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徐柏文作品 | 挖河与看戏

那年,我不满十八岁,便随村里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们,去深挖与临清市倚临的大运河。

1972年的深秋,冷风瑟瑟,凉意袭侵。公路两旁的树叶已泛黄,不时有叶片旋转飘零下来,洒在前行的路上,阳光照来,一片金黄。路上的我们,拉着排子车,弯腰躬背,一路奔波,一路汗水。黄昏时,来到了临西县与临清市交界的大运河先锋桥北不远处河畔安营扎寨,住的是半阴半阳“干打垒”式简陋的工棚。劳累之后,有个挡风遮雨歇息的地方,总比露天露营强多了。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干的是人间最苦累的活,人生于艰难竭蹶之中,怎会有其它非份之想。

挖河的日子,干活,吃饭,睡觉。人们每天像机器一样循环运转着,除此之外,别无所为。那时,或许是生活环境过于恶劣,劳动过于苦累,感觉人们的精神是麻木的,面容是憔悴的。

那时,我在这伙人中,年龄最小,文化最高。高中刚毕业,便来到挖河的工地上,苦读着走向社会的第一课,书写着人生的第一篇章,它虽苦涩,但从中渗透着的一丝新鲜,一抹新奇,着实令初入社会的我懵懂向往,并迅速完成了我由一名学生向一名河工的转变。干活时,感觉很累,很吃力,但坚持勇敢面对,从不退缩,从不悔恨。青春裹挟着美好年华的时光里,怀揣着对未来无彩斑斓的梦想与憧憬,人生中便充满了朝气,奋发向上的动力和在苦闷中追寻着生活的乐趣。

挖河的工地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腾挪,辛苦劳作着。背向皇天,汗滴黄土。我边低头拉车,边听着工地高高的大木杆上喇叭播放的样板戏,那激昂的声音悦耳、动听,掩盖了东方红拖拉机碾压坝堤的轰鸣。或许是因为对京剧的特殊爱好,才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听得入迷,津津有味,苦中寻乐。那沉重蹒跚的步子,瞬间,似乎轻松了些许。精神上的愉悦,缓解了劳累与疲惫。

工程完成过半,公社带队的负责人宣布放假一天。难得休息,河友欣喜。上午睡觉歇息。午后,便三三两两的离开工棚,自由活动去了。

我和我村的几人,约定去运河东岸的临清市去看看,去转转。于是,过了先锋桥,便去爬临清塔,逛临清市区。从小生长在农村,未曾见过什么世面,初到市里,满眼繁华,目光所至,皆为新奇,东瞧西望,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里,与落后的农村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于是,便尾随着街上的人流,逛了百货去公园,连大街小巷也留下我们的足迹,顿觉浑浑然,好像对岸河畔沉重的排子车、简陋的工棚与自己无缘了。俨然把自己等同于穿着时尚的城市人,竞忘却了自己挖河民工的身份……不知谁提议,居然还去了澡堂子,洗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热水澡,雾气袅绕中,我隐约看到河友肩膀和脊背上拉车时被绳索勒的道道红痕,我无法看到自己肩背上是否也如此……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夜幕降临,我们便匆匆回返。当走在一个不太宽的弯道街旁时,忽闻一阵鼓乐琴鸣声,吸引了我,便驻足观望,见街道北侧一礼堂门前凳子上,斜靠着一块广告牌子,在不太明亮的灯光下,我凑前观望,上面用彩笔写着:今晚7点半,临清市京剧团演出现代京剧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那年代,城乡流行演唱现代京剧样板戏。我村也同其他地方一样,成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我在乐队学拉京胡,在不长的日子里,成功排演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两出戏,常被周围村邀请演出,受到群众的欢迎。同时,还准备再排练《红色娘子军》选场。

此时此刻,眼前剧场演出此剧,令我怦然心动。心想,这是市级京剧团演出,想必好看又好听,表演水平一定会比我村宣传队高很多,机会难得,何不一饱眼福,去观赏看看,回去也好为村文艺宣传队排练提出参考建议……遐思中,被剧场里锣鼓声打断,抬眼望去,河友已远去,消失在朦胧夜色里,只剩下我孤身一人。天已渐黑,离群的我,顿时有点慌乱害怕,踌躇间,或许是对京剧的热爱和对城市文化生活的向往,于是,便毅然决然走向剧院售票窗口,狠心花了一角二分钱(那是农村一个劳力一天劳动的工分值)买了戏票,进入了热闹喧嚣的剧场。

剧场内,灯光闪烁,流光溢彩,人声嘈杂,绛红色的幕布低垂着。观众坐在木排椅上,从前到后,由低到高,一排排的整齐有序,在等待着演出开始。不时有小孩子在走道上嘻闹着跑来跑去。我悄悄找到座位号后,刚座下,漂亮的女报幕员在聚光灯照耀下,从幕中间闪亮登场,字正腔圆地报完节目,帷幕便缓缓拉开了,一阵铿锵锣鼓响过,京剧《红色娘子军》就正式开演了。刚才还喧嚣的剧场,立刻就安静下来,人们屏着呼吸,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舞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小庞,洪常青,吴清华,女连长,南霸天等剧中人物相继出场,演绎着剧中的故事。在看戏的同时,因为热爱乐器,我也在关注着舞台一侧乐队的演奏,京胡领奏,二胡、月琴等乐器伴奏,与舞台上演员表演配合得天衣无缝,美妙极了。

京剧《红色娘子军》,是那个年代八大样板戏之一,当时还未拍成电影公演,我只是在收音机中听过,剧中人物吴清华,是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扮演的,其中“永葆这战斗青春”唱段是这出戏的精华与灵魂,杜近芳老师以其精湛深厚的艺术功底,将这一唱段演绎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名曲中的名曲。

舞台上,临清市京剧团扮演吴清华的女演员,也正在倾力表演“永葆这战斗青春”这一大段演唱,其演唱风格艺术很像杜近芳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她唱到“……拿起枪,跟着党,翻身求解放,为的是解救亿万受苦人,只想着,为自己报仇,算什么红色娘子军……”,灯光背景中,蓝天白云,高高的椰子树,潺潺的万泉河,美轮美奂,衬托着演员优美的舞台形象,其表演和婉转深情的唱腔,令台下观众掌声和叫好声不断。舞台一侧高垂的字幕条幅,不断变换显示着演员演唱的戏词,让观众更加明确了演唱的内容。此时,我完全被剧情和演员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了,其完美的表演艺术震撼了我,以致于演出结束,观众开始离席了,我还木然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完全沉浸在剧情中和演员的表演里……

走出剧院,阵阵凉风吹来,我不禁寒抖,凭着来时的记忆,一人在漆黑的深夜里,努力仔细地辨认着回去的路,踉踉跄跄地寻找着我的工棚,我的归宿……

蜿蜒古老的大运河啊,或许未曾记住过去随波翻腾的每粒细沙,但碧绿的河水里,曾流淌过我十七岁时的青春汗水;临清那座陈旧的影剧院啊,或许已不复存在,但曾经从那里飞出的婉转悠扬声音,亦伴随着我的回眸与念想,在那片蔚蓝的天空永远回响……



作者简介:徐柏文,男,退休干部。酷爱散文文学,作品散见于省市县报纸刊物上。人生的路上不只苟且,还有散文与远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样板戏 红色娘子军
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京剧《红色娘子军》,样板戏经典
现代京剧样板戏的灵魂之作-《传奇再现红色娘子军》
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1972年摄制,杜近芳主演
京剧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1972 杜近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