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徐祯霞作品丨问西湖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一提到西湖,我的脑海中便会闪电般地蹦出一个句子:“西湖山水还依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若论杭州,最先让人想到的便是这西湖。不管到没到过西湖,对于西湖,许多人早已从古诗文中捻熟,大凡能识文断字的人,免不了对西湖滋生出一个梦,一个不到西湖誓不罢休的梦。

而我对西湖最初最深刻的印象,却来自了秦腔折子戏《断桥》,陕西人,素来爱秦腔,母亲便是一个秦腔戏谜,她不仅爱听秦腔,也爱唱秦腔,无事的时候,便会哼一些秦腔段子,而《断桥》便是母亲经常哼唱的秦腔段子之一。母亲记性非常好,虽识字少,但很多戏文的唱词她却能烂熟于胸,这是我一直佩服母亲的地方。

我真正看到的《断桥》是著名秦腔演员马友仙演唱的,那时,我们家刚有电视,母亲在看《断桥》的时候,我正在旁边。马友仙的唱功好,扮相也好,一身白衣白裙白冠,从西湖边的烟柳中飘然而出,悲怆之气声声于耳,西湖在那一刹让人感到了一种天地同悲的苍凉,于是西湖在我的眼里不再是单纯的水光山色,烟波浩荡,而有了一种人生苍茫的凄美在里面,我痛恨法海,为白娘子的境遇鸣不平而叹息不止。后来,母亲在哼唱此曲时,便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

《断桥》是一曲悲情戏,说的是许仙被法海捉走后,白娘子因为失夫痛彻心扉而又面临生产那种悲怆与无助之际,恰又与许仙相逢悲喜交加的一段戏,戏中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想当初,在峨嵋,一经孤守。伴青灯,叩古磬,千年苦修。久向往,人世间,繁花锦绣。弃黄冠,携青妹,佩剑云游。按云头,现长堤,烟桃雨柳。清明天,我二人,来到杭州。览不尽西湖景色秀,春情荡漾在心头。与官人真乃是良缘巧凑,谁料想贼法海苦做对头。到如今夫妻们东离西走,受奔波担惊慌长恨悠悠。腹中疼痛难忍受,举目四海无处投,眼望断桥心酸楚,手扶(上)青妹向桥头。”马友仙唱得呀,是声声含悲,句句盈泪。世间最好的结局是大团圆的结局,而世上最好的艺术,却是悲剧的艺术,悲剧是最能震撼和打动人心的,它足以让一个人物和事件直捣人心,并深入骨髓,再也拨不出来,白娘子,于我便是如此。

从那段戏中,我知道了白娘子,和一个关于白娘子的传说,也就是在这部戏里,我知道了西湖,知道了一个和西湖有关的故事,白蛇传,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传说,从此,这个故事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以至于后来,电视上演《新白娘子传奇》时,我从头到尾一集不拉地看完了,为美丽的传说,也为风景如画的西湖。

后来,我走进了唐诗宋词,没想到唐诗宋词里也有西湖,唐诗宋词里的西湖更是美仑美奂,妙不可言。在那些写西湖的诗文里,我最喜欢的有杨万里、苏轼、欧阳修,还有白居易的,杨万里是这样写西湖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西湖的六月,荷花开得正妖娆,袅袅亭亭,冠压群芳,独占鳌头,在满目清绿中,唯有荷花是最惹人怜爱的。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写的是雨后初晴的西湖,雨后七彩的阳光照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让山色显得愈加的空蒙和通灵,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浓妆淡沫,怎么看都是美的。欧阳修又写了西湖傍晚的迷人景色:“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白居易则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了西湖的无限春色:“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将一个西湖的春色,写得春意浓浓,鸟语花香,生机勃勃,趣味盎然。这些名篇佳作,空前绝响,成了人们透视西湖的最佳窗口,从任何一个角度切入,西湖都是美不胜收的,诱人如美酒佳酿,让人觉得此生不走一回西湖,都将是毕生最大的遗憾。

还有一个宋代的词人柳永,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他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可谓是将西湖的美写到了极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此词一出,竟让外夷起了窥觑之心,从此挥鞭北宋,让一个王朝从此更迭。

当然,我也是禁不住诱惑的,在现实与人文的西湖的诱惑下,借着年休假的时间,我来到了西湖,一路上,我的脑子里都回荡着“西湖山水还依旧?”我像是问西湖,也像是问自己。西湖会否是我最初认识的西湖,西湖会否是我想象中的西湖,西湖会否又是我希望见到的西湖?

