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管丽香作品 | 老梨树旧事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19“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展示(199)


每到晚秋时节,捂香梨就开始上市了。听着小商贩们充满诱惑的叫卖声,远远地就会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饱吸着这熟悉的梨香,我心里就情不自禁地升腾起许多往事,想起了老院子那棵蓬大的捂香梨树,还有那树底下捡也捡不完的故事,年年如此。

说是老院子,其实并不是我的出生地。那年的夏天,由于母亲病故,我的家庭发生了很大变故,除了早已出嫁的大姐,以及刚刚结婚的大哥留在老家外,我们兄妹四人随父亲一道,举家迁往二里地以外的河西村生活。

按照双方约定的日子,我年近六旬的继母,正站在大门外搭手翘望,笑脸相迎着我们这些羽翼未丰的孩子。当时,我还不满六周岁,刚刚记事。现在回忆起来,只能依稀记起老院子轮廓。傍依在山脚下,有三间坐北朝南的土平房,一人多高的土打墙勉强地围成一个院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院子中间的那棵捂香梨树,矮墩墩的,有七八个碗口粗的枝杈向外张扬着,偌大个院子几乎被它占去了一大半夏季的梨树挂满了青果,像一把张开的大伞,树底下,有永远长不高的青苞米和长不大的狗尾巴草,长须蚂蚁、黑衣蛐蛐、划在地上的“棋盘”和石子为孩子们度过漫长的夏季提供了简单的快乐;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满树金黄,满院梨香浮动。听父亲说,这是棵“摇钱树”虽说已是三四十年的老树,但每年仍能结出上千斤果实。这些果实个大饱满,拉到集市都能卖个头等价钱,继母靠着这棵树,娘俩的日子过得一直挺宽绰。

是我们的到来,让家里的日子紧巴起来。那个年代,家里没有劳动力就挣不来工分,挣不来工分就分不到口粮。我们兄妹四人都在上学,况且两个哥哥又都是长身体的年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很快继母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那点存粮就见了底。继母一时不知所措,就跟平日里要好的邻居说了,哪知却遭到一顿呛白,说她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揽一帮业,自己找罪受。那阵子,不善言语的继母话就更少了,常常在饭后吧嗒吧嗒地叼着长烟袋,显然是在琢磨心事。

继母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一身蓝色的家织布,脑后扣着一个小疙瘩鬏儿,大襟衣,裤脚缠着黑色的腿带子,长着一副大脚板,不识字却很有天分,一些简单的账目难不住她,是农村里那种很有心计的女人。果然不出所料,几经思量后,继母向家人公布了她的计划:趁着腊月底能卖上好价钱,把储藏在窖里的捂香梨卖掉换粮食。继母宣布这个决定后,家里人都感到很惊讶。那些捂香梨原本是留给她唯一的女儿置办嫁妆用的,况且那位大姐出嫁的日子早已确定。也许是怕自己后悔,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完全放亮,继母就赶着驴车上集了。等到夕阳西下的时候,继母才披着满身霞光,拖着疲惫的身体急急地下了车。继母对当天的交易很满意,不但换回两口袋沉实的苞米粒,顺便还为即将出嫁的姐姐买回来一套红线衣。我眼馋,一边轻轻地摸索着一边不情愿地送给姐姐,姐姐没去接衣服,却快步跑到继母跟前,上上下下地为继母拍打着尘土,泪水就从姐的眼里滚落下来,“妈你晌午饭还没吃吧?小妹快去倒碗热水端过来”,继母抓住姐姐的手没吱声,使劲地点了点头。似是有风来过,园子里的老梨树轻轻地晃了晃枝丫和我一样高兴,又不必担心挨饿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家里一直很拮据,始终没有起色。所以大家就越发看重那棵能给全家人带来财富,能帮全家人度过难关的捂香梨树。以至秋天一到,继母下地干活回来,就像长在树底下似的。继母用来打发我们这些馋嘴孩子的,基本上都是些“落蛋梨”。因为不是坐地户,村里有几个大孩子欺生,为了讨好,我常常把这些舍不得吃的“落蛋梨”送给他们,可往往送得越多,挑剔也就越多,最后是挥着拳头,逼着摘树尖上那几个红脸蛋的梨“献上”。为了创造下手的机会,那天下午我装作肚子疼没去上课,趁着继母下地的空档,爬上树顶摘了满满一书包,我英雄凯旋般地抱着大肚包直奔大门口,没想到和回来换镰刀的继母撞了个满怀,那一刻继母睁大眼睛愣愣地看着我,仿佛是在询问,又像是在责备,倏地,我满脑子涌出《灰姑娘》继母那恶毒的形象。为免遭皮肉之苦,我扔下书包夺门而逃。天渐渐地黑下来,我又怕又饿,只得悄悄溜回家里的草屋子,蜷缩在草堆里,想的更多的就是自己的苦命,眼泪就止不往下流,迷迷糊糊睡在了黑夜里。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嘈杂的声音吵醒了我,刚一睁眼,继母已抢先一步把我揽到怀里。

那一夜,我睡在继母温暖的被窝里,仿佛又回到了母亲的身旁。童真无忌,像是在梦中,早晨醒来我依偎在继母的怀里控制不住嚎哭起来,那情景就是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仍然很感动。就像捂香梨的味道,捂的时间越长味道就愈香,以至于自己做了母亲以后,体会就更加深刻,甚至涌动起明年秋天回老院子看看的想法,虽然当年的主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那种感觉我还会找到。


作者简介:管丽香,现在辽宁省建平县文联工作,省作协会员。闲暇之余,一直坚持散文及随笔写作,先后在《芒种》《海燕》《西部散文选刊》等文学杂志发表数篇作品。主编出版了《建平民间艺术》《清代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石雕艺术》《建平群英谱》等书籍。个人出版了散文集《岁月漫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画一树果/赵国洲
董凌燕:我的外公
母亲院里的梨树花
“五树不进宅,一家乐开怀”中的五树是哪五种树?
农村俗语:“五树进宅,人穷家败”,指的哪五种树?有道理吗?
俗话说“五树进宅,人穷家败”,讲的是哪5种树?看完的确如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