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李海作品 | 谷子黄时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木沐读书


作者简介:李海,女,壮族,1982年出生,教师,云南丘北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丘北作协会员。2016年开始文学创作。散文、诗歌见于《中国诗歌网》《西部散文选刊》《中国西南当代作家》《文山日报》《七都晚刊》《普者黑》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


大姨父不在了。妹妹打电话来,告诉我这个不幸的消息。

我们开车回老家去吊纸。途中经过大片田野,稻谷已微微泛黄,黄绿交错的稻海中,有几片黄得深透,耀眼。那金灿灿明朗朗的黄,似乎在告诉我,秋已经走得如此近了。在此之前,城里的几场秋雨带来微微凉意,我自以为秋还在缓缓而来的路上。可是今日所见,恍惚间才发觉秋已在眼前。记得上次回老家,还是初春插秧时节,转眼已入秋。心不由生起一丝悲凉。

前几日,一位朋友夫妇俩从丽江回来,说是奔丧,家里老人不在了。他们从丽江自驾到丘北需八九个小时,再从丘北到乡下也需两个多小时。途中奔波,匆忙,可想而知。比起路途的劳累,也许心里的那份情感滋味更是沉重。我想到的这份沉重,不单是老人离世这件事带给儿女的伤痛。比起伤痛,也许更多的是愧疚。

从农村出来的人,不管是在单位上上班还是外出做生意、打工,大多时候忙于工作和生意,又或许是忙于生活琐事,远离父母,远离故乡。路途的遥远,毕竟不可能经常得空回老家看望老人。也有一些路途不算太远的,也会有各种切实的理由和借口。“周末要加班”,“这段时间事情太多了”……的确这样,我也是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家中年迈的父母。离家远去,读书到参加工作,近二十年了。这么多年,都只是在逢年过节或是家中有急事时才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义无反顾地回家。每次想到这些,我都惭愧万分。然后又会暗自提醒自己,应该多回家看看。可是,时间都去哪儿了?每年回家的次数依旧屈指可数。父母一天天在老去,他们剩余的时间可说是过一天少一天了。每每想到这些,我总是担心害怕那一天到来。

路边的稻田一片接一片,一派丰收的局面。我眼前也仿佛看到父亲和母亲,姨夫和姨母,他们在田地间劳作的身影。春种秋收,一年四季都有忙不完的庄稼活。星霜屡移,露往霜来。他们终究是苦了一辈子。其实,和父亲母亲姨夫姨母一样,有多少庄稼人都是这样过一辈子的。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把子女抚养长大,子女们有出息了,走出去了,到最后他们却成了孤独的守望者。守望着地里的庄稼,守望着逢年过节盼来女儿们回来团聚。

思绪仿佛窗外的风,在山间地里飘荡。不知为何又想到三年前,小姨父也是在谷子刚黄的时节离世的。心,陷入更深的悲凉。

“为什么他们都会在这个谷子黄的季节离世?”

“老人难越冬。”

“可现在还是秋天呢?”

姐姐开车,一语不发。我和妹妹一前一后坐着,不时又冒出一句话来。

“记忆中,大姨父爱喝酒。”

“嗯,我记得姨父常常和父亲一起去犁田。父亲吆着我们家的老公牛,姨父吆他们家的小白牛。每次劳作回来,他们就会在一起喝酒。”

“有一年父亲单是给人家犁田就挣得好几百块钱。”

“不管挣得多少钱,母亲总是赞起来做为我们的学费。”

“那些年,要不是姨妈和姨夫经常帮助我们家,我们家的日子定会是更艰难的。”姐姐终于冒出了一句话。

那时我们都还小,不懂得大人之间的事。只听母亲常常告诉我们,姨夫和姨母是我们家的恩人,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这份恩情。我们也似懂非懂地知道父亲和母亲与大爹家的关系不是很好。他们在与大爹家分家之后,想要从那个破旧矮小拥挤的老屋子里出来盖新房子,可是身无分文,要不是姨母和姨夫把他们家那年的过年猪卖掉,然后把钱借给父亲和母亲,他们是不可能盖起房子的。虽然那只是一间普通的土木结构的民房。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懂得了姨父一家对于我们家的那份恩情。当初我们姐妹几个一连考取中专。每一年开学得需要筹集一大笔学费。虽然只是一两千块钱,但是对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母亲卖猪卖米的钱,也只够一个人的学费。在这样的困境中,是姨妈家向我们家伸出援助之手。那时候,姨妈家的几个表姐已经在单位上工作,是她们拿出钱来给我们做学费的。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些钱直到我们毕业工作以后,母亲才叫我们积攒每个月的工资还给表姐她们。

如此,姨父和姨母也真的算是我们的父亲和母亲了。

姨夫走了。恩情未报。他还在世时,我又曾回报过他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此时此刻,只有愧疚。