我一路遐想着,一路揣测着,一路揣测着,又一路憧憬着。想象与现实中的西湖能不能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一路行程,我都一路在遥想。毕竟,西湖在我的心中盛放太久,在我自觉与不自觉中,已经融进了好多好多,地理的、人文的、历史的,甚至包括文学的艺术的西湖,它们都在我的心中纵横漫延,生枝长叶,以至于我一想到西湖,它们就扑面而来,在我的眼前和心中仿佛在过动画片一样迭荡起伏,一幕幕,一幅幅,鳞次栉比,滚动而来。

我是乘火车来到杭州的,坐早上8点多的车,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经常坐车会有一个睡觉的习惯,可是此次出行,我却没有一点睡意,显然路途的我是兴奋的,充满着热望的,我神情亢奋着一路眺望窗外,一边翻腾着我记忆中储存的西湖,不知不觉,车就到站了,到达之后,我没有匆匆赶去西湖,只先找了一个酒店,住下,我想先养好精神,再慢慢地体味和品味西湖,对于久盼的西湖,我得庄重,不可贸然前行,我要整理好精神和心情之后,以一种平静的不加任何忙乱的节奏去走近它,这才是我希望的西湖之行,以不负我长久以来对于西湖的渴念和盼望。

第二天,早起,为了赶时间,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将我拉去了西湖。

我是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情走进西湖的。清晨,西湖的人不多,有散步的,有晨练的,这些人,一看都是西湖边上的住户,看着他们悠然自得的神情,我觉得能住在西湖边上,真是上天赐予的一种福气,天天徜徉在西湖美丽的山水中,那对心灵和性情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浸润。

先去了断桥、雷锋塔,我想从我最初了解的西湖中介入。站在断桥上,马友仙的唱腔又飘然入耳:“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只是此时是春夏交接之时,而非秋天,眼前春色盈盈,绿柳如烟,万物皆呈蓬勃之态,我手扶石桥,感慨万千,白娘子虽为蛇类,但是她对爱情的专注与执着,已足以让人类敬仰,听说昔年曾压过她的雷锋塔已经倒掉,从伦理和精神的层面上讲,雷锋塔是应该倒掉,但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景点,我希望它还是能够保留,果然,雷锋塔已被重新修起,又现于西湖之滨。从雷锋塔出来,去了净慈寺,在那里看到了歌曲里唱到的“南屏晚钟”,虽然不是晚上,但是找到了艺术作品中的实物,亦让我欣喜与侥幸,离开净慈寺,去花港观鱼,穿过苏堤,便来到了岳庙。

岳飞庙铁定是要去拜谒的,说句实在话,想看看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想看看遭万民唾弃的秦桧,一忠一奸,两个大宋朝的臣子,同在一朝为官,死后,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待遇,一个被供奉在庙宇,一个长跪于英雄的墓前,做人的境界决定了做人的最后的下场和结局,与秦桧跪在一起的,还有他的老婆王氏、张俊、万俟卨三人,四人反剪着手,跪在岳飞的墓前,向岳飞谢罪。跪像的背后墓门上有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前有照壁,上嵌有明人洪珠书写的“尽忠报国”四个字。出了岳庙,往西走,没多远,便到了灵隐寺,过了灵隐寺,听人说苏小小就在这附近,便又去了苏小小的墓,一代才女为自由而生,又因寂寞而死,虽然她的生命只有十九年的历程,但是她在世人们的眼中已经永恒,那么,苏小小年轻的生命就此定格,也算值了。带着对西冷印社的好奇,我又走进了曾经名闻遐尔的西冷印社,西冷印社创立于光绪三十年,是我国现存历史上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历经了清末、民国、新中国的风风雨雨,说到底,江南文人士大夫文化,是西泠印社能够延续百年香火的关键所在。

