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惜钱莫教子”,父母在这三方面越舍得,孩子人生越与众不同

国人向来有“望子成龙”的说法,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有出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父母为了培养孩子都会不惜血本,不管是各种培训和辅导,还是择校、购买学区房,只要有利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都会拼尽全力地付出。然而,在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的同时,有的父母却相对的忽略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让孩子失去了飞翔的翅膀。

楠楠一想起孩子的教育就很失落。前些年,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她和老公四处托关系让孩子进了本市最好的幼儿园。后来又起早贪黑地挣钱,购买了一套学区房,让孩子上了最好的中学。虽然孩子的成绩很好,后来顺利的考上名牌大学,楠楠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孩子自理能力很差,不仅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不会洗衣服,还与同学处不好关系,甚至成绩也有所下降。这让楠楠不得不放弃工作提前退休,到孩子就读的学校附近租房,成了一个专职“陪读妈妈”。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溺爱孩子,让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成了“长不大的孩子”。

那么,聪明的父母会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呢?

1、舍得时间

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为了让自己和家庭过得好,同时也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每个人都需要赚钱。但有的人认为,要赚钱就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往往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赚钱而很少陪伴孩子。其实,陪伴不等于陪着,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陪伴是高质量的陪着孩子,例如与孩子一起学习和看书,或者一起玩耍,这些陪伴都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

而有的父母虽然陪着孩子,但与孩子没有交流,只顾自己看手机或者看电视,这并不是称之为高质量的陪伴。这样做不仅耽误时间,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事后无论花多少的时间,也不能弥补对孩子造成的损失。所以,父母要舍得花时间,多陪伴孩子读书学习,见证他成长的过程。即使陪伴的时间不多,也要讲究质量,让孩子在陪伴中学会成长。

2、舍得让孩子劳动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也有的出于对孩子的溺爱,从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比如不让他们洗衣、做饭等。这就会导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成为所谓的“巨婴”。

这些“巨婴”一旦离开父母的身边,就会极不适应,人生旅途会变得困难重重。因此,父母要舍得让孩子从小学会劳动,让他们从扫地、洗碗和收拾自己的书桌等小事做起,经过不断的锻炼,最后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充分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后走向社会才能迅速地适应。

3、舍得放手

生活中,有的父母由于担心孩子吃苦,或者担心他们过得不好,宁愿自己辛苦也喜欢为孩子事事包办,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其实,担心孩子无可厚非,但父母总有离开的一天,不能一辈子照顾孩子。如果孩子不能早日自立,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会从根本上害苦孩子。所以,父母要舍得放手,让孩子亲身去经历和感受遇到的事情,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才有办法去应对各种问题,积累到丰富的经验,进入社会后才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不能解决。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男孩会变得愚钝,女孩会变得粗鲁。一个人将来是否有出息,在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已能看出端倪。因此,聪明的父母会用“三个舍得”托起孩子奋飞的翅膀,让孩子将来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理能力?
每日分享:生活教育。孙云晓老师说:“中国今天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反教育倾向。孩子的教育首先是生活教育,这也是父母最擅长的,要培养孩子的情感,教会孩子怎样和他人交流,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等。但如今很多父
把生活还给孩子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假期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和平相处?这十条建议,收好
怎样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