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十三月作品 | 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19“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展示(142)


人说故乡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因为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我说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因为思乡的旋律永远不会变。

前几年,著名作家严歌苓曾回到她渡过青葱岁月的家乡——安徽省马鞍山市,并举办了一场文学讲座——《我与世界华语文学》,我有幸参加了。席间,她通过记忆的长河回眸故乡,“反刍”追述她对故乡的感受。无独有偶,最近热映的改革大剧——《大江大河》也在马鞍山取景,法国梧桐绿荫如盖,炼钢炉高高耸立……而看到影视里的马鞍山,一直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感慨良多,那么我眼中的故乡究竟是什么样呢?

马鞍山是一座因钢兴市的年轻城市。在严歌苓的记忆中,几乎没有老马鞍山人心中印象最深的“老市里”。其实“老市里”可以说是马鞍山的起源地,是当初马鞍山最繁华、最重要的所在,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

幸福路是老市里的主干道。它是毛主席1957年视察马钢九号高炉时走过的一条路,故命名为“幸福路”。当年毛主席头戴柳条帽,身穿白色帆布服,颈间扎条白毛巾,在幸福路上挥手致意的经典形象,永远铭刻在老一代马鞍山人的心中。

财贸大楼里有着当时最时髦、最高级的商品。小时侯,我最喜欢到财贸大楼看别人买东西。在柜台的一角有个类似“碉堡”的高台,高台上方拉着一条条通向各个柜台的铁丝。每当有人购买了商品,售货员便将票据和钱夹在铁丝上的大夹子里,然后将夹子 “推向”高台,高台上的收银员负责核讫和收钱,再将找零和收据夹在夹子中再“推回来”,于是,来回穿梭的铁夹子演奏出当时最美妙的旋律。

大球场是当时开大会、举办运动会的地方,那里有着400米标准跑道,一个高高的主席台。遇有大型活动,大球场内外便挤满了人,有时连幸福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上都爬满了人。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远远地在幸福路两旁等待观看散会时人潮涌动的壮观景象,那个场景在一个小孩子的眼中,就是一个词:热闹。

交际墅是当时最好的宾馆,老马鞍山人称之为山上宾馆。它坐落在半山腰上,可以远眺长江,接待着前来我市的最尊贵的客人。记得父亲说过,有次公司来了一位苏联专家就住在山上。半个月以来,因为饮食不合口味,成了公司当时最头痛的一桩事。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全公司的厨师几乎都来了,但是效果均不理想,直到爸爸单位的二级厨师“余师傅”去给专家做了一道土豆、牛肉、西红柿和洋葱混合的汤后,专家才露出笑容。因为这件事,余师傅成了全公司的“英雄”,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会烧外国菜的厨师,每逢家有红白喜事,同事们、邻居们都会请他去主厨。

在前往交际墅的途中,必经矿内住宅小区,那里遗留着日本人来本地兴办钢铁时修建的房屋。每家门前都有一二节石阶,门楣上方是一盏小马灯。进入家中,映入眼帘的是厨房、水槽、大红的木板地,这对于当时几排平房才有一个公用水池、家家都是水泥地面的我们来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人电影院和工人剧场是娱乐休闲的场所,印象最深的是观看越剧红楼梦,二角一张票,上下集,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院里放映的简爱、叶塞尼亚、巴黎圣母院等电影里的经典台词,我们至今还记得。

而我的家就住在幸福村,一个标准的工人住宅区,我们这一代人在那里快乐长大。

严歌苓居住过的雨山区是当时我市建筑楼房最集中的地方,1至9区的房子,几乎都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二至四层的红砖楼房。

马鞍山是座移民城市,老市里和花山区居住的多是本省招收的工人,以及来自上海的技术人员,而雨山区居住的多是前来支援马鞍山建设的东北人,故而印象中的雨山人都说着“普通话”。

雨山区的西侧毗邻马鞍山钢铁公司的厂区。严歌苓曾在“小姨多鹤”这部小说里,详细记述过她脑海里的马鞍山记忆。在她的记述中,我仿佛看到少女时期的严歌苓站在自家二楼的阳台上,仰望西边绚丽的落日,不远处,一群群刚刚下班的钢铁工人身着白蓝两色的帆布工作服,正浩浩荡荡地骑车经过她家的楼下。

马鞍山号称“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一湖”指的是位于市中心的雨山湖公园,那是马鞍山人举家游玩的最佳去处。翠螺山位于雨山区的采石矶,作为“长江三矶”之一的采石矶,风景旖旎,更因有着李白醉酒投江等传说而著名于世。

我和严歌苓的记忆相似,去趟采石要花费很多时间,记忆中只有学校组织的春游才会去。常遇春的“大脚印”是必看的,山下的三元洞里,江水拍打岩石的声音我们都听过。多少年后,坐绿皮火车回家,当有人开始兜售采石茶干时,我们就知道马鞍山快到了。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马鞍山从一个小小的薛家洼、金家庄,发展成为下辖三区三县、人口近300万的中等城市,马钢也发展成为全国十大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而马鞍山市的经济也一直位居全省前三的行列。

马鞍山早也不是严歌苓眼中的样子,它永远留在严歌苓的记忆中,留在她的文字里,留在她的《天浴》、《小姨多鹤》等多部影视作品里,留在《大江大河》以及老马鞍山人的记忆中。

但是马鞍山永远是严歌苓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记忆。不论她是在大洋彼岸,还是在非洲腹地,纵然不会经常想起,却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地方。


作者简介:杨青,笔名、网名十三月,皖马鞍山市人,六十年代生人。喜爱诗歌、散文、音乐、摄影等,视读书、欣赏别人佳作为人生最大乐事;闲暇时,自己也尝试着记载一些生活中小的感知感悟。已在《同步悦读》《分水岭》以及《皖江晚报》《益寿文摘报》等微刊、纸媒发表多篇散文、随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30 马鞍山市采石矶在哪呢?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马鞍山东站
马鞍山“马鞍山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纪念邮戳
乡愁 丨 林县老城
乡情三句经
⊙“冬之歌”征文展赏⊙刘益木||29.故乡的山茶花——我生命的主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