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张彩虹作品 | 洛河记忆—放筏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半亩书舍

半亩书舍——西散原创选稿基地

半亩书舍——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半亩书舍——最具亲和力原创散文平台

我家住在洛河边。这里的洛河就是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提到的“神禹导洛于熊耳”的洛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著名的“洛书”就出在这条河里,她是中华文明的根文化之一。我家世代住在她身边,人们靠她滋养生命,靠她点燃炊烟。古往今来,发生在她身上的事估计比河底的沙子还要多,但我所知道的有关洛河的许多故事,都是从父亲那里得来的。

洛河作为一条河,首先担当起两岸人生活的运输线,几千年来不曾停歇。爷爷主要生活在解放前,那个年代,富人有船,穷人造不起船,就用竹制做竹筏。但也有木筏的。靠洛河为生的贫苦人,每到秋季来临,就从竹园中砍了最年长的竹子,截成一丈多长的短截儿,晾干,用葛条把每根竹竿并排扎紧,竖一层,横一层,两层固定结实,竹筏做好了,还要在切口处涂抹土漆,以防腐朽,延长竹筏的使用寿命。竹筏轻便,能承载更多的物品,且防腐力强,经久耐用,但因资源有限,连竹子都弄不到的更穷的人就用胳膊粗的木杠子制作,称作木筏。爷爷就属于能做得起木筏的人。因为木材资源多,就没有竹筏那样娇贵,不用涂漆,坏了,再上山砍些制作便是,爷爷是制作木筏的能手。

父亲是用木筏接续家庭烟火的。七八岁的他跟着爷爷去放筏。拉的大都是些不怕水的东西。爷爷为了及早把生存的本领交给他,在接到大船运回来的物品后,用油纸(那时还没有塑料,人们把牛皮纸用桐油涂抹几遍,晾干制成的防潮防水的纸叫油纸)把盐等怕水的东西包起来,把铁锄、铲子等物品捆好放在木筏上。一杆长篙一撑,木筏离岸,这样顺流而下,一边撑,一边大声吆喝着:盐来了!铁锨来了!谁要就靠岸了!沿河村庄的人只要看见大船回来了,就会密切注意随后几天洛河上的动静,就是按惯例,之后几天就会有人来放筏卖东西,他们就会准备点钱或粮食,以便进行买卖和物物兑换。爷爷很穷,放筏一次能换点粮食或食盐或奶奶做家务的针线等等。有时运气好了,还能赚一点白面,那白面可是经过很多工序磨出来的,拿回家可直接做饭了。有时候,父亲与爷爷一起,从前坪卸货点领取货物,一路下行,到龙驹才能卖完。父亲学着爷爷的样子:“卖盐喽!还有铁锅,白瓷碗!洋糖!”(那时,糖块主要靠进口,人们都把外国的货称作洋货。比如洋火、洋布、洋糖之类)。岸上的小孩子飞快跑回家,磨蹭着大人要吃糖。一碗黑豆可换五个洋糖,那是相当昂贵的。只有家底殷实的人才肯换来哄孩子。父亲跟在爷爷身后,爷爷把木筏靠岸,一位中年妇女端着一碗黑豆从村前的土堰豁口处走向河边,身后跟着馋嘴的或是没钱买,家人也不肯给换的,跟着看稀奇,睁着两只大眼睛的孩子。“能不能多给一个?半个也行。”“你的碗小,黑豆少,我已经多给了”在讨价还价中,利总是很薄。也因爷爷太善良,总不想刻薄了那些数着家什过日子的人们,所以,一趟放筏下来,除了给船主交回本钱,多少有些盈余即满足了。

有一次放筏结束,赚了四碗黑豆、一斤多粗盐,两块洋糖。爷爷说很不赖,比种庄稼来得快多了。只是这放筏的差使一年才有两三次,还是轮流的,下次就挨着别人了。为了犒劳父亲一天的伴随帮忙,爷爷用牙给父亲咬了半块糖,剩余的半块重包进纸里,说回去了给姑姑吃。另外的一块说留下过年吃。我想爷爷的牙齿在接触糖块时,舌头一定能感觉到那一丝甜了吧,如果糖块掉了一些碎渣,爷爷就能尝到更甜的味道了。父亲也舍不得吃,待糖化了一小半,就吐出来包进纸里,说回家与姐姐一起吃。

天气晚了,父亲坐在筏上,爷爷调转了方向,下到岸上拉纤,木筏该逆流而上返回了。爷爷的背脊弯成了弓,若有一根箭从爷爷肚脐眼出发,一定会射向脚下的土地。天黑净后,终于拐过了一个大湾,该靠岸了。爷爷把木筏的缆绳绑在河边一块大石头上,背着一小袋子东西,父亲在爷爷身后蹦跳着。

