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 • 梅雨墨香】张丽梅作品 | 老街巷里的老味道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安得浮生半日闲,端坐阳台茶几旁浅酌香茗半盏、轻挽古书一卷,望窗外长空万里白云飞过,良辰美景皆是佳节,看院外花开花落,听秋风扬起声瑟瑟。不由想起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酷夏已过,心上躁气渐渐退却,云淡气爽的清秋里,倍感自己心广体胖了,细思量下,总结出体态发胖是和吃有密切关系的。

老北关里的五仁青红丝月饼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饼当是秋天的主角。我们家人不惦记吃鱼肉,唯独念想着能够吃上颍州独有老字号店铺里手工制作的月饼,于是,我就揽下这个拿号排队去购买老月饼的神圣使命。以往年的经验,能够吃上这样的老月饼至少要跑三趟路,好在我们家居住在城南,而老月饼铺子在城北,穿城而过倒也不算远,中秋节前一个月某个落日溶金的黄昏,天边夕阳如金饼,我与先生各自骑辆小绿自行车,穿过几个犄角旮旯窄巷子找到了老字号月饼铺子,走近细看,简陋的店铺外面早就停着很多辆车,原来都是来排队拿号购买中秋月饼的,老顾客们都知道,没有预订根本就拿不到月饼,排了一会队我们先拿一个预定号,忽然有种回到过去几十年前凭票供应的时代,然而真正能够拿到月饼至少还有两趟路要跑。半个月后的周六,我和先生几乎用了半天时间在完成这件事,等好大一会方才拿到出炉的月饼,捧着用粗牛皮纸包好热月饼就赶紧开车先送到爸妈家中,二老都喜欢吃老式的五仁大块月饼,爸妈说这月饼一斤一个,看着就觉得圆满而排场,与其说二老喜欢吃,莫如说是他们喜欢看,待子孙们来到他们身边时,就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吃,然后再解说道,这和多年前住在青云街时吃的五仁月饼老味道是一样好。我们驱车回到家中,打开一个热月饼,掰下一块,咬上一口,满口溢出五种果仁的芳香,这个时候我才理解“大块朵颐”地享受美食的含义。

美味大家一起分享,中午时让弟弟到家里来拿,弟弟说热的月饼第一次吃到,没有想到这么好吃。童年的记忆竟由味蕾给洞开,我们家那时还住在青云街的一个四合院里,每每中秋节的晚上,妈妈总会在院内摆上一个供桌,非常恭敬地在盘子上摆上几块圆圆五仁青红丝的大月饼,两边再配上水果和瓜子盘,摆放整齐之后,双手合十礼敬一番,妈妈解释说好吃的要先拜天敬月,以感恩天地恩赐我们这么好吃的食物,年幼的我们当时不解其意,但还是能够感受到这一仪式之神圣。而今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能够慢下来啃一块五仁月饼的好时光渐成奢侈,我也在反思自己在心广体胖之际,可曾想过富润屋,德润身之深意?

老字号店铺带给我们不光是文化情愫的怀旧,还承传着他们祖传不变的诚信和道义,他们不懂在媒体上如何策划大做广告,只知道老实做事,这才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语,所做出的物品质量上乘,就这样在街坊邻里间口口相传,其商品自然供不应求,我们不禁感慨:现在人真不差钱,可就是买不到好东西,一经发现有真的东西出现,便会不辞辛劳地趋之若鹜去购买。我们中秋节前夕排队去买月饼,排队,在当今可谓一大奇观了,大小商场里的食物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哪里还需要排队购买,商家为了营销都会在商场前搭上戏台吸引顾客的。而这个娴静陋巷里出炉的老月饼,却是需要排队且限量购买的。我们这些身为儿女的,也只想让父母能够在当今如此丰裕多彩的食物世界里,能够尝到他们那个年代留下来老字号食物,然而,这又是多么的不易。《道德经》中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之真言。的确,五味杂陈的食物早已让我们的味蕾麻木不仁。还是让我们逃离喧嚣的大街,穿过行色匆匆的行人,停下脚步走进老街巷里,看一看那幢破旧的百年老宅里慢悠悠地喝碗粗茶老字号传人吧,家庭作坊里,师傅们伴着麦香和果仁的香氛,纯手工不急不缓地精心制作食物,日出而作,让其食物吸取太阳之光华;日落而息,让其食物收藏宇宙之潜能,一如古老农耕时代之农夫。作为老阜阳人,我们非常遗憾阜阳的老北关里诸多美味已散落、甚至消失于阜城的角角落落里。令人欣喜的是,风雨飘摇历经六百余年沧桑、默默承载古老颍州历史的老北关颍州城隍庙正在修缮中,重现往昔面貌指日可待也,过去的那些过日子离不开的针头线脑,以及手中冰糖葫芦、土炉中的饼等等的美味亦将回归,民以食为天,这些美味承传着老阜阳人的仁德信义,它们必将薪火相传而生生不息。

