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李又茗作品 | 逝去的院落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木沐读书

木沐读书——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木沐读书——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木沐排行榜——中国原创散文作家诞生摇篮


个人简介:李又茗,女,现就职于山东邹平广播电影电视中心,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协会员、邹平县作协副秘书长。


一座真正的农家院落里,要有树,能养许多花草,庄稼收获的季节,院子里堆满玉米或小麦,才能是一座像样的农村院落。人在这样的院子里长大,才会印上家族的烙印,才能真正在家人心里,传承自己家族独有的血脉记忆。然而,这样的院落,在城市化进程中,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一个过去时态的词语?

幸运地是,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院落里度过的。离开家乡多年,童年的院落依然深深地刻在记忆里,年岁越长,记忆反而越清晰。

最早留在我孩提记忆里的院落,是无缘见面的爷爷奶奶住过的祖宅。偌大的院子里,南边是一棵老杏树,东墙下紧挨东屋南边,父亲种了一架葡萄。

老杏树看着就很有些年岁了,不知道是哪个祖辈栽下的。每年春天,这棵杏树只开出稀稀落落的零星花朵,高高地挂在枝头,擎在院墙上空,从外面隔着院墙看进来,很有些水墨田园画里的景象。杏树看着高大、粗壮的树干,黑逡逡的树皮已经开裂了。每逢雨后,一不小心,还会碰到树皮上流出的胶状物,黑乎乎地粘在手上,搓不下来,洗也难洗,让人很讨厌。杏树结的果子很少,最多也就十几个,与它高大的模样极不相称。每到杏子变黄的时节,临下地的母亲都要对幼小的我和哥哥说:“不许上树摘杏!我已经数好了,杏少了我能看出来啊。”这句话很能唬住我们,因为树上寥寥的十几枚杏子, 能毫不费力地数清楚。但孩子的馋虫不是母亲几句话就能打消的,实在忍不住了,喜欢爬高上低的我就爬到树上,找个稳当的树杈骑好,树下的哥哥,努力伸长手臂,递给我一根钩杆。凭借长长的钩杆,虽然人小力弱,我也能够下稍矮处的两三枚杏子。剩下的几枚就高高地挂在树梢,直到变软、熟透,“啪”地一声落到地上,摔个稀烂。

年龄渐长,我才慢慢领会,母亲倒不是心疼树上的几枚杏子,她实在怕幼小调皮的我,因为够这几枚杏出个什么意外。

东墙边的那架葡萄,在父亲的精心侍弄下,每年都会硕果累累。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还处在刚刚解决温饱的阶段,水果这种奢侈品,很少有人能买得起。院子里那架葡萄,就成了我们兄妹俩解馋的唯一选择。从夏末开始,葡萄次递变红,我和哥哥的好日子就来了,每天都有酸甜的葡萄吃,我常常搬个板凳,站在葡萄架下,一粒一粒挑拣那些紫红的送进嘴里。直吃到秋末,连酸涩的二代葡萄也难觅踪影才罢休。

秋收时节,院子里又会有新的风景。庄稼地里,成熟的玉米带皮掰下来,运到各家各户的院子里。不几天,每家的院子中间,都堆了满满一大垛玉米。

我家的玉米都堆在老杏树旁边。收获后的晚上,父母带着哥哥和我,坐在高高的玉米垛旁边,开始剥玉米。剥玉米工程不仅单调枯燥,对我来说还非常漫长,每天晚上都到很晚,这样的日子一直得持续十来天。星空下,月亮已经离了正南,眼看要走到西天,我已困得睁不开眼,剥玉米的动作越来越慢,母亲还不让去睡觉。哥哥和我便缠着父母讲故事,想借此驱散越来越浓地瞌睡。父母都不是擅长讲故事的人,最后,还是母亲被缠得没法,指了指横在天上的银河说,就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吧。这个现在人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是我的童年幻想启蒙。故事结束时,母亲说:“七月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晚上你们躲到葡萄架底下,就能听到牛郎织女说话。”哥哥和我深信不疑,连续几年,七月初七的夜晚都钻到葡萄架底下,想听牛郎织女说话,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但来年的七月初七,哥哥和我依然满怀希望地继续钻葡萄架。直到有一年,哥哥也开始笑话我说:“你还真信啊!娘是在哄我们呢。”我依然半信半疑地又钻了进去,幼小的心里,总觉得葡萄架这么美好的东西,应该拥有这种神奇的功能。但从那年以后,我便只吃葡萄,不再钻葡萄架了。