关于姨夫的回忆,也只剩童年时候的画面了。长大以后,我很少回老家,见到姨夫和姨母的次数屈指可数。此时脑海里姨父的面容有些清晰又有些模糊。

几个月前我回老家过火把节,曾去姨父家看望他老人家。那时候姨父已病了一年有余。我记得当时他面色寡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甚是清瘦,脸骨凸显。我走进他的房间,见他躺在床上,床边的小播放器正播放本地农村的方言剧。他伸手示意让我们坐下,又吩咐姨妈找饼干给孩子们吃。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呆滞,没有笑容,没有悲哀,像个瘦瘦的木头人。我无法猜测他那时的内心世界。看到我们姐妹几个带着孩子们来看他,他应该是高兴的,只是他的脸色惨淡,面无表情。我陷入一种无言的痛中。只默默祝愿他能早日康复。

 姨父走了。他终究熬不过这个秋天。我想象不出他临走时的表情。他给我留下的最后的模样就是几个月前那个面无表情的样子。瘦瘦的、苍白的脸。

姨父家在村庄的田边,前边是公路,后边是稻田。我们把车停在公路边。这里的谷子也黄了。金黄的谷穗夹在绿而泛黄的谷叶中。串串谷穗好像在彰显秋的丰韵。那颜色亮得刺眼,也刺进了我的心。

母亲已在姨母家门口等着我们。正厅的地板上铺着一张席子,姨父的遗体就躺在席子上,用白布盖着。按照壮族的习俗,死去的人在入棺前都是这样放着的。我的几个表姐跪在遗体前,眼睛都肿了。我跪下来烧香烧纸钱。心里默念着:姨夫一路走好!一路走好!愿您安息!

 门外,在做棺木的人群中,我看到了父亲。他正低头忙着。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木匠。他会盖房子,会做家具,我们家的供桌、三门柜、电视柜、桌子、椅子等,大大小小的家具,哪一样都出自父亲之手。村里但凡有人去世,都要请父亲去帮忙做棺材。从年轻到如今的花甲老人,父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给亲人、朋友、乡亲做棺木这事。这一次是给姨父做的,我大抵是可以猜到父亲内心是何种滋味的。

锯木机叽叽作响,从那声音中冒出的木灰子像白烟似的飘在空中。旁边燃着一堆柴火,正冒着白烟。一群人在白烟中忙碌着。我没有机会钻到人群中和父亲打招呼。我看了他几次。站在人群中,他显得更加瘦小。黝黑、清瘦的脸上写着沧桑。暗淡的目光充满了绝望。岁月的风霜早已浸染了他的头发。那些纷飞的白木灰子落在他的发上,却掩盖不住他那丝丝泛白的发。这一幕,令我的心一阵一阵地揪痛。我突然意识到,父亲人生的秋天也在向他逼近,越来越近,这让我恐惧。但是,我知道,谁都无法阻挡。我很担心他。那一刻,我像梦游一般想了许多。

上一次见到父亲已是两个月前的事了。那次父亲因为肾浮水严重住进了城里的县医院。在医院上班的姐姐打电话告知我才知道的。我去医院看望他,他还说你们忙你们的,没有时间就不要总是往医院里跑了,我自己能行,过几天我就回去了。这些话就像针尖一样字字句句往心里扎去。

父亲在医院里住了五天。我每天下班都去看他。问他想吃什么我送去,他总是说随便什么都可以。每次见了都很少有话说。小时候父亲总会给我们讲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那时我和父亲是亲近的。可是长大以后,我和父亲之间的话总是少得可怜,越来越少。我总想,是不是因为我离家太久了。比起空间与时间的距离,我感觉我与父亲之间的距离更遥远,远得可怕。这让我感到悲哀。出院那天他便要姐夫送他回老家了,没有等我下班他就走了。我赶去到医院病房,看着空空的病床,有一种欲哭无泪的痛。

父亲和母亲都是这样。如果不是因为病重需要进城住院,或者我们姐妹几个哪家有事情需要他们进城来。他们是不会平白无故地进城的。有时,我们说要带他们出去外面走走看看。他们总是说家里猪呀牛呀马呀,哪样离得开他们?这个家,终究是离不开他们的。他们也离不开这个家。

父亲和母亲,他们早已习惯了一年四季守望着庄稼、牲畜过日子。多次劝说失败之后,我们也不再勉强恳求他们搬到城里住了。只是很多时候,想到家里只有父亲、母亲和年迈的祖母,那份冷清,总让人心酸。陪伴的时间总是那么少,那么少。

我在人群旁边站了好一会儿,父亲依旧低头忙着。我始终没有机会和他说一句话,他也始终没朝我这边看一眼。

一阵秋风吹过,田里的谷子似乎黄得更深了。它们在等待,等待归仓的那一刻喜悦。只是,它们不会知道,今年的秋收少了一个打谷的人。


《木沐读书》已经推送过文章的作者名单(以文章发表的先后顺序,适时更新中)

