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十岁女人感悟

六十岁女人感悟

我是一个女人,但是真正体会和回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时,却是在花甲之年.这一生我走过不同身份的女人路,回头想想,每一段路我走得都是那么坎坷崎岖,没有一处是平平坦坦,顺顺利利,圆圆满满。.

女儿

我各方面发育都比较晚,七八岁之前的事一点影踪也没有.但听妈妈说,我很听话,即使哭得泣不成声,只要父母说别哭了,就会戛然而止.可是在我记忆中,却有一件很不听话的事常常使我愧疚.大概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因什么事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我的表现是一幅宁死不屈的神态.与母亲对着干,故意气母亲,更可气的是嘴里嘟囔着“气死你”,虽声音不大,却如尖刀一样刺向母亲的心.每当我想到此,酸涩之感就涌上心头,泪眼模糊.这绝不是虚构,也不是夸张,在我的记忆中,仅此一次。.

十八岁我参加工作了,有些懂得事理了.做了两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一件是每月的工资,除了自己日常必要的花销,其余全部交给母亲.而且是尽量多交,自己没有一点私房钱.心里总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另一件事是我参加工作后,每年秋天都要利用假日为家里割一车烧火柴.我一米五四的个头,体重不足九十斤,可以说是瘦小.我要用一个多月的假日,外加早晚,才能割上这四百捆的烧火柴呀.可不是狗脖子粗的一捆呀,那是要货真价实的一大马车呢.一直坚持到我调离那个连队.

转眼到了七二年,我已是二十三岁的大姑娘了,但我对情感方面反应迟钝.有人与我谈及个人问题,我说父母说了算;再明确一些问,你的前途问题,我回答连队领导说了算.直到逼得人家直言不讳,我才恍然大悟.你说可笑吗?我真不是装傻.就在这年的年底,连队传出谁家要取我做儿媳妇,我还一点也不知道.可是后来的事情发展却因为父母的误会,我一赌气就定下这门婚事.当然对他也无反感.当时不但我们全家不同意,就连我所在的连队和我家所在的连队的人都不同意.我可是冒天下大不为.最终这门婚姻只维持了十六年就解体了.我可品尝到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滋味.成家后,我自感觉是个孝女,丈夫是个爱面子的人,每次回娘家,礼物要多,要好,总想让父母高兴.到了娘家我是马不停蹄,洗洗涮涮,做饭洗碗,里里外外,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十多岁了,春天跟我一起到姥姥家挖菜地,秋天到姥姥家我劈木头,他马堆,一直干到要坐车回家了.母亲每次都站在门口的台阶上,目送我们母-子.

在我三十六岁的时候,我家调到母亲跟前,可我又做了一件让我终生遗憾的事.古人云三十而立,可我都三十六了,怎么那么不懂事呀.母亲病了,血压高,不能动,一动就天旋地转,呕吐.我知道后,却对母亲说,等学生考完试,我带你去看病.当时我的心是怎么长的,是红的吗?我想一定是黑透了的.有病能等吗?工作比生命重要吗?这算是忠孝两全吗?不是吧,肯定不是.如果那样真可谓是厚颜无耻.我倒是说到做到,真的学生考完试才带母亲看病.到医院一查,高压二百四,医生吓坏了,忙说住院.我母亲却说好多了,能起身做饭了.想想我的做法多么可恶,多么可恨,又是多么可怕,真是狼心狗肺的女儿.母亲从没向我说过她当时的心情,我想她一定是伤心极了.还有一件事是我无意伤害了母亲.八七年底我调离了母亲,抽空回家,母亲向我倾诉对父亲的不满.我不理解这是母亲对我的信赖,是她情感宣泄的寄托.就说:"管不了就不管吧.你说不生气吗?别说了."虽然是心平气和的劝她,可她的满腔希望,却被我给熄灭了.从此母亲几乎是一言不发.后来我从邻居那里知道了原因.母亲逐渐痴呆了,我能不后悔吗?我能对得起生养我的母亲吗?人们常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我做到了什么呢?次次都是致命的伤害,真可以说是天理难容。虽然是孝事我也做了,但伤害远大于孝。对不起母亲的愧疚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所以我劝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己的父母,无论什么话都要好好说,为父母做点事是应该的。父母已经把你们养大成人,他们该做的都已经做完,该尽的义务已经尽完。现在应该是你们回报的时候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我的孩子这样对我,我会是何种感觉。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悔之晚矣。