青云街头的地锅包子铺

一个偶尔机缘,在青云街头我们寻香而至,觅到一个烧地锅的包子铺。吃后顿感此美味不可多得,自此就成了包子铺常客。这条历史悠久的颍州青云街,窖藏着我的童年时光,八岁之前我在这里生活过,百余年前我的祖辈居住在这里,老街的青石板、四合院、老房子、石刻的碑文书贴、还有建于明代的清真寺以及院内那棵屹立五百年历史之久的老银杏树,凡此种种皆如流幕映过。如今的青云街,已被相关部门考据出是全国唯一的双孝子街。经年累月,这儿就传扬着孝老敬亲感天动地孝子的故事。如今,青云街北头重建高大巍峨牌坊,一面上书“孝子街”,临街一面上书“纯孝格天”四字,是复原清朝同治八年(1869),颍州知县朱根仁奖掖李姓孝子“纯孝格天”四字匾额,精美的牌坊屹立出一道美好的风景,牌坊上“纯孝格天”四个大字,无疑是向世人宣化着千百年来华夏文明“百善孝为先”之精髓。“青云街”亦称“孝子街”,牌坊下的街头,有这样两位做小吃的年近六旬的中年夫妻,据说,他们守候着青云街头地锅素包铺子已经十几年了,他们的祖辈亦生活在这市井小巷里,这里长寿老人很多,铺主的老父亲今年已经九十五岁。曾经,也许我们仳邻而居,也许那时候我还小,即便是天天照面,如今也是对面不相识。而我现在偶尔能够来到老邻居的包子铺里,吃上几个热包子,找寻一下童年家里饭的味道,也算是把邻里的缘份又续上了。我先生说,这个包子铺里发面素包子价格低的惊人,其味道却是好的连五星级酒店里的包子无法媲美的。

青云街街头的地锅发面素包,是采用米酵子和面发制成的,浓郁的麦香味充分地发酵出来,老式的木炭地锅把包子、锅巴贴在铁制的地锅上隔水蒸,蒸熟后揭开锅盖的一瞬间,酵母面的芳香顿时溢满整条街,起锅后的包子、锅巴金黄的焦,一面松软,一面焦香硬脆吃起来非常香甜。路过的行人闻香止步,走进铺子排队买上几个包子带回家去。还是不比坐下来吃的更香美,用发包素包或锅巴蘸铺主自制的辣椒炒西瓜酱豆,真是口口留香、余味无限,喝上一碗咸麻糊更是赛过神仙。

敦厚朴实的青云街老街人,就是认定一个理:做人要实实在在的,而做食物更是要真材实料才行,紧要的是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住这四邻八乡的邻里亲朋。