成年后,偶然在某本书里读到,传说每逢七夕,能在葡萄架下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的女孩,不仅会拥有一双做得针黹和美味的巧手,还会在以后拥有坚贞不渝的爱情。当年母亲骗我钻葡萄架,不仅为了给幼小的女儿提神,也包含着对女儿未来的美好期冀。虽然我并未如母亲所愿,拥有一双做得针黹和美味的巧手,至于爱情,也许身边这个心灵相通的人,可以当作美好传说中,走进现实的那部分吧。现在,夜空下的银河和繁星,早已消失在城市夜晚的霓虹灯下,连蓝天都消失在越来越重的雾霾中,我女儿这一代,听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只能想像天上银河的样子,只能通过书本了解知识中的银河,她像了解恐龙一样,阅读着书中的银河。

剥好的玉米尾部要留着几片玉米皮,两个或四个玉米系起来,一层层搭在父亲早就埋在院子西边的几根柱子上,柱子一般四五米高,玉米要一层层搭到柱子最上端。这是那个年月,玉米普遍的储存方式,一是不必占用逼仄的室内,二是可以最有效的防雨防霉。农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些玉米架上的玉米,等冬天的农闲时节,要一粒粒剋下来,那是一项更加漫长乏味的工程。当我隔着岁月看过去,记忆里竖立着一架架黄澄澄玉米柱的院子,成为脑海里童年的一幅美丽图画。前几年,和朋友去外地看画展,一幅农家院的玉米丰收图,挟着耀眼的金黄扑面而来,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和温暖。隔着当事者曾经的岁月和艺术家的旁观视角,劳作,不仅成了温暖美好的记忆,还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绘画艺术。

1983年,父母终于拆掉破旧的祖屋,在原址上翻盖了五间土坯房。

翻盖的五间土坯房,院落也延续了原地基的阔大。老宅原来的那架葡萄,父亲仍然细心地侍弄着,把它挪到了一进大门,院子的西南角,搭起的葡萄架就在进出院落的必经之处。原先院子里那棵古老、粗壮的杏树,被西墙边新栽的两棵梧桐树替代了。

五六年里,梧桐树便长到了碗口粗细,我也上了初中。

华是我初中最要好的朋友,比我大一岁。华的童年很不幸,父亲早逝,幼时长兄如父,可惜长嫂不能比母。华的大哥结婚后,便带着家中仅有的财物立户另过了,扔下寡母,带着尚未成人的一弟一妹艰难度日。

我的父母把华当成另一个女儿。那时的通讯不像现在这样便捷,华总会在假期里不期而到,有时我正巧去了亲戚家,她便在我家边帮母亲做些简单的家务,边和母亲聊些家常和心事。她无数次羡慕我有一位通情达理,可以无话不谈的好母亲。她说她去世的父亲就是这样。有时我也会去她家住上一两日,她大字不识的母亲也把我看作她的另一个女儿,不同之处是,她不能谈心,也不太擅长厨艺,多是我们两个边学边做了让她来吃。