妻子

二十六岁我结婚了,按说年龄也不小了,可是有许多事情我是不懂的。三天回娘家时,我哭了,后悔结婚就是这种生活。从娘家返回的路上因礼物问题矛盾产生了,由此拉开了婚后战争的序幕。我虽比丈夫大,但我从不让着他。每次吵架,我伶牙俐齿,噼里啪啦,说得丈夫只有听的份,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他就动手打我。这样一来,我特别恨他,哪句话狠就说哪句。一还一报,战争逐步升级。十月份结婚,到了春节,仅仅三四个月的时间,嘴巴子,酒瓶子都派上用场了,而且他被我回敬个片刻昏厥。要说过日子我不是个次手,里里外外,洗洗涮涮,缝连补绽,我拿得起放得下。丈夫和孩子我从没有让他们穿着脏衣服出门,换下的衣服从不过夜。开线掉扣的现象更不可能存在.无论是么时候都板板正正,利利索索.冬天我贪黑把孩子的棉裤拆洗,放在火墙上,第二天早上起早再做上,让孩子穿上软软乎乎,干干净净的棉衣.过日子我省吃俭用,拆大改小,生活过的井井有条.我是跟公婆一起过的,丈夫是婆婆家抱养的,所以非常娇惯,当然就非常任性,脾气暴躁.我是母亲二十五岁时的长女,母亲又十分喜欢女儿,所以我的性格也是倔强刚烈.当初母亲不同意此门婚事的原因就是,一个槽子难拴俩驴.母亲的担心一点也没错。我俩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我不温柔,他缺少对我的关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针锋相对,我要说出个理来,他要打服我,所以一点小事也会吵个天翻地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男人是小孩子,是需要哄的.那时我哪里知道,有时候丈夫说,你比我大让着我点,我却说谈对象时你没说.男人喜欢温柔,我缺少的就是这一点.从不会耍个娇,说个软话,总是硬邦邦,倔得很.我当时想,家里我拿得起,外边我工作叫得响,年年都是先进,差啥,所以我从不向丈夫低头.因为我的倔脾气,没少挨打.从家里打到田间地头,打到教室课堂.工具也在变化,抡巴掌,苕帚疙瘩,板凳铁锹.三天不打,五天早早.我总是宁折不弯.我总想找个说理的地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谁会给你掰持个明白.现在我才知道家不是说理的地方.道理明白,实践难。相夫教子是妻子的责任和义务,我没有做好,一样也没有做好。家应该是避风的港湾,我却在家掀起波澜;家应该是温暖的襁褓,我却把家变成了寸理必争的战鏖。就这样打打闹闹十六年,他寻到了新的另一半,他走了.我虽有女人的容颜,却没有女人的温柔;我虽有女人的善良,却没有女人的妩媚;我虽有女人的贤惠,却没有女人的娇嗔.夫妻的婚姻生活,不仅仅是生理的需要,生活的关照,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呵护,心灵的沟通.夫妻不需要刚烈,夫妻不需要坚强,夫妻不需要明明白白.古人早就告诫我们:难得糊涂。其实有许多事情和道理我很明白,在外边我可以容忍和迁就,可是在家我就做不到这一点,是不是有点傻呀。好像不是一般的傻,分不清里外拐了,分不清远近和轻重了。我白披一次女人衣,枉做一回他人妻.倔强的性格毁了这个家,葬送了我的婚姻,难道还不够深刻吗?还不够惨痛吗?还不能吸取教训吗?我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换一句难听的话,那就是狗改不了吃屎。我很爱学习。书本、报纸、电视,学了就要用。可是缺少女人味怎么就学不会呢?一次学不会,一年学不会,都快一生了还学不会,我真的有些灰心了,真的要把这个缺点带到棺材里去吗?就这样做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遗臭万年吗?

女人哪,做不到完完全全的完美,也要尽量完美,不要因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失误,毁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得不偿失呀。

