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雨墨香:征文展示】张云玲作品 | 去凤凰古城

西散原创主编手册——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21“我心中的凤凰”大型征文展示(095)


想念一座城和一个人有关,想念城里这个人和他的文字有关,想念文字里描述的城里美景还是和这个人分不开。这个人就是近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

能有幸随先生的文字和他一起游览他家乡凤凰古城的美景,见到他笔下熟悉的小木船、吊脚楼、石板路、大码头、众乡亲,听他们说话,看他们做事,并和翠翠、爷爷、天保、摊送、大大、柏子等人一起坐在小木船上,套用《边城》里爷爷的话当然是好的,妙的。说不定经过这一趟神奇的凤凰游,会沾上大师的灵气,给我这个文学迷带来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

生于20世纪初的从文先生自小是在船上看着河水长大的,是家乡的沱江水滋养了他。他在船上常常一坐就是十天半月甚至更长,他的文章里离不开船,离不开水,离不开划船的人。一个自小看着河水长大的人,想他浑身上下早被河水浸润,有着水的灵秀,水的包容,水的大度,再加上他家乡边地风情人物的熏染,使得他整个人像家乡沱江里的一块精美的宝石,不但通体透明,栩栩生辉,且会唱歌、能写字,会讲故事。

从文先生热爱故乡的河流,他在文章在信中不止一遍地说:“感谢家乡的水,是家乡的河流教育了他养育了他。望着汤汤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彻悟了一点人生,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上,新得到了一点智慧。的的确确,这河水过去给我的是“知识”,如今给我的却是“智慧”。三三,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一条河对于一个人太有用处了……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

从文先生不但爱故乡的河,他也爱生活在条河上的穷苦人,他对他们的爱常常到了心疼的程度。小小的他作为船上的乘客,看到行船人一会过险滩,一会过暗礁,还要不时和恶劣天气搏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就为他们提着一条心,他边害怕还边在在心里一分一厘给他们打着算盘,计算出他们一天有的收入。掌舵的8分钱一天,拦头的一角三分钱一天,小伙计一分二厘一天,他们一天只挣乘客这点钱,却全心全意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像他们这样在船上挣钱的人在沱江里有十万之多,且有的人干这一行,一干就是一辈子。可就是这些渺小的人,在从文眼里,他却说这些人比世界上任何哲人,也似乎还更知道的多一点。

从文先生爱故乡的水爱故乡的人且爱故乡的一草一木。他说在故乡夏天去桃源坐桃源小筏子能看到两千年前的屈原在《楚辞》中写到的“沅有芷兮澧有兰。”诗中的芷兰、香草,就是这白燕溪里的芷草香花。坐在小船上,随处可见,触手可及。那些蔓延到悬崖罅隙间一长串花朵,风致楚楚,香味淡远,用手采来,顷刻就是一束。许就是因为这里的芷兰、香草,伟大的屈原才能写出《楚辞》中那留芳百世旷美的诗篇。“目睹山川秀美,“爱”与“不忍”会使人不敢堕落,不能堕落。因此,一个深心的旅行者,不妨放下坐车的便利,由沅陵乘小船沿沅水上行,用两天到达长溪。所费时间虽多一点,耳目所得也必然多一点。”爱屋及乌,对了,我若有幸能来凤凰古城一定照先生说的做,从容不迫,一点一滴慢慢用心把它看个够,甚至干脆住下,不辞长做凤凰人。

作为一个在凤凰古城看着沱江水长大,有着精美宝石般柔顺多情的男子,他的爱情也与众不同,从他在中国公学大学上课,第一眼见到她那天起,他就爱上了这个叫张兆和的女子。可他们的家庭出身的确悬殊太大,一个乡村小伙,一个大家闺秀,但他为了爱,没有气馁而是不顾一切,四年给她写了一千多封情书,说了:“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样无数多的痴情话,才最终打动了兆和,两人走到了一起。

结了婚离开家,坐在小船上从文先生还不忘给兆和天天写信,连他自己都想不到,“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到,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不能做。”这是一个多么多情痴情热情的男子呀!