父亲十五岁了,他可以独自承担家务了。一个秋天的早晨,他与邻村的一个人一起去很远的地方拾柴火。他们步行十几里,在洛河边的东虎岭村山坡上砍柴,那山岭叫志汉岭,听说是曾在洛河河谷练兵的李闯王经过那里,李自成是有志气,干大事的人,这名字就是为纪念李闯王得来的。志汉岭上有稠密的桦栎树与密密麻麻的荆条,是方圆几十里的人拾柴的好去处。临近中午,他们才赶到,蹲在河边吃随身携带的黑馍,弯腰掬起一捧洛河水咕咚咕咚喝了下去,吃几口馍喝几口水,喝几口水再吃几口馍,待把肚肠喂饱了,就把绳辫在腰里,拿着镰刀上山了。刚刚钻进桦栎树林,没砍几根树枝,听到身旁呼啦一声响,他一看是一只灰黄色的狼,就大声吆喝:狼!狼!同伴一听也吆喝起来,狼顺着山梁跑了。父亲怕再碰着狼,一边砍柴,一边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两三个时辰下来,他已经砍了七八捆柴火。逐个把枝条的枝桠折断捋顺,用葛条藤把柴火捆扎好,找个树木荆棘较少的陡壕,顺着陡壕把一捆捆柴火滚下山去,然后拽着捆梢拉到岸边。坐下来,把事先准备好的粗杠子摆整齐,续好葛条藤,开始做木筏。怕木筏做不结实,到半途散架了。父亲用很多葛藤把木杠子扎得一圈又一圈,一道挨着一道,直到确认即使到河里撞上小礁石也不会散伙,他才将木筏绑上绳子,把绳子缠绕在岸边的石头上固定好,再把柴一捆一捆放到木筏上。又吃了点馍,喝了点洛河水,一切准备就绪,解开绳子,蹦到木筏上,用一根硬而长的桦栎树枝做篙,篙头顶住岸边一撑,木筏离岸了。

那个同伴年龄比他大,在前边高声喊:撑快点!不要往河心去!那里水太深,小心撑到漩涡里去!钻到漩涡里就该翻了!眼看太阳要落山了,父亲心里急,但又不敢大意。只一会儿,就看不见同伴了。他沿着靠近岸边的河道撑着木筏。木筏顺水慢悠悠地前行,如果不是天色已晚,父亲说他会仔细地体味那种随波逐流的舒心与惬意,但他还要小心观察木筏距离暗礁的远近,要寻找判断之前同村人翻筏的地方距离他有多远。拐过一个湾,天已朦胧黑。还好,没有大浪,鞋子裤腿都还干爽。为了加快速度,他不断用篙撑,谁知用力过猛,木筏打了旋,方向一变,水流冲击力大了,木筏颠簸起来,这样以来,他的衣服与鞋袜全湿了。看着山顶上的余光,十几里的河湾没有一个人,他的心里开始害怕,但对河的山坡上有晚归的放牛娃还在吆喝着牛,心里一下子感觉有了伴儿。不敢冒然用力,慢慢下行。大约行了四五里,到达一个山溪的入洛口。由于山溪与洛水汇合,水流冲击很不顺,接着下游没多远,河道变窄,水深流急,暗礁漩涡增多,乘船或放筏,稍不注意就会翻到漩涡里。接近漩涡了,木筏不听指挥,丈把远处就是一个大漩涡。父亲盯着木筏的行走方向,用篙调节着与漩涡的距离。左一篙,右一篙,在筏头溜号之际,跳下水用力拉,过了漩涡上筏,落汤鸡一般的湿衣服紧贴着身体,在夜风里浑身瑟瑟发抖。

看见曲里村的灯光了,终于快到了!前面的水是黑的,山影倒进水中,水更黑了。远处萤火虫一般的灯光在黑夜中给了他力量。那模糊的光是透过人家窗户的煤油灯的光,虽很微弱,却使他感觉到还没有到黑暗的尽头,心里尤其温暖。木筏需要撑到对岸了,换了篙的位置,慢慢撑到河心,慢慢向对岸接近,使劲力气靠岸。这时,他知道那个临村人早到家了。父亲在心里很怨他不顾伴儿,这种感觉像刀刻在石头上的字,直到晚年病重后住进市里的医院,还给我说他那次孤单的感觉。

月亮出来真晚啊!他固定好木筏。把湿水的柴火一捆一捆背下木筏,背上一个小山梁,给那里的人家打了招呼,放在人家的屋前自己先回家。第二天早上再到河边把木筏拆了,连同柴火一捆一捆背回距河边二里多的家里。

后来,在县城搞建设时,父亲与同村的叔叔们被抽调到洛河沿岸的高山上伐木,一根根木椽都是通过木筏运到城里支援国家建设的。他说,那时他们早出晚归,在山上把一棵棵足够粗的树木伐倒,两人一组把木材绑在竹筏上,运到了县城。一对对竹筏顺水而下,他们常唱着“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歌。那宽阔的河面,快乐的劳动场面,那时的放筏有种无比豪迈的感觉,能为新中国建设运送木材,浑身充满了力量,也是他最自豪的事。

多少年来,父亲用木筏过河、拉柴、拉粮,直到后来村里有了几艘船,洛河岸边有了公路,拾柴拉柴都用拖拉机。一九七八年以后,村里响应“河边栽白杨。不用打柴郎”的植树造林号召,紧接着土地、林坡承包责任制后,再也没有到那么远的地方砍过柴。用木筏运柴的事便成为历史。

