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模式的建构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而且能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如今,如何检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对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进行评估,在借鉴国外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模式的基础上,从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主体等三方面对大学生涯规划多元评估模式的建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论文;评估模式;建构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生涯规划教育引入高校后的产物。作为一个舶来品,目前国内高校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然而,如何对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评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外生涯规划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研究、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估反馈、法律保障、社会援助等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借鉴国外生涯规划教育评估的成功经验,对于开展我国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涵义界定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生涯”“生涯规划”等基础上的,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概念有不同的见解。美国心理学教授舒伯(super)1976年对于生涯的定义是目前生涯学者普遍采用的。他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与历程,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与生活的角色,由此表露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一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儿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配偶、父母、退休者等项。”按照扮演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学生生涯、职业生涯、退休生涯等。周祥龙在《大学生涯规划》一书中指出:“大学生涯规划就是主要针对大学这一特殊时间段,根据学校教学的客观现实和自己的实际条件以及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的认识,思考自己大学生活如何度过,制定出个人四年之中在学习、思想、择业、就业等方面知识、素质、能力等培养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通过逐步实施、考核、反馈、调整等行动方略,顺利、充实地度过大学四年并实现最终职业目标,为人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笔者认为,“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大学生涯发展过程为着眼点,引导大学生探究个人自我价值,挖掘个人潜能,在大学生涯规划辅导者或生涯咨询专家的帮助下,明确大学生涯发展方向,通过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成长,能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二、国内外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模式的理论借鉴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行为,其评估模式的构建首先应符合教育评估模式。所谓教育评估模式(Educational Evaluation Models),是指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由评价结构、功能、过程和方法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种教育评估范式,它是教育评估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总体概况,是教育评估类型的总构思。近代国外著名的教育评价模式有:泰勒的行为目标达成模式、斯塔弗尔的CIPP模式、斯克里芬的目标游离模式、斯塔克的应答模式等。根据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国外斯塔弗尔的CIPP模式和国内发展性评估模式对我国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中,CIPP模式是由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提出。他认为评估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过程评价,用来指导方案的实施和调整修改;二是成果评价,用目标达到的程度来评价效果。CIPP模式既符合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注重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特点,又和大学生涯规划动态调整的特征相吻合。

  发展性评估模式认为,评估是一个协助评估主体总结工作绩效,分析优缺点。采取改正措施,扬长避短,更高、更有效地实现目标的系统、持续性的过程,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突出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模式。它强调评估标准的多样化,评估不仅仅局限于对衡量教育活动及其结果是否达到某个标准,而要衡量教育活动是否有利于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需求。这与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相吻合。

  三、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多元评估模式的建构

  根据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和本质要求,借鉴国外教育评估的先进理论,在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模式中可采用斯塔弗尔的CIPP模式和发展性教育评估模式相结合的多元评估模式,不仅注重对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评估,而且注重对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评估,同时又不固于单一的评价标准,而是以满足大学生个体多元化需求为前提,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

  1 评估原则

  坚持内适评估与外适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即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要坚持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内适)和满足社会需求(外适)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最基本的原则。

  坚持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估是以实现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目标为依据,定量则是反映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如对大学生涯规划目标中的专业素质评估上侧重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对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等非专业素质可侧重采用定性评价方式。

  坚持过程评估与目标评估相结合的原则。恩格斯曾经说过:“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实现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逐步实现素质提升的过程,该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因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既要注重过程评估,也要注重目标评估。

  坚持宏观评估与微观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过程是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科学分析这一过程,就要把握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宏观评估着眼于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宏观背景、社会形势,立足于高校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这一整体;微观评估则主要针对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做出价值和绩效评判,包括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过程的评估。

  2 评估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由于大学生涯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借鉴发展性评估理论及《纲要》要求,在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方法的选择上既要符合教育评估,也要符合大学生涯规划的特点;既要注重考虑评估对象的发展性变化,也要以面向未来、以评估对象的持续改进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具体可采取校内外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校内评估可采取上级部门评估下级部门、学生的自我评估、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互评机制、专业辅导老师评价等;校外的评估可分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习生的评估以及家庭的评估等两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大学生个体自省、面谈、问卷、投射测验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实现。

  3 评估主体

  多元化的评估模式需要有多元化的评估标准来配套,而多元化的评估标准主要体现在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在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评估中,不仅要有大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估、领导与督导评估、社会评估,还要引入元评估,从多元化的视角对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做出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加公正化、科学化。此外,评估指标的制定要能涵盖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所有环节和主要内容,要随着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调整而调整,既突出重点,又能连接过程。高校要给每位新生从一进校就建立个性化的成长档案,记录大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实施情况,记录他们在大学期间不同阶段接受的教育,制定的目标以及目标的实现情况等,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与反馈。

  总之,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培养大学生规划生涯的能力,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同样,与之相对应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多元评估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既涉及到高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也涉及到社会及家庭的积极配合,它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不断的评估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从而进一步完善多元评估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书 大学学业生涯规划范文 | 征文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高中阶段需要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你好”生涯规划教育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一大学毕业生的反思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