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尖上的黄岛 | 醇香诱人的泊里烧肉

_
_
_
_

_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一个地方的美食,不仅是当地人一种感官享受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品味的积淀。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块土地上产生的美味,一定会深深地烙印在这方人的脑海中,保留在他们的舌尖上。“泊里烧肉”就是这种美食之一。

  相传,“泊里烧肉”与秦始皇三巡琅琊台有关。始皇大帝最后一次到达琅琊台后,举办了大规模的祭海仪式,祭祀的案桌上摆满了“六畜”,即马、牛、羊、鸡、犬、豕(豕即猪)等,祭祀完毕后,作为祭祀用品的六畜本应该投入海中,让龙王与海族们享用。但在那个时代,肉食极为宝贵,一名下级祭祀官趁人不备,偷偷把一个猪头藏起来,夜间悄悄送到他的同乡——秦始皇的御厨那里去,稍作腌制后,上锅蒸熟,两人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不久,此事很快就被人告密。亵渎了龙王的美食,那可是大罪一宗,于是,未等秦始皇捉拿问罪,两人便急忙连夜逃走了。

  御厨并没有逃远,他躲到泊里一带藏匿起来,等待秦始皇大队人马返程后,他在当地开了一个商铺,做起了餐馆生意。生意之余,他时常回忆起那次偷吃过程,耐不住美味的诱惑,他便找来猪头,如法炮制,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制作烧肉的配方,于是,这种美味渐渐流传下来。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如今已无人考究,不过,美味可口的“泊里烧肉”能与这个美丽的传说联系起来,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泊里烧肉”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选取经过检疫的猪头和猪蹄,经去毛、清洗、劈半,浸泡等一系列流程后,然后装锅,先用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熬,煮熟的猪头肉凉下来后,将骨肉扒离,剥出的猪头肉再放入有几十味中草药的陈年老汤中,文火焖煮后捞出控干,最后,将煮烂的猪头肉和猪蹄放到篦子上用红糖熏烤,严格掌握住火候,让肉充分上色增香。于是,一锅集色、香、味为一体的“泊里烧肉”便出笼了。

  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出锅后的“泊里烧肉”色泽红润、咸甜适度、肥而不腻、清滑爽口,独具一番风味。据化验,猪头肉和猪蹄等本身含有多种维量元素和丰富的胶原蛋白等,不但促进血液循环,营养供应充足,还能益气补肾,强身建体。中药熬煮的猪蹄,还可促进皮肤细胞吸收和贮存水分,保持皮肤光滑、富有弹性、韧性。因此“泊里烧肉”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可,是男女老幼最喜爱的食品,成为本地一绝。

  “泊里烧肉”现在已是当地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肴。席间,当一块块酱红色的猪头肉端上餐桌,外配一小碗蒜泥或者姜汁,会让全桌人垂涎欲滴,争相伸筷;或者,像吃北京烤鸭那样,把猪头肉卷在面饼中,放上一段香葱,蘸上一点面酱,吃上一口,香盈齿颊,烤肉的香味长留心中。

  如今,随着当地人的频繁流动,“泊里烧肉”的声名已经传播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争相品尝这一美食,甚至许多路过这里的人,会特意到正宗的店铺里买上几块带走。“泊里烧肉”这一被列入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美味,正像它的味道一样,传播得越来越远。


作者/周衍默

简介:家在黄岛·泊里文学社成员,青岛作家协会会员,黄岛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自1995年以来先后发表散文随笔200余篇,作品散见于《农村大众》《联合日报》《北方文学》《青海湖》《青岛日报》《青岛早报》等报刊,2014年荣获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题征文大赛一等奖。


诵读/宋岩

简介: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以声音演驿美好,借您一盏茶的时间,还您超值的精彩。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责编:王礼明

排版:姜蕴青

校稿:王礼明

音频:宋   岩

复审:静   秋

发布:王礼明

“家在黄岛”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解密舌尖#干子烧肉
#美食# #家常菜# #猪头肉焖子#
二月二买个猪头,做特色美食压猪头肉,切片蘸汁,过节就想这一口
山西太谷的舌尖美食
细说高密烧肉:色好,味正,肉香!更重要的是不使用添加剂
四川汉源美食:农家猪蹄,用猪头肉、猪舌头等拼出美味冷盘名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