妈妈

二十七岁,儿子出生了.生产的痛苦刻骨铭心,当妈妈的幸福冲淡了痛苦.我是一个无私型的女人,奶水多而且胖孩子.月子里吃得并不好,一是当时的生活条件有限,二是婆婆也不懂科学的营养.传统的月子生活:一碗小米粥,一盆煮鸡蛋,外加红糖水.吃鸡蛋多就是好.买了一付猪蹄子,一点盐也不放,滑溜溜,油腻腻,无法下咽,丈夫却捡了大便宜.一星期后我就吃不动鸡蛋了,饭量也逐渐减少.半月后,因便秘丈夫为我出去拿药,却在外边玩上扑克.我在家等不及了,就自己出去了.丈夫却觉得丢脸了,给他上眼药了,回家后就训斥我,我哪能服气,你一言,我一语,他把我打了.后半个月因小事打我三次.生气上火,吃不下饭,满月时奶水勉强够孩子吃的.满月了可以换口味了,平时我一天只吃三碗小米粥,可这回我一顿就吃了三碗面条,那可是三二大碗哪。好像还没吃饱,邻居大娘不让吃了,说明天我还给你做.不客气,第二天一顿又吃了三碗。回娘家了饭菜可口,又能活动,而且每晚上我妈还为我做一碗肉丝面,连汤带水,几天奶水就恢复正常了.我好伺候,孩子也好养活,孩子四五岁了,中间只生过两次病.丈夫二十四岁就当爸爸,可能孩子气还没褪净,孩子病他不管,孩子哭他嫌烦.吃东西想不到孩子,日常里,都是别人想着他,当然就不会对我有更多的关怀和体贴了。从孩子满月开始,我早上必须起来做饭,孩子的事丈夫是一手不伸.一家人的衣服还要我洗,婆婆帮我看孩子,尿布我洗,上班不能晚,可见那时我是有多忙啊.有多辛苦.我是个要强的人,只好早起晚睡,手脚一起忙。做妈妈期间,孩子的生活我是尽心尽力的。无论我和丈夫吵架生气,从不把孩子扔下。但对不起孩子的是,精神上没有给孩子一个安稳的家,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要一听见我和丈夫说话声音大了,马上往外跑,叫人来怕我被打。现在想一想,多么残忍的现象。孩子的心灵受到了多大的摧残。孩子要上学了,谁不想挑个老师呢?我在学校工作,校长不好意思说我,只好找我的丈夫,为了避免和他吵架,此事我放弃了,却毁了孩子。因当时是一个要考大学的女孩子代课,她只顾自己复习功课,孩子会不会他不管,不写作业也不管。我每天瞎忙,等我发现问题时,恶习已养成了。我是又气又急又恨又没办法。工作一年又一年,学生一批又一批,可孩子只有一个,这个帐我没有算明白,是我一生的失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永远歉疚孩子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痛苦的。小的时候他不会说,不敢说,大了他不能说,因为他知道说了也没用。以至于他大了,在日记中写道:我想有个家,又怕成个家。这就是我造的孽。我不知道原另一半的他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否有些后悔和遗憾。

婆婆

儿子结婚了,我晋级了,职称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婆婆。我的婆媳关系就没有处理好,那是个旧式的婆婆,我是有体会的.我有文化,我又喜欢女儿,我一定要处理好婆媳关系。这是我的初衷,能否做到呢。陌生的两个人要融洽,理解,谈何容易。不是一时一事,要长时间的,要多方位的。融洽,就需要理解,接受,消化,吸收。理论要落实到实践中,那是要有一段过程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飞跃的提高。要处处时时事事都做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能吃,就是吃得下,酸甜苦辣都得咽;要能装,就是装得进,大事小情都得容。既要装聋又要装哑,还要装傻,让事实说话,充分证明日久见人心这一点。同样一件事情,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或理解,就会有不同的动机和结果。同样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态度和语言来表达,也会产生不同的动机和结果,这是双方的。如果都往好的方面选择,事情就会皆大欢喜;如果有一方想好的,一方想坏的,越想越别扭;如果两方都想坏的,就会鸡飞狗叫。那可不是有缘的一家人了,而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了。要善良,宽容。我有善良,却缺少宽容;我有良好的动机,却缺少技巧和方法。所以经常是,只有良好的开端,却没有好的结果,动机效果不统一。我不想挑剔媳妇,我不想教训媳妇,我更不想刁难媳妇,也不想树立婆婆的威信,更不想争个你高我低。我坦诚相处,我投其所好,我有求必应,我活着哄人笑,可是不一定别人都会理解,接受。一事不随心意就会前功尽弃,一点没有如愿以偿就会怨恨剧增。老人们常说一句话,给你情分,不给你是本分,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就是这个道理。我不是唱高调,我不是心疼儿子,我常换位思考。我自我感觉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可是并没有被人理解。我只是为了这个家的安危,提前着想而已,为儿子婚姻的前景担心罢了。可能会被别人说是美其名曰,那我也认了.其实我不需要自圆其说,也无需强词夺理,事实胜于雄辩吧,我现在不想辩解。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就不难理解,我不跟你们过,只是这段时间看孩子,才在一起的时间长一些,我将来也不想求你们太多,麻烦你们,难为你们,必要的时候,看看我,帮帮我,就行了。如果这也不行,我也不强求,会有办法解决的。你想是这种情况,你们过得好坏我完全可以不管吧,谁的缺点谁自己带着,出现问题与我无关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现在当个和事老,只等着看笑话,好吗?我已有了前车之鉴,因小失大是不合算的,但是许多事情都是由小事情发展的,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不是我小题大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谁都懂,不是吗?来去无声,视而不见,目空一切,理在何处?功在何处?你将来怎么做人?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你能否做到我这样呢?你的儿孙也这样对你,你做何想法呢?我认为我的家毁于我的倔强刚烈,但从他的话语中却没有说出这一点。他挑我交际狭窄,不能办事;他挑我不会生活,脏衣服不会一起洗;他挑我给他买的衣物不时尚,短裤稍松大。这三点有一样是原则的问题吗?当他有了新目标的时候,不是缺点也成了缺点,鸡蛋里头挑骨头,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有许多事情是不需要亲自尝试的,别人的教训就是你的经验,不可能事事都需要体验,那样会走许多弯路,有时会碰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有时会酿成终生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我想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还是少数吧。

