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 • 梅雨墨香】董光巨作品 | 文峰塔巅看名城

西散原创总编手册 —— 梅雨墨香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我的故乡位于美丽的巢湖西岸,素有“花木之乡、巢湖明珠”的美誉。小时候,听说巢湖姥山岛上有座文峰塔。那时交通不便,环巢湖大道尚未开通,没有直达的路,想去游玩未能如愿。

去年夏天,应朋友之约去巢湖游览,汽车行驶在宽阔的环巢湖大道上,此行目的地是巢湖中庙姥山风景区。姥山岛位于湖中心,我们一行下车登上游船,波涛万顷的巢湖美仑美奂,同伴们拿出手机争相拍摄,将湖光山色收入囊中。大约二十多钟下船,登上小岛,满眼葱绿,各种不知名的小花竟相开放,恰是七月流火的季节。顺着人行步道登山,虽有微风拂面,但仍汗流浃背。不觉间来到一块狮子形的巨石前,旁边立有一块“护塔狮”的标牌。噢,原来这只石狮子就象忠诚的卫士,不舍昼夜守护着宝塔。不觉间抬头仰望,文峰塔近在眼前!

文峰塔,又名“望儿塔”,位于姥山岛主峰,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当地流传“姥山尖又尖,庐州出状元”的民谚,庐州知府严尔圭为验证此谣,主建该塔,甫建四层,后因战乱而辍工。时隔两个半世纪,直至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洋务大臣李鸿章续建三层完工。塔身是条石垒砌而成,共七层,有佛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寓意。台阶135级,塔高51米。塔身呈八角形,每层悬响铃八只,塔内砖雕佛像802尊。有清代大臣、淮军重量级人物李鸿章、李瀚章、张树声和刘铭传等人所题石匾25幅,平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从近处观看,只见古塔凌空,风铃叮当,万波环迎,气势恢宏。

我们不禁赞叹,古代的能工巧匠仅用条石、砖块、石灰等原始材料,在没有钢筋、混凝土以及起重设备的情况下,建造如此高的文峰塔!

我们沿着塔内仅一人宽的楼梯,拾级而上,因为是“单行道”,还要注意上面不能有人下来。每一层的内墙上都刻有石匾题字,砖雕佛像神态安祥、栩栩如生。八角形楼的地面上铺着灰砖。登上顶层,巢湖一览无余,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慨。同行的美女们倚窗拍照,让人胆颤心惊。只觉得风声呼啸,铜铃叮当,如入云端。凭窗远眺,烟波浩淼。远山如黛,岚影飘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逸兴遄飞,心旷神怡。从塔上远眺,大湖名城近在眼前。向北远望,滨湖新区高楼鳞次栉比,大湖与名城交相辉映;向西望去,那一片高楼便是全国“百强”的肥西县;向南远望,那一幢幢楼宇错落有致,庐江隐约可见;向东南便是人杰地灵的巢湖市。

环巢湖旅游大道像一条绿色翡翠项链,沿岸的桥梁凌空飞架,气势恢宏,把沿途的中庙、长临河、三河等古镇串联起来。夜晚灯光闪烁、流光溢彩,像一道彩带,飘荡在巢湖岸边。巢湖盛产的银鱼、白虾、螃蟹、毛鱼等水产品经环湖大道及时运抵城市,进超市入餐馆,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一条环巢湖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

巢湖物产富饶,素称“渔米之乡”。姥山岛,方圆一平方公里,当地渔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夕阳西下,湖面波光粼粼,渔舟唱晚。近年来,随着巢湖生态环境的保护,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伴随巢湖中庙旅游业的兴盛,姥山岛村民办起了“农家乐”餐厅、休闲旅馆,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中午我们走进农家餐馆,吃上地道的巢湖银鱼炖土鸡蛋,白灼河虾、刀鱼、苋菜、韭菜等绿色食品。游客若是困了,还可以到农家旅馆小憇。

据地方志的朋友介绍,当年庐州知府兴建文峰塔的初衷是为了“庐州出状元”,科教兴城。然而,面对百年沉沦、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人们面临的是战争、灾难和饥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哪里可曾放下孩子们一张安静的书桌?

新中国让古城合肥重新焕发了生机。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兴办了一大批中小学,创办了大中专院校。中科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一批知名院校落户合肥。1978年3月,中国科大在美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的支持和倡导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率先创办了中科大“少年班”,来自全国的“小状元”们齐聚合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顶尖人才。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合肥由一个欠发达的二线省会城市,跃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教城。1999年合肥市被确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之一,2010年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跻身中国十大科研城市。2017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继上海张江之后第二个获批的城市。2018年10月9日,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正式成立。努力将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城乡一体的大湖名城。2019年12月13日,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在《学习时报》撰文《倾城之恋——一座城市与一所大学半个世纪的情缘》,文中写道:一座城市,一所大学,风雨携手五十载。合肥,把倾城之爱给了这所大学。今天的中国科大,已然成了合肥人心头的“宝贝”。

合肥,襟江带淮,因水得名,依水而兴,缘水而美。北宋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夏水暴涨,施(南淝河)合于肥(东淝河),故曰合肥。”合肥,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是那永远不变的文化情结。

站在文峰塔上,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我们深情歌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悠扬。“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祖国!

面朝大湖,春暖花开。百年文峰塔就像一位世纪老人,寄托着科教兴邦的希望与梦想,见证了大湖名城的成长与荣光!

作者简介:董光巨 安徽肥西人,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西散原创首届高研班学员。文章散见于《新安晚报》《乡镇论坛》《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等省级报刊和《安徽散文》《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亦有多篇作品获奖或入选散文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巢湖美景:姥山岛文峰塔
【转】文化合肥│诗风词韵中的巢湖风情
楹联同题:合肥 钱继和 主评
小城故事(十五)
合肥!合肥!美丽的庐州
今日秦书day235:合肥与庐州的区别不是今名与古名的差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