在西湖呆了两天,想去的地方,都去了下,未能尽兴的是天天是朗日,其实,我是想领略一下雨中的西湖的,因为,在我的想象里,雨中的西湖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那水光四溅的湖,那湿漉漉的树,那如烟似黛的青山,那笼罩在雨幕中的小桥和廊亭,那撑着伞的男的和女的游客,那雨中划动的画舫和一只只在空中翻飞的水鸟,那将是另一番情趣与意味,如果说晴日中的西湖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么雨中的西湖应该是一首醉人心扉的长诗。

此次未能看到雨中的西湖,那么,且留一份遗憾吧,人生,是因为不完美才会追求完美,好的东西,还是不要一次看尽,看尽了,便也就失去了探究它的雅意与兴趣。

 回来后,好久好久,西湖的山山水水仍在我的脑海里迭荡,一静下来,那些绝美的画面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醉心其间,巡游于其中。

前年九月,G20峰会在杭州的西湖召开,让我的心又一次飞向了杭州,飞向了西湖,我的心在飞向西湖的同时,又发出了新的疑问:“西湖山水还依旧?”

其实,勿需多问,西湖肯定不是我去当日的西湖了,它的美丽自不必言说,就冲着这次G20峰会,西湖也将增添许多的内涵与外延。

此时正是秋日,菊花吐艳,万物绽露风华,盈盈荡荡一湖水,笑纳秋味满庭芳,西湖以秋天的壮美迎接了这一场浩大而空间的盛会。

在那两天里,我天天守在电视旁,静候着来自西湖的消息,在美丽的西子湖畔,20国集团领导人齐聚一起,共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未来世界的格局将因为此次会议而被重新构建,美丽古老而又蜚声中外的西湖,因为G20峰会而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次会议不仅是杭州史上规格最高,也是近年来中国规格最高的外交会议,实是非同寻常。当灿烂的烟花从西湖的上空升起,西湖沸腾了,西湖的人民沸腾了,华夏儿女沸腾了,全世界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抛向了西湖,西湖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地,它以它的古老、美丽和优雅,向世人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和端庄的容颜,而我,不禁为它欢呼雀跃成个孩子,为西湖自豪,也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自豪!

西湖山水还依旧?显然,西湖每天都是不同的,它的日新月异,有时光的变迁,有人与物以及事的变换,更有不断注入的历史和文化,正在不断融入的各色人等,它让西湖更具兼容性与包容性,更加丰满与厚重,当一座城市的古老再次写上青春的脸颊,我们应该为它喝彩和鼓掌,它就像是一个年代久远的珠宝,虽饱经时光的浸润,却历久弥新,依然魅力四射,焕发着诱人的光芒,它是古老的,它又是全新的,说它古老吧,在于它的声名久远,说它全新吧,又因为它的一岁一枯荣,黄回绿转,一年一度,总能春回大地,老树发新芽,西湖是旧日的西湖,而它的日月雨云,又在晨夕更迭。

前阵出差,路过杭州,因时间紧张,未得再去看望西湖,心中颇觉遗憾,但这一次的擦肩而过,又勾起了我对于西湖的无限惦记和遐想,西湖山水还依旧?

常常在想,倘若能生在西湖,天天守在西湖的旁边,揣一湖美景,那该是最奢侈的人生!


作者简介:徐祯霞,女,笔名秦扬、徐祯燮,陕西省柞水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29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陕西省文化厅百名艺术人才。200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有1000余篇文学作品刊发《中国作家》《北京文学》《散文百家》《美文》《延河》《四川文学》《山东文学》《高中语文天地》《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小品文选刊》《海外文摘》《中学生文摘》《第二课堂》《思维与智慧》《百花园》《知音》《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及海外版等各类杂志、报刊,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类文学题材,50余次获奖,公开发表作品300余万字,作品入选十多部散文选本,多次入选中学语文试题和中小学生教辅读物,出版散文集《烟雨中的美丽》和《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腔名段丨宗晓娟《断桥》西湖山水还依旧
[秦腔]西湖山水还依旧(《断桥》选段)
马友仙秦腔《断桥》“西湖山水还依旧”
秦腔名段窦凤琴《断桥》西湖山水还依旧
秦腔《断桥》选段 ‘西湖山水还依旧’ 演唱:马友仙
西湖一夜飘雪,白娘子重归断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