我所记得的放筏是在上小学时期,那时人们去赶集常常撑木筏过河,特别是夏天,乘竹筏是人们的渡河首选。沿河的村庄生产队里都有几个木筏或竹筏,过河的人撑过去,固定在河对岸,过来的人撑过来,能保证洛河两岸都有木筏供人过渡。木筏在夏天用得最多,春秋多用木船。记得有一次我与大人们一起去赶集,到河边,叔叔伯伯们把我拉上木筏,围在中间,怕我掉下河里。他们随着木筏的摇摆常爆发出“好家伙,哎呀呀”的惊叹声,我则用手牢牢把住大人的衣袖。在晃晃悠悠的半个时辰内,我像旱鸭子一样伸长脖子,看那撑筏的人如何掌篙;看木筏在水里如何打转踌躇不前;看他们如何使筏走出困境;看木筏旁清凌凌的河水泛起的小浪花;看河水里被惊动后四处逃窜的小鱼;听河水拍打木筏的声音;也看大人们鞋子被水溅湿的无奈;更留恋那悠悠荡荡不知不觉就过了河的美妙感觉与大人们抱着我下木筏的团团暖意。

我曾问父亲,你站在木筏上时,有没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父亲说小时候与爷爷一起坐木筏的时候有轻飘飘的快意,等到自己放筏时,只感到生活的重压,哪里还有“轻舟”,多的是惊惧与渴望。而今木筏的记忆渐渐远去,但它承载了一条河的历史,也承载了几千年来人们的饥渴冷暖。透过爷爷的背影,聆听父亲眼前那浓墨般的黑暗,木筏就像一个符号镌刻在洛河的记忆里。

今年十一长假,我们一家与母亲一起到被称为北国漓江双龙湾去旅游。在距离桃花谷口不远的“水上乐园”里,除了游船、快艇,还有几个做得很精致的竹筏,撑筏的小伙子或唱着歌或吹着口哨,上面的少年少女们被澄碧的洛水与乘竹筏浪漫的情调点燃,欢声笑语如鹦鹉啾啾喳喳,从水面迸溅到河岸,不时吸引岸边的行人把目光投到他们身上。竹筏在平缓的水面上漂行,两边高耸的山峰的青翠的山影、碧绿的河水、荡舟的青年男女、快艇划出的一道雪浪,都反衬了竹筏的悠然自在。此情此景的浪漫韵致撩拨人心,一种想称为画中人的急切心情催促我的脚步,也为让女儿、母亲和爱人去享受一次这水上漂游的妙趣,便与拥挤的游人一起购票后,穿上游泳衣,顺着斜坡下到岸边。当登上那竹筏的一刻,惊喜与惊险,童年时期的乘坐木筏的情景,像坐在角落里的一个个小精灵不时窜出来与眼前的情景较劲、打架。竹筏优哉游哉顺水漂游,主人一杆长篙撑下去,快一阵慢一阵。在上面看两岸风帆远影,两岸青山的倒影在水上变幻,似水蛇舞蹈,迷惑着我那被红尘磨损得没棱没角的眼睛。竹槁挑起的水花一串串,滴滴回到从前,用手掬一捧绿如蓝的洛水,那水不是童年的水,河也不再是童年的河。倘若父亲还在,与我们一起乘竹筏游洛河赏美景,他的感慨一定会更多,何况这里距他当年砍柴的志汉岭并不遥远,只有两个河湾的距离。这里的山上有父辈们少年的艰辛生活,想着想着,父亲好似就在身边,那无比轻松的眼神,完全没有了解放前与爷爷一起放筏时的神情。水在脚下缓缓溜走,溜走了沧桑岁月,溜走了生命轮回,溜走了人生太多的留恋。快乐的光阴总是很短,不知不觉到了上岸的时间。拉着母亲上岸,看我们身后那一个个竹筏,如今,它们已经褪去了象征艰辛与沧桑的外衣,摇身变为人们享受幸福,寻觅原生态旅游的一种雅趣与情调。站在岸边,父亲放筏的画面与绿水之上少男少女竹筏上的欢声笑语反复叠加、翻转。竹筏,并没有从历史上消失,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与视野。


作者简介:张彩虹:女,汉族,河南省卢氏县人,从教。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任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理事、春萌诗社副社长、卢氏县作协秘书长。散文诗《登雷峰塔》被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组制作,在央视网等国内外大型网站播放。诗歌作品散见于《奔流》《中国诗人》《世界诗人》等纯文学刊物,并在全国征文中多次获奖。出版游记散文专辑《梦吟天涯》与诗集《月光.绿梦》。诗集、散文集分别被国家图书馆、南京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图书馆收藏。系2018年度中国诗歌春晚签约诗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兴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园介绍
民间故事:小伙妹妹被献给鱼怪,三年后妻子也被活祭,这下怒了
乡村纪事:“无后”的三爷爷
乡村纪事:一辈子单身的三爷爷
【“晟瑞易行杯”我和我的美域蓝田征文34号作品】张贞贞:天亮了
【春节特辑】在杯子坪过年‖庞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