一、 安徽:

1、许辉 2、潘小平 3、张庆龙 4、梅雨墨

5、唐旭艳 6、姚尚书 7、王家运 8、陈玲

9、黄丹丹 10、阿紫11、刘晓凤 12、彭光品

13、刘宏江 14、邹辉15、张易亨 16、黄圣凤

17、严明 18、徐艳友 19、姚尚书 20、宝茜 

21、孙辉 22、金迟 23、周岑岑  24、史太群

25、胡占敏 26、赵爱霞 27、曹孟伦 28、张正旭 

29、安宜生 30、高怀和 31、薛业忠 32、毕子祥 

33、许道连 34、苏金文 35、宋同文 36、彭光品 

37、王忠正 38、廖丽 39、司舜 40、张恒 41、陈进

42、程永生 43、刘家宝 44、邱晓鸣 45、赵克明

46、赵兰 47、金鹏 48、陈艳49、吕树国 50、肖震

51、陈锐 52、朱晓军 53、刘应姣 54、刘檀风 

55、陶静 56、张建春57、周芳 58、郜芬

59、钱广安 60、季纯贤

二、上海

1、安谅 2、河丁 3、苏岚烟

三、北京

1、马雪花 2、绿藜 3、陶瑰丽

四、重庆

1、任飞雪 2、王家魁 3、李晓 4、阳莉

5、程滟 6、何仙草 7、何真宗 8、胥淋译

9、王景云 10、刘屹

五、四川

1、邹安音 2、孙文华 3、黎均平 4、信封

5、陈辰

六、贵州

1、刘燕成 2、陈珍秀

七、山西

1、刘文来 2、卢静 3、清菡 4、宋晓明

5、赵欣

八、陕西

1、韩静 2、白玉稳 3、黄福海 4、李永安

5、郁秋 6、姜启德 7、王炜 8、杨晓景

9、温洁 10、王念平

九、内蒙古

1、张继炼 2、裴海霞 3、温长春4、景绍德

5、心柔 6、徐义萍 7、李瑞平

十、新疆:

1、石桂霞 2、刘佩枫 3、晓犁 4、马乾

一、甘肃

1、赵新平2、淇兰舒3、万有文 4、周银德

十二、山东:

1、徐文奇 2、张芳华 3、高原 4、厉彦林

5、马迁 6、郑洪亮 7、张桂珍 8、姜佃友

9、孙瑜10、邱秀玉11、张意中 12、马来敏

13、张呈明 14、杨军 15、李阳 16、王明新

17、王丽 18、刘立云 19、郭爱华 20、李彩华

21、刘瑜 22、葛桂凤

十三、江苏:

1、一抹寒烟 2、魏丽饶 3、曾荣  4、孙建国

5、阿土 6、周雨阳 7、赵峰旻 8、周荣丽

9、倪玉琴 10、徐玉向 11、陈燕 12、卢静

13、夏邱梅 14、郭朝晖 15、仲小梅

16、薄金龙 17、邓晓燕

十四、浙江:

1、胡曙霞 2、高金海 3、尤静静

十五、江西:

1、朱仁凤 2、黄小军 3、贺湘君

十六、湖南:

1、张雄文 2、田瑛 3、许艳文 4、刘勇

5、陈青延6、邹劭玲 7、杨盛龙 8、张宪

9、唐臻科10、范诚 11、卢宗仁 12、刘月娥

13、李方明14、白亚军15、肖正民 

16、彭湘 17、高求忠 18、叶佳萍

十七、湖北:   

1、菡萏

十八、黑龙江:

1、道非 2、李百合 3、靳银环

十九、吉林:  

1、王德林 2、宋雨薇

二十、辽宁:    

1、范彧 2、朱宏程 3、杨成菊 4、王贺岭

5、商景远 6、李娜

二十一、河南:

1、苏宪权 2、程敏 3、叶晓燕 4、李成猛

5、连伟峰 6、王建峰 7、范恪劼

二十二、河北: 

1、高立丽 2、张华北 3、李东辉 

4、田志猛 5、史丽娜

二十三、广东:

1、张旗 2、邱少梅3、野平 4、黄春宇

5、高艾珊

二十四、广西:

1、庞华坚

二十五、福建:

1、土楼人 2、朱慧彬  3、刘丽芬

二十六、云南:

1、李海


办刊理念:高品位  大格局  上档次  推原创  出精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姑父与姨夫的“父”与“夫”的区别由来是什么?
为什么姑父是父亲的父?姨夫却是丈夫的夫?
“姑父”用“父”,“姨夫”却用“夫”,究竟有什么原因?
张振山:姨母
“姨夫”还是“姨父”,这两个称谓你能分得清吗?
我的母亲葛楚华(20191227更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