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郭兴华作品 | 远去的乡戏

所谓乡戏,即上个世纪在乡下的娱乐演出。那时,只要乡下来了唱唱的,不论是什么形式的,乡亲们都会奔走相邀“走,听戏去!”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还没通电,人们还是用煤油灯照明,更没有电视机,农村没有什么文化娱乐。要是哪一家买了个话匣子(收音机),大人小孩,都会往他家凑,为的是听话匣子唱戏。只有为数不多的演唱艺人走乡窜庄地说书。这些艺人演唱的形式基本有两种,大鼓或丝弦(即琴书)。

唱大鼓的都是一个人匹马单枪独往独来,在天气不冷的时候,都是在生产队的打麦场上,天冷了,演唱都是在生产队的牛屋里。在牛屋有好处,一来可以点生产队的煤油灯照明,二来。冷了可以用生产队的柴火烤火取暖。开始时说书人右手持鼓条变着花样击鼓,左手持铜质也有用钢质的月牙板檀木简板变着节奏敲击。传说,那简板原有四块,因八仙过海时,船漏了水,曹国舅便拆下一块简板堵漏了,所以唱大鼓的不论走到哪里,过河都不用拿过河船钱。时间差不多了,演唱者停下了敲打,开口说道,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再不开唱,就对不起乡亲父老了。老规矩,开唱前,先做几句诗,诗曰:“天上掉个蓆篓子,最亲不过两口子,白天一个锅里扯勺子,黑来睡觉一个枕头。一个萝卜四两,两个萝卜半斤,三个萝卜十二两,四个萝卜一斤,这也是四句为诗,八句为纲,一十六句为美。我想,那四句为诗,是绝句,八句为纲,一定是律诗。那一十六句美是什么呢?中国的诗没有十六句呀,其实它所谓的诗,不过是引人发笑的顺口溜而已。在开唱之前打个八句子,接下来他开口唱道:“说一个风来风声高,一个四季风萧萧,春有春风摆动柳,夏有熏风热气高。秋有金风树叶落,冬有寒风雪花飘。诸葛亮借来东南风,把曹操战船一火烧。孔夫子周游列国雪迷路,张翼德三声喝断当阳桥。

他唱的所谓正书,也不过就是《回龙传》《秦英征西》《罗通扫北》等。

唱丝弦的和唱大鼓的有所不同,可以单枪匹马一个人唱,也可以两人合作。一个人右手操洋琴伴奏,左手打简板节奏,一个人唱词不用洋琴伴奏,用自制的脚踏类似梆子的东西打板。不论是唱大鼓还是唱丝弦,他们的唱词都不是事先背好的,都是临时随口编制出来的,这可是个本事。即使是七步成诗的曹植恐怕也完不成。他们有一句行话,中不中,唱工声,可是工声韵母的字容易押韵吧。

他们描写人物也都是千篇一律,坏蛋都是公鸡头母鸡尾,走路都是罗圈腿,说话好像生瘟鸡,好汉都是身高八尺,臂大腰圆,眼如铜铃声如洪钟。美女都是千娇百媚女天仙。

唱丝弦的先拉小五板,小八板,再拉大八板,然后开口,拧一拧轴子定准了声,拉起坠琴请请宾朋。常言道,哪部书不经过千人唱,哪部书不经过万人听,千人唱,万人听,都是字同音不同,全凭着,各人的嘴里变巧能,几句闲言道罢,先做几句诗送给在座的乡亲,说的是:“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的根苗”,又道是:无酒毕竟不成席,无色世上稀。无财谁肯早起,无气处处人欺。再说几句歪诗,供大家一笑,说的是饱汉不知饿汉饥,骑驴不知步撵的,最难舍的是黎明的瞌睡半路的妻,最鲜美的是羊肉饺子清炖鸡,最辣的是红皮萝卜紫头蒜,最难斗的是昂头老婆低头汉。接下来他就开唱,唱的不外就是《王天宝下苏州》《薛花子跑寒窑》《打蛮船》等。

在农闲时乡村里,还有一些本地的演唱者,他们找一块空地,演员也没有行头,伴奏也只有一把琵琶,有时加一只笛子或一把二胡。

最热闹的还是乡间唱大戏。所谓大戏,也就是梆子戏,那是本地有头有脸的能人,请外地的剧团来演出,事先把附近农户的四轮太平大车聚集到一块,上面搭上木板成戏台,四周用农家的高粱杆织成的簸子围起来。上边用一块大布遮起来,在靠近后边三分之一处拉上一块布帘,这样戏台就有了前后场的舞台,演员上台也都化妆,穿戏衣。

远近的乡邻们扶老携幼带着板凳赶来听戏。所谓梆子也叫高梆,其实就是豫剧。豫剧可分为豫东、豫西,唱豫东,即梆子要用假嗓子,豫西即今人所说的豫剧,不用假嗓子,而用大本腔,如《朝阳沟》,演员全用大本腔,没有一个用假嗓子的。

舞台伴奏,俗称文武两场,文的即吹、拉、弹,武场即锣、大鼓、边鼓、梆子、镲等。俗话说,一台锣鼓串台戏。乐器以板胡为主,俗称头把弦,配以笙、笛、二胡等,演唱剧目有《包黑子铡陈世美》《樊梨花下山》等。当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两出戏,包公真的把陈世美铡了吗?那人还能活吗?以后谁还敢演陈世美?其实那都是在做戏。包公喊了声:“王朝马汉,把老爷的虎头铡抬上来!”此时,王马二人把“陈世美”放倒,就抬着奔后台而去。还有“樊梨花”一出场,背后插着四面将旗,手持明晃晃的钢刀。一颤一颤的,我想那一刀劈下去,“杨凡”还有命吗?后来才知道那也是做戏而已。当“樊梨花”手起刀落时,“杨凡”突然倒地,接着一个鲤鱼打挺。翻着跟头奔后台而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在农村每家都有电视机,打开电视机,各种文娱节目令人目不暇接,《梨园春》《星光大道》《中国文艺》等非常丰富,应有尽有。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是一般的丰富,而是非常丰富。

旧时的乡戏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并无遗憾,只能当做回忆,忘不了的是乡愁,割舍不了的是乡愁。我们庆幸赶上了好时代,要尽情享受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祝愿我们的国家更美好,更强大。


作者简介:郭兴华,1942年生,濉溪县人,中学高级教师,淮北市作协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时候农村里的说书人 | 王桂田
乡韵·乡魂·丝弦道 第1集 丝弦声声
乡村说书人
京剧曲牌《夜深沉》
乡歌
雪泥鸿爪 | 第二章 初为人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