每逢节假日,华总要隔三岔五地来我家住上几晚。

夜里,我俩躺在小北屋的大床上,听着窗外梧桐叶唰唰作响,聊着少女间的心事,更多时候我们会遥想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的样子,憧憬着到那时,我们历久弥新的友情会是副什么模样。秋天的夜晚,在我俩的窃窃私语中,偶尔会掺进梧桐叶“唰”得飘落声。有时我们聊得兴奋,直到下夜班的大人骑自行车的咣啷声,伴着一阵犬吠传到耳边,两人突然打住话头,相视片刻,异口同声问“几点了”,再同时疑惑“天快亮了?” 很多时候聊得夜深,我俩仍毫无睡意,便爬起来站在窗前,看月影透过梧桐树叶漏下的光,少女的心里,梦幻般得浪漫。三十年后的今天,回忆里越来越清晰的那些声音和画面,唤起的不仅是我对友情的怀念,还有逐渐失落的乡村记忆。

华除了语文,其他课程都很一般。也许和坎坷的经历有关,她有一颗极敏感多情的少女心,写出的作文总令老师和同学感动。我的母亲、我俩的友情,还有承载我们友情的我家这个院落,都在她的笔下无比温润美好。

初中毕业那年,华因中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考完试的第三天,她来我家小住,晚上,在属于我俩的小北屋里,她抱着我痛哭不止。华的痛哭里,有对初三苦读,却未有相当回报的不甘,更有对想借中考改变命运,却不得不接受失败结局的无助。我的劝慰很苍白,多数时间里,只是无声地陪伴。

那一年,我考上中专去外地读书了。华的母亲和二哥,东拼西凑了学费,让华去县城继续读高中。高中的华很刻苦,她的信里除了诉说学习的压力,更多地是倾诉在校的孤独。她说,没有我的陪伴,学校生活只有乏味地两点一线。三年后,华竟又在高考时发挥失常,成绩脱离她的预期,仅上了一所专科学校。现在再回头看去,没考上中专的华是幸运的。当年比大学难考,含金量几乎比大学还重的中专学历,在经过短暂几年的辉煌后,很快沦为单位的低学历,晋职称、提拔都不在考虑之列。华上的虽然是大专,却一直是被承认的正规大学。普通大众永远不要妄图触摸命运的命门。

华的最后一封来信,是大三毕业那年,诉说她即将毕业的不安,我劝慰的信寄出后,便石沉大海,再无消息。2002年,我工作的第七个年头,终于借助网络,知道华和我同在小城,辗转打听到她工作的单位,查到她办公室的电话打过去,华语气里那份陌生和疏离,让我至今后悔这次通话。在外就读时的书信往来,假期里的同榻小住,时间并不久远;梧桐树叶飘落的“唰唰”声仿佛还未落地,憧憬历久弥新友谊的话语还响在耳边,我和华却在并不漫长的岁月里走失了,回头看时,只遗一地荒凉。那些美好,如同那个秋夜的月影,仿佛只是一场幻梦而已。

至于那架葡萄,被细心的父亲搭成了夏日的遮阳网。

盛夏,葡萄架的浓荫下,总会聚着三五个来聊天乘凉的乡邻。村南的乡邻一闲下来便习惯性地聚来;村北的乡邻经过我家门口上坡时,总要在葡萄架下驻驻足,和葡萄架下喝茶的乡邻聊上几句。葡萄泛红的季节,来串门的乡邻们便挑了泛红的葡萄粒,放到嘴里尝尝鲜。下地干活的乡邻走到我家门前,也会拐个弯进来,不声不响地摘上几粒葡萄,嚼着下地。父母隔窗看着那些在葡萄架下打个逛就走的乡邻,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某某去打药了。”“某某去串肥了,这么早?!”乡邻的农活在我家窗口里像一幕幕剪影。

喜欢养花的父亲,还在影壁墙前种了一棵夹竹桃,和影壁墙一起掩映在葡萄架下。每到夏天,夹竹桃便开一树繁花,层层叠叠的粉红花瓣比桃花艳丽很多,衬在影壁墙下,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工笔画。花香浓郁,吸引好多蜜蜂缠绕数日,蜜蜂倒一直和纳凉聊天的乡邻和平共处。后来,父亲听人说夹竹桃花叶都有毒,便把这棵已长到一人多高的夹竹桃坚决地清除了。夹竹桃开花的样子,我却一直念念不忘。参加工作后,每年春天都和朋友去赏桃花,但从未再见那种夺目的艳丽。