奶奶

奶奶是什么?我的体会奶奶是老奴隶,奶奶是老贱种。为了生存的工作都已退休,这说明你已到了养老的阶段了。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种机能都已到了该保养的时候。国家都让你休息了,可家里却要操劳更繁重的家务。当了奶奶,却当上了小媳妇,每天要干比上班还要累的活。谁知道你的辛苦,谁了解你的劳累,有谁体会到你的付出。在年轻人的眼里,你是应该的,没什么,很正常,理所当然。难道只有到了你们当了爷爷奶奶时才会明白吗?我所接触的人都说看孩子不是个好活,很累。我听到你们说累,是说自己累,并没有说过我一天到晚的累呀。我发烧没人替,浑身疼,没人问,没人管,跟他爷爷商量帮帮忙,却遭到训斥,我心里能平衡吗?我不骂他,我供着他呀。我头昏昏沉沉还要陪着孩子玩,得到儿子的回答是,你多活动活动就好了。他可能是在开玩笑,我却感到很气人。主人变成了客人,活的甩手掌柜地,一推六二五。横草不拿,树草不捏,啥心不操,推一下,动一下,倒来个省心。你为他着想,他也为自己着想,没人为你着想,纯粹的老贱种。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宝的价值是什么?宝在他的贡献吗?宝在她的付出吗?宝在何处?不需要把他供起来,但也不能把他只当做一个无价的劳动力吧?除此之外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一个讨厌的人,一个碍事的人。现在的孩子,不可理喻,这么点就掐人,咬人,打人,用脚踩人。过河拆桥,拉完磨杀驴吃的主。怎么是这样的呢?这是什么基因呢?又从何而来呢?难道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的吗?人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残忍,越来越无理,越来越没有规矩,只要存在,就是合理吗?

一个女人应该经历的不同角色,我都扮演过。但做得怎么样,我自评价是每个阶段都不称职的。做女儿有遗憾,做妻子有悔恨,做妈妈有愧疚,做婆婆有欠缺,做奶奶有不足。每个时期有他的不同职责和义务,这是必须应尽的。虽说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但中国人讲究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不能用“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来原谅自己,不能完美,但也要有闪光点,也要有光辉的瞬间。我所感悟的是不包括工作的,只是在家族,在做女人方面。一个失败的女人,有所觉醒,但她还是有时阴有时晴,就像三伏天的脸,说变就变。我由衷的希望这是个转变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要太长,尽量阴晴变化不要太大,让人有个适应过程。不要让人不是感冒就是发烧,不吃药打针就无法健康。人能战胜一切困难,怎么就战胜不了自己呢?这话好像说不过去,谁也不会相信。是认识问题,还是态度问题,可能是决心问题吧。做女儿我已是无法补偿了,做妻子我也是悔之晚矣,做妈妈还有机会,做婆婆我会尽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多理解多宽容吧,做奶奶多一些耐心和循循善诱,对儿子的愧疚再此补偿吧。

有人说女人是本书,内容是否精彩,是否愧乏,是否幸福,是否悲哀,作者不是别人,是自己。一段段,一篇篇,都是自己的生活写照。年轻时候能读出一份美丽和温柔;中年时候能读出一份坚毅和成熟;老年时候能读出一份理解和呵护。著一部内容丰富,情节精彩,结局圆满的人生大书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沟通
小说| 那封建的时代啊
“儿媳,既然决定离婚,那就净身出户”“该走的是你,这是我家”
“我妈不就说了你两句吗?赶紧回来做饭”“你那个家我回不去了”
女人到了中年,不管心里有多苦,这3件事都别轻易说出口!
小村人物志(三)——玲秀(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