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卜宪玲作品 | 病友张姨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19“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展示(132)


步行路过菜市场门口的时候,被一辆旧三轮车上的菠菜吸引。这菠菜杂乱无序地堆在三轮车底,肥绿油亮,一看就是自卖头家物美价廉的蔬菜。我停下来,从车把上抽出一个塑料袋,满满地装了递过去,这时才注意到卖菜人原来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她接过我装的菜,麻利地用秤标了一下,说道:“差一点四块。”然后撑开袋口,把菜向下摁了摁,又抓了两大把,使劲儿塞进去,也不再称,递给我说:“自己种的妮儿来,不值钱。”我拿出五元钱给她,没要找零。

提着菠菜慢慢往回走,回忆着刚才卖菜老人那句亲切响亮的“妮儿来”,不由想起多年前的一位病友张姨。

那年因病住进医院心内科,在走廊加床两天后被安排在一间三人病房门口的床位上。还没有安顿下来,中间床位上的农村大妈便絮叨起来:“哎呦妮儿来,你这么年轻怎么也心脏不好?你是城里的吧?干什么工作的?小孩儿多大了?……”我不喜欢陌生人这样查户口一般的询问,更不喜欢这种自来熟的热情,心里有点反感,却也不好意思不搭腔,只冷冷地哼哼哈哈地应着,一边接受护士和医生常规性的检查。护士给我打上点滴便离开了。我半躺下来,翻开一本书,有心无心地看着,其实是想以此拒绝临床农妇的盘问。她也看出了我的冷淡,便安静下来,不再说话了。不知过了多大会儿,坐在床边的农村大妈忽地跳下来,趿拉着鞋子就跑,一边大声呼叫着:"大夫大夫,回血了回血了。”这时我才注意到,由于专注看书手放得太高,输液器里又没有了液体,因而输液管里回了十几厘米的一段血。这位大妈看到,急忙跑去叫护士去了。我正想按响呼叫器,便见两位护士搀着大妈走进病房,一位忙着给我换药,另一位柔声安抚她:“您老人家可不能这样火急火燎地跑,您的心脏病比她厉害多了,快躺下歇歇。”大妈喘着气说:“我没事儿,这孩子光顾着念书了,都回血了。”我心里不安起来,为刚才的态度深感愧疚,转过脸看着老人,她平躺在床上,胸口一起一伏地喘气。我又看了一眼床头牌上的姓名,不好意思地对她笑了笑说:“张姨,谢谢您!”张姨似乎很意外我对她的称呼,伸手拢了一下花白的头发,憨厚而腼腆地裂开嘴笑个不停,看着我说:“谢啥来妮儿。”

和张姨攀谈起来才知道,她是近郊的菜农,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她和老伴儿在家边带孙子边侍弄几亩菜地补贴家用,因为心绞痛住进医院,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慢慢熟络起来,发现张姨是个乐观而热心的人,自己上气不接下气的,却时刻不忘关心别人,一会儿提醒我喝水,一会儿又操心另一位病友是否吃药。每天上午三个人各自躺在床上打点滴,她也说个不停,说一些村里的好玩的事情,惹得我们哈哈笑。但是乐观归乐观,有些玩笑还是开不得的。周末几个学生来看我,他们带来好几束鲜花放在我的床上,几个人围在床边叽喳喳地问长问短。我半躺着跟他们说话,也不知哪根脑筋一拐,想到一种情景,便开玩笑说:“你们看现在这个样子,像不像遗体告别?”一直默默听我们说话的张姨听见了,立刻插嘴喝道:“小憨巴妮子,胡说的什么话!”我顿时觉得失言,病房里怎么能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呢?同时,张姨的那声“小憨巴妮子”,也令我一下子想到了母亲,泪湿双眼。

第二天是星期天,张姨的老伴儿带着孙子来看她。她的孙子上三年级,有些瘦小,穿的也有些破旧。我嘱咐先生,把儿子多余的一个书包和几件衣服拿来病房,送给了张姨的孙子。张姨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转眼住院十几天,我要先于张姨出院了。也不知她怎么通知的老伴儿,我出院那天,她的老伴儿从家里带来一大堆蔬菜送给我。西红柿,豆角,黄瓜……张姨家的蔬菜真的很好吃,正宗的有机蔬菜的味道。

住过医院的人应该知道,病房是个能让人暂时忘记一切世俗的地方。在那里,同病相怜的人们如同亲人一样相互关心,相互友爱。然而,出了院重新走进忙碌中,往往很难记起那特殊时期的短暂的温暖了。我也没有例外,出院后很长的时间里,我几乎从来没有想起过张姨,直到几年后一个初冬的早晨。

那是个周末,天有点冷,我早起锻炼想顺便捎些菜来。刚走到市场门口,就听后面有人喊道:“妮儿,妮儿来,你还认得我不?”我转过身,看到了张姨正小跑过来。我又意外又激动,赶忙迎上去,握住她的手。张姨大概从来不知道我叫什么,所以还喊“妮儿来”。她穿着臃肿的棉衣,带着黑乎乎的厚厚的棉线帽子,额头上面向外翻折的帽边上结着一层白霜,手脸都冻得通红,有的地方皴裂着,身后一辆半新不旧的三轮车上装着这样那样的青菜。看样子该是早早出发,刚刚从乡里骑着车子来到市场门口。张姨松开我,二话不说,只用塑料袋装了一棵大白菜和一大袋菠菜递过来,说是麦地里长的贴地皮的菠菜好吃。我再三推阻也拗不过她,只好接了过来。看我接了菜,张姨话才多起来,说她的儿子媳妇已经不在外地打工了,回家帮着建起了蔬菜大棚,上面还有补贴,家里也盖起了两层楼房,日子比前几年好过多了。我问张姨身体如何,老人家笑呵呵地说:“还能干,尽量不拖累他们,活哪天算哪天呗。” 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再次遇到张姨,便是今年春天了。也是一个早晨,我步行去往一家读书会馆,路过菜场门口时,从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旁边经过,不经意地一转头,却看见张姨坐在车上。她一改以往的邋遢形象,而变得清爽了许多,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更让我意外的是,张姨竟然拿着智能手机,三轮车上也贴上了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进行线上收款。我笑着调侃说:“张姨,您也紧跟时代步伐,鸟枪换炮了。”张姨乐呵呵地说道:“时代进步了,我也不能落后不是,俺儿教了我好几天,好歹明白一点了。唉!搁在以前,做梦也想不到有这时候。”


作者简介:卜宪玲,女,中学教师。生于微山湖畔,现就职于山东济宁。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作品见于《山东文学》《当代散文》《作家散文》《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齐鲁文学》等报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孝道[376]-书信征文家规家训
引导者
三轮车撞向路边轿车,大妈反倒直接驾车离开! 2023/3/25 05:04来自北京
毁掉一个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拼尽全力
【学生征文·初中组】等待雨晴
“春韵征文” 远方的你,在我早春的牵念里[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