悠长的胡同、墨玉般的石条路、飞檐翘角青瓦灰砖的老街又以新的姿态重现我们的视野,如今生活在整齐洁净白墙灰瓦下,庭前屋后栽花养竹的老街人,脸上洋溢着知足常乐的笑颜。

老北关状元巷街头的油茶

头一回到老北关状元巷口,喝上一碗从大铁壶里倒出的阜阳油茶,应该是在我五六岁时光景,我却早已不记得,还是最近从我老爸那里得知的。与老巷口大铁壶油茶的再次邂逅相遇是在七年前,那时,先生家的侄女从美国携子回国探亲,她对说我,在国外天天做梦都在念想回家能够喝上老北关街头的热油茶,于是我就和女儿带她们来到老北关去寻找油茶摊,傍晚时分,老北关的街头煞是热闹,我们远远地就看到路口有一个小吃地摊,原来是大铁壶油茶李的传人在卖油茶,小吃摊上喝油茶的人较多,我们站在旁边等上一拨顾客离开,腾出几个小木板凳才坐下,我就请老板给倒几碗油茶,或许是老板听到了侄女和她孩子用英语在对话,知晓她们是从老远地方寻来的,只见,老板抱住胖胖的大铁壶身,轻轻一晃便从长长的壶嘴倒出了大块的面筋以及花生、核桃仁、豆腐皮、海带丝来,吃过的都知道,那个被无数遍清水洗出的面筋特别劲道好吃,这个细节正巧让我看到,因为我老爸曾和我说过倒油茶和制油茶非常有窍诀:大铁壶在装上制好的油茶之前,要用沸腾的开水把壶内清洗一遍,这样油茶不会粘壶体,就是最后一碗油茶汤也不会稀泄,壶身再用棉套围着,始终是保持温度的,确保每碗倒出的油茶都是热乎乎的,大铁壶倒油茶更是有些窍门的,凡遇到街坊邻里的熟客,老板都会格外的热情,把壶身三下两晃倒出的好东西就会多些,其实不熟的顾客也是一样能喝上好多配料的,油茶李传人那持大铁壶倒油茶的姿态特别优美,有些像老北京老舍茶馆里,那手持长嘴茶壶伙计的行茶技艺,细品一下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理解这样的技法也是属于中国吃文化范畴的,都说民族的是世界的,家乡的也是国家的。据说,油茶李是这老街口明朝时期状元李黻的后人,当然这个说法不太好考证。或许是因为李姓人家油茶特别好喝,所以邻里街坊生发出这样美好的联想,即便是生拉硬套、张冠李戴亦不为过的,更何况他们是同姓氏,华夏的子民原本就是一个大家庭啊。我猜想这个说法有其道理的,民以食为天,状元的后代一定也是智慧过人,做出这样的人间美味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我们都说三教九流行行都出状元,这口热汤热饭喝下去那么的暖心窝,油茶李就是颍州食客心目中的食神状元了。而漂泊在异国他乡的侄女,每次回乡探亲,最想吃还是她小时曾喝过这碗热油茶,在她看来,大铁壶里的阜阳油茶远比异国他乡的牛肉汤更加熨贴五脏六腑,也更有家里的味道和亲情。

这样想来,所有的家国情怀,其实就是家乡里那碗香美可口热饭入心时的那份温暖。

老胡同、老街巷里小吃和月饼的老味道,就是阜阳人的邻里亲爱和家国情怀,那挥之不去四合院里飘出的饭香里,有我们童年的酸甜苦辣和游子们无尽的乡愁。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说道:里仁为美。孔老夫子在告诉世人跟有善美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美好和明智的。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今天还能够吃上那样淳美的食物,是跟有仁德信义的老字号店铺仳邻而居的缘由啊。


作者简介:张丽梅,女,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市政协委员、阜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阜阳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个人专著《民国那些风雅的才女》2016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继书中的第一篇《风华绝代吕碧城》被“作家文摘”报转载后,随后由作家出版社,国内图书市场热销书系“语之可”收录书中的长篇散文《凌淑华:小姐家的大书房》。先后在《大时代文学》《清明》《安徽文学》等二十多家报刊发表散文,作品收入《安徽青年作家丛书》散文卷、《真情故事丛书》《全国纪实散文获奖作品选》等出版物,2006年获得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全国首届纪实散文二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全的阆中风味小吃大全!吃货必收藏
舌尖上的六安之六安十大名吃
舌尖上的美食—食在阆中
老西安,最精致的早餐味道
八路老街纪事:尤家包子(赵成海)
只有老西安人民才知道的早餐套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