1997年,为了哥哥来年结婚,父母再次翻盖房屋。房子是农村当时最流行的样式:带前出厦的五间大瓦房;东西各一间平房,用来贮放农家的日用杂物。按照新的宅基地规划,院落缩成了一方逼仄的天井。树木在院子里没了容身之地,连父亲那些心爱的花花草草,都不得不搬到在外工作的叔叔留下的那个闲院里。父母多次说,这样的院落,还不如翻盖前的旧房好住,也实用。

新院落的小天井朝阳时间短,每有雨雪,地面便很长时间泥泞不堪,为了行路和清扫方便,父亲就用红砖把天井铺了一遍。这样的院子已经没有玉米或小麦的容身之地,晾晒粮食要在新房的平顶上。

那棵葡萄树,父亲仍然在局促的院子里保留下来了,栽在靠南墙留出的土地里。因为光照时间短,又不太通风,葡萄虽然主枝仍旧粗壮,叶和果却像老年人头顶的白发,稀稀疏疏,茂盛不再,又因为不打农药,每到结果,免不了得烂果病。每年葡萄开始成熟的时候,父亲看着架上一粒粒烂掉的葡萄着急,怕我回家晚了吃不到,总会给已在小城安家的我打电话, “回来拿点葡萄吧,再不拿就烂没了。”父亲一直记着我最爱吃的是葡萄。其实,超市里的葡萄又大又甜,也不算贵,只是没有父爱的温暖。

而我,也因工作和成家,离开了家乡的院落,新宅的故事不再是我的了。已经住进城里楼房的我,生活悬在半空,离土地那么远,总感觉没有根基,接不上地气,心灵更是无处皈依。回到家,关上楼门,一个私密空间便形成了。邻里之间,无事时互不打扰,有事时简捷明了。过去院落里那种亲朋乡邻间的温情很难再有,住宅记忆越来越贫乏、封闭。


木沐排行榜

已在《木沐读书》上推送过文章的作者名单如下(以文章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目前已经有258位作家荣登木沐排行榜,其中安徽69位、山东28位、湖南23位、江苏20位、重庆12位、陕西11位,为木沐读书排行榜前六):

一、 安徽:

1、许辉  2、潘小平 3、张庆龙 4、梅雨墨5、唐旭艳

6、姚尚书 7、王家运 8、陈玲9、黄丹丹 10、阿紫

11、刘晓凤 12、彭光品13、刘宏江 14、邹辉15、张易亨

16、黄圣凤17、严明 18、徐艳友 19、姚尚书 20、宝茜 

21、孙辉 22、金迟 23、周岑岑  24、史太群25、胡占敏 

26、赵爱霞 27、曹孟伦 28、张正旭 29、安宜生 30、高怀和

31、薛业忠 32、毕子祥 33、许道连 34、苏金文 35、宋同文

36、彭光品 37、王忠正 38、廖丽 39、司舜 40、张恒

41、陈进42、程永生 43、刘家宝 44、邱晓鸣 45、赵克明

46、赵兰 47、金鹏 48、陈艳49、吕树国 50、肖震

51、陈锐 52、朱晓军 53、刘应姣 54、刘檀风 55、陶静

56、张建春57、周芳 58、郜芬59、钱广安  60、季纯贤

61、李晓莉62、鹿伦琼63、黄璜64、彭均生65、单宝霖

66、王琼67、李惠68、张亚林69、任志鸿

二、山东:

1、徐文奇 2、张芳华 3、高原 4、厉彦林5、马迁

6、郑洪亮 7、张桂珍 8、姜佃友9、孙瑜10、邱秀玉

11、张意中 12、马来敏13、张呈明 14、杨军 15、李阳

16、王明新17、王丽 18、刘立云 19、郭爱华 20、李彩华

21、刘瑜22、葛桂凤23、徐月强24、谢慧娟 25、鹿晓兰

26、卜宪玲27、刘雅囡28、李又茗

三、湖南:

1、张雄文 2、田瑛 3、许艳文 4、刘勇5、陈青延

6、邹劭玲 7、杨盛龙 8、张宪9、唐臻科10、范诚

11、卢宗仁12、刘月娥13、李方明14、白亚军15、肖正民 

16、彭湘 17、高求忠 18、叶佳萍19、卢小夫 20、李风格

21、傅沐辉22、刘天红23、杨明

四、江苏:

1、一抹寒烟 2、魏丽饶 3、曾荣  4、孙建国5、阿土

6、周雨阳 7、赵峰旻 8、周荣丽9、倪玉琴 10、徐玉向

11、陈燕 12、卢静13、夏邱梅 14、郭朝晖 15、仲小梅

16、薄金龙 17、邓晓燕18、曹利生19、付光前20、凌生霞

五、重庆

1、任飞雪 2、王家魁 3、李晓 4、阳莉5、程滟

6、何仙草 7、何真宗 8、胥淋译9、王景云 10、刘屹

11、胡琴12、罗学玲

六、陕西

1、韩静 2、白玉稳 3、黄福海 4、李永安5、郁秋

6、姜启德 7、王炜 8、杨晓景9、温洁 10、王念平

11、郑媛

七、河北: 

1、高立丽 2、张华北 3、李东辉 4、田志猛  5、史丽娜

6、燕金城7、刘海亮8、薛丽英9、侯瑞平10、张艳

八、河南:

1、苏宪权 2、程敏 3、叶晓燕 4、李成猛5、连伟峰

6王建峰 7、范恪劼 8、蕴儿9、李长顺

九、四川

1、邹安音 2、孙文华 3、黎均平 4、信封5、陈辰

6、李安7、陈平8、杨莉

十、内蒙古

1、张继炼 2、裴海霞 3、温长春4、景绍德5、心柔

6、徐义萍 7、李瑞平

十一、广东:

1、张旗 2、邱少梅3、野平 4、黄春宇5、高艾珊

6、筱卉7、吴晓锦

十二、山西

1、刘文来 2、卢静 3、清菡 4、宋晓明5、赵欣

6、王小燕

十三、辽宁:    

1、范彧 2、朱宏程 3、杨成菊 4、王贺岭5、商景远

6、李娜

十四、新疆:

1、石桂霞 2、刘佩枫 3、晓犁 4、马乾

十五、甘肃

1、赵新平2、淇兰舒3、万有文 4、周银德

十六、上海

1、安谅  2、河丁 3、苏岚烟4、单金龙

十七、北京

1、马雪花 2、绿藜 3、陶瑰丽4、白岩

十八、黑龙江:

1、道非 2、李百合 3、靳银环4、李小妃

十九、浙江:

1、胡曙霞  2、高金海  3、尤静静

二十、江西:

1、朱仁凤 2、黄小军 3、贺湘君

二十一、福建:

1、土楼人 2、朱慧彬  3、刘丽芬

二十二、吉林:  

1、王德林 2、宋雨薇

二十三、贵州

1、刘燕成 2、陈珍秀

二十四、青海

1、梅尔2、张云玲

二十五、云南:

1、李海2、优游

二十六、天津:

1、李锡文2、鹿艳哲

十七、湖北:   

1、菡萏

二十八、广西:

1、庞华坚

二十九、海南:

1、贺清梅


办刊理念:高品位  大格局  上档次  推原创  出精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客农家小院
麦子诵读 | 怀念老房子
一个浓缩的全息生态小院
葡萄熟了
想在农村院子里搭个葡萄架,这几件事要注意
48个美丽的花园 每一个美的让你心惊肉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