有收音机,更谈不上电视机。为了让广大农村群众及时了解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广播网”就成了连接各级政府部门与广大农村群众进行上传下达的重要渠道。

  所谓“广播网”就是以县区为单位,在所辖范围内利用有线网络连接每一个企事业单位,每一个街道,每一个村,每一个户的一个简易小喇叭。一天早中晚三时利用人们吃饭休息时间,定时定点播放一些实时新闻和科普知识,及革命歌曲,地方戏曲等娱乐节目。为丰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广大农村群众了解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获取外部新鲜事物的桥梁和纽带。

  第一次听广播网,是夏天的一个中午,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在街上就听见放歌曲的声音了,当时还以为又是从我姨家借来的收音机,但仔细一听声音好像不是从我们家传出来的。我觉得好纳闷,心里也犯叽咕,我们村只有我们家偶尔从我姨家借来收音机听几天再马上给人家送回去,每次借来收音机的时候全村好多人都来听,这是全村都知道的事,怎么邻居家也有收音机了呢。心里想着,就不知不觉地跟好多小伙伴们一起涌进去看个究竟。



  负责安装广播网的是本家二大爷,他解放战争当了九年通讯兵,这些活是老熟套了。正在整理线路的二大爷说这叫广播网,不叫收音机,每家每户都有。当我跑回家一看家里还没有安装,又返回去央求二大爷快点给我们家安上。二大爷笑着说,都急着安,得挨着号。第二天我们家也有了广播网。

  从此,广播网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陪同我们走过风雨岁月,见证了广大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我们及时传递来欢乐和喜悦,也给我们及时传递来忧虑和悲伤。

  1976年春天的一天中午,广播网突然播放着哀乐,并公吿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低沉的哀乐萦绕在耳畔,我们都深深陷入了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思念。当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从广播网里传出,让我们担心和牵挂的同时,更让我们实时感受到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震救灾,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决心。

  1976年9月9日那个下午,我此生难忘。四五点钟左右,我从坡里挖菜回家,刚走到村口就听见全村的广播网在播放哀乐,播音员在不断重复:等一会将有重要新闻播放!周总理去世那天就播放的这个哀乐,我当时就猜测又有大人物去世了。只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大人物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当听到毛主席去世的噩耗,小小年纪的我都顿觉五雷轰顶般,眼前一片茫然!在那些日子里,广播网天天放着哀乐,全村人皆沉浸在悲痛之中。没有了毛主席我们今后的日子怎么过的焦虑,也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广播网除了播放一些时事新闻,亦播放一些地方戏曲。一般都是胶州茂腔《赵美容观灯》、《罗衫记》、《墙头记》、《小姑贤》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戏曲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哼两句。既活跃了枯燥无味的乡村生活,又弘扬了人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记忆中最深的是每天中午播放刘兰芳的评书,《杨门女将》、《岳飞传》等,播放时间还没有到,人们就纷纷放下手中的活,饭顾不得吃等着收听。因为这件事,大人耽误了农活,小孩延误了作业,耽搁了吃饭,好多家庭就此起了争吵,有了矛盾。

  天气预报是广播网每天的必播节目。当时科技不发达,技术力量有限,每天的天气预报全凭人力观测。诺大一个胶南县,我们又处在胶南县的最东边,所以,播放的天气预报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记得有一年夏天,晚上生产队队长听广播网预报说明天没有雨,第二天一大早就安排晒小麦,结果摊开小麦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气得生产队长大骂广播网骗人。

  还有一次播音员正在播报天气预报说下小雨,抬头一看窗外下起了大雨,就马上改口说下中雨,刚说完一看外面哗哗下起了暴雨,又慌忙改口说,“不对,不对,是大到暴雨”。诸类奇葩的事情比比皆是,传说得跟现场直播一样有鼻子有眼,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虽是些传说,也显露了当时科技的落后,广播网初时营运既不成熟又不专业的咎态局面。尽管如此,在那个物质和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是广播网陪伴我成长,也发生了一些或是开心或是郁闷的趣事。

  刚接触广播网那会儿,我还小,有一次给大爷爷牵牛耕地,休息间隙,他喜欢与我们说瞎话、猜谜语。“一个东西不大大,一天三时来说话”,大爷爷让我们猜,我们几个小孩子异口同声说是“广播网”,逗得大爷爷大笑不止,直夸我们聪明。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上高中的时候就经常给广播站写新闻稿件,也经常被采用。记得第一次收到的稿费是两块钱,是通过邮局汇款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那时两元钱以下的稿费是用平信寄过来一张取款单,再到当地公社广播站领取,两元以上的稿费广播站直接通过邮局汇款,拿着汇款单到邮局取款。每当收到汇款单的时候心里特别高兴,那时候学校食堂老师打一份菜,有猪肉质量好才一毛钱;学生打一份菜是五分钱,即使五分钱大多数学生也吃不起。我用这些稿费除了购买学习用品外,还订阅了一些书刊,当时订阅的每一期《书法》和《书法研究》至今我还保留着。

  通过撰写稿件,我也被广播站聘为“通讯员”,并颁发带有照片和加盖印章的,蓝色塑料外皮“通讯员”证。每当听到播音员播报我的新闻稿“本站通讯员田怀友报道”时,作为一个学生的我来说,觉得挺自豪,也引得伙伴们的羡慕。

  在撰写稿件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记得因为报道一个现役军人过年回家探亲,期间利用空闲时间为邻居修理广播网的事迹,而引起管理广播网的二大爷家的小哥不满。可能他认为这些活是二大爷的份内事,别人不应该掺和,荣誉应该属于二大爷,表扬别人就埋没了二大爷的辛苦和功劳,于是,就给公社写了匿名信吿我写假新闻。公社派人去学校里找到校长了解情况,又打电话给村里书记落实情况。最后真相大白,但在我的心里也留下了阴影,慢慢地也不愿意动笔写稿件了。

  现在,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广播网早已成为了历史。但广播网在那个年代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给我们输送了知识,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陪伴我们一起成长,功不可没。


文/田怀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志者事定成
历史上的村头“大喇叭”:我国农村广播发展史
江苏广播网——新鲜农村
【散文精品】瓜果满仓:广播网的记忆
张家喜:收音机的故事 |散文
财源致达——信息差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