如今,从文先生离开我们已经33个年头了,但读着先生这样的一些多情的生动的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文字,仿佛觉得先生还在,根本就没走远,你看,儒雅多情从不像命运低头的他不就正坐在归家的小木船上低头在给三三(妻子张兆和)写信吗?走一路写一路,变天了,要下雪了,呼呼的北风吹着,身上有点饥寒,手冻得木起来,他搓搓手继续写,他有多少话要说呀!他说在岸上都是一吃完饭人就困,想躺着,在水上船里人就不一样,一吃完饭就想说话、想唱歌、想写字,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遵循戴水獭皮帽子朋友的格言,不问船哪天到家,上了船就那样一天又一天写呀写,他把他想说的话毫无保留地说给了三三。呀!你要是同我一起来这船上看这吊脚楼多好,想你一定喜欢的。三三,春天来这里房前屋后开满桃花,现在是冬天依然一片翠绿的景象,三三,年轻的从文饱含激情地叫着,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爱这个叫三三的女人呀!他不但爱且把他整个人包括他的灵魂都交给了三三。他一路走一路写还一路带,把家乡的腊肉、腊肠、茶叶甚至酱油也要带给她还嫌不够。他一路写一路思考,他对三三说:“我想印一个选集了,因为说句公道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先生说得是心里话,他是一个能认识自我的人,他说“一切花草都能从阳光下得到生机,各归自于阳春烟景中芳菲一时,我的生命上的花朵,也待发展,待开放,必然有惊人美丽的芬芳。”他还说:“别人用脚走路,我用的是脑子。”所以用脑子走路的先生相信自己一定也有惊人美丽芬芳的,他说书出来至少有10万读者,结果证明比他说的只多不少。

先生一直想用文字把他所见所闻全都写出来,但他在信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这类令他难过的事。三三:我这时真有点难过,因为我已弄明白了在自然安排下我的蠢处。人类的语言太贫乏了……我不原谅我的笨处,在先一时我以为人类是个万能的东西,看到的一切,并官能感到的一切,总有办法用点什么东西保留下来,我且有这种自信,我的笔是可以作到这些事情的。现在我方明白我的力量差得远。在别人看来,我必可得到“更成功”的諛语,但在我自己,却成为一个永远不能用骄傲心情来作自己工作的补剂那么一个人了。我明白我的能力,比自然如何渺小,我低首了。”从这些文字可见大文豪从文先生为人、为文的赤诚、率真、大胆、宽厚、谦逊、谦卑。许就是靠着这些优秀的品德,才使得只有小学文化的先生,能够走出凤凰,成就一番大事业。

先生14岁投身行伍,5年后只身离家闯荡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22岁拿起笔开始了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和对湘西凤凰家乡的热爱, 32岁出版小说《边城》。《边城》中翠翠的爱情故事打动无数人。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这是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随着《边城》创作的成功,他的创作进入了高峰。

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令读者喜爱的作品,如《长河》《湘行散记》《从文自传》《雪晴》《月下小景》《龙珠》等,从而也奠定了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他晚年创作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一页空白。他不仅是作家、还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先生曾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文章被译成日、美、英、等4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日、韩、英国1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程。先生从凤凰走向世界文坛,为家乡为民族争得了荣誉。

先生出生1902年,于1988 年辞世,终年86岁。先生说:“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他念念不忘要回到故乡去。苍天眷顾,在外飘泊一生,经历各种坎坷,终年86岁的他,现在终于和爱人兆和一起长眠在家乡凤凰山下沱江边的听涛山上。日夜听涛声不断。我想,那涛声,定是热爱他的乡亲及热爱他的读者,日夜诵读他的作品发出的声音吧?愿这声音伴随先生长眠,直到永远!永远!


作者简介:张云玲,祖籍安徽宿州市。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创作班学员。1993年开始文学创作,曾获鲁迅文学院散文、小说创作竞赛二三等奖,著有散文集《雨中行》《瘦荷》等。

西散原创主编:梅雨墨

微信:1805544718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5岁大爷:与小18岁女人再婚20年,养大她的儿子帮她儿子买房结婚,晚年却被她要求离婚
退休回娘家过年,哥嫂乘机去侄子家带娃,我带母亲回家养老她哭了
老狐狸教给你的60条处世宝典
政府信息公开百问百答(精选)
《道德经》里最厉害的八种思维,道尽人生智慧
新刊推荐|一口气读懂中国玉文化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