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曹进勇作品 | 缅怀张新平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惊闻张新平老师溘然去世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炸得我耳鸣头晕,几欲站立不住。难以置信,一切都不那么真实。他身材魁梧,面色红润,说笑响亮,又是个心宽想得开的人,怎么会轰然倒下了呢?他没有什么大病,只是有点儿高血压,但一时半会儿要不了命啊,咋会突然就匆匆走了呢?我忙打电话询问,得到的回答令人痛心,突发性脑梗,罪魁祸首还是高血压。

张新平老师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四十多年,当过中学教师,任过县教育局副局长。他多才多艺,酷爱文学,擅长书画,是驻马店市文学艺术界的知名人物。他是中华教育艺术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确山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主要写散文和小小说,先后在《文学报》《羊城晚报》《天津文学》《华文文学》《小说月刊》《百花园》等各类报刊上发表千余篇文学作品,并有多篇被《读者》《中国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刊物选载。小说《歧路》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征文一等奖;小说《马福》获首届全国短篇小说征文一等奖;小说《乘人之危》获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当代小说奖”等。出版《校园紫荆花》《书林笔谈》等多部文集。他的书法和绘画,有很高的造诣,不断有作品在省市报刊上选登。

张新平老师退休前是教体局领导,经常下到各学校检查工作。我是一名初中教师,不止一次见到他。他个子高,体型大,给人一座铁塔耸立的感觉。我知道他是作家,经常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文章,就对他有仰望之感。我是个文青,读了不少的书,也写些散文、小说,有跟他聊聊文学的愿望,但始终未敢莽撞,也没有相互交谈的机会。尽管他不认识我,但我对他很佩服,很敬仰。一个副科级干部,工作那么忙,却能够挤出时间写作,而且卓有成就。我每见他一篇文章,都要读好几遍,仔细揣摩字词句章,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他的语言朴实,流淌着真情实意,读来格外亲切。行文自然,少有雕琢之痕,有大家风范。尤其是小说,布局精巧,舒缓有致,结尾往往出奇制胜。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关注民生,讴歌正义,抨击时弊,而且爱憎分明,不掩不盖。张老师对文学非常挚爱和恭敬,写作时严肃认真,功底扎实,技法娴熟,认识深邃。尽管我与张老师没有真正意义的结识,但我对他熟悉已久,对他的相貌、性情、思想都有一定程度地知道。

我与张老师真正认识,并且成为忘年交(他比我大近二十岁),是源于一次文学活动。那天我很晚才赶去酒店报到,登记好,要房卡时,工作人员说与我同室的老师拿走了。坐电梯到房间门口,抬手一敲,门很快开了,站在我面前的正是张新平老师。我内心一阵狂喜,忙尊敬地问:“您是张局长吧?”他笑着让我进屋,说:“我退休都十来年了,别叫我局长,叫我张老师。”他从矮柜上拿一个玻璃杯,提起电热水壶给我倒了开水,坐在床上,说:“我不多熟悉,你是——”我忙介绍自己说:“我叫曹进勇。”他点着头说:“曹进勇就是你呀,文章写得不错。”我忙说:“比着您差远了,我还没有写出啥名堂。”他笑着说:“文学创作是个慢活儿,一嘴吃不出胖子,写写就能发表,就能成名成家,那是不可能的事儿。但你只要坚持读写,细水长流,最终会有所回报,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初次见面,我就感到张老师平易近人,不端架子,实实在在。

活动期间的三天两夜里,我和张老师形影不离。我们一起吃饭,坐在一块听讲座,面对面躺在各自的床上交谈。我俩很合脾气,都是性情中人,有啥说啥,不拐弯抹角。一说起文学,我们都感觉年轻了好些岁,仍旧像年轻人一般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谈起来滔滔不绝。我们都高兴认识对方,大有相识甚晚之意。

张老师讲了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读文章,读得最多的是《少年文艺》《民间传说》和各种题材的连环画。他读过的连环画有上千本,大都是一气读完,顾不得吃饭睡觉。他好读书,但因为家穷又买不起书,就到一位语文老师家里借读。那位老师也嗜书如命,不让张老师把书带走,怕弄丢失了。张老师就只能在他家里读,天很晚了,但一本书没读完,也只得慢慢放下,恋恋不舍地离去。后来长大了,参加了工作,又提了副科,经济上富裕了,可因为工作忙,时间不允许了。想着等退休了,有整天整天大把的闲空,好好地写作画画。然而真的退下来了,精力有限,身体又不允许了。读个把钟头书就眼花,坐着敲一两个小时的字就腰疼,站着作小半天画腿发软。张老师喟然长叹,业余搞艺术,确实不容易,就没有个好时候。他真心劝我,趁着还年轻,精力还旺盛,多读多写,多付出一点儿,实现理想的时日就近一些。

他又说,人有理想,有所追求,固然是好,但也意味着耕耘、付出和烦恼。尤其是文学创作,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需要苦思冥想,构思谋篇,伏案创作。一位作家的成长,是他牺牲很多休息时间,放弃很多娱乐活动,忍受酷热寒冻,坚持再坚持,十几年二十几年如一日,才渐渐有所成就,开出几朵文学之花。我们要有河水向东流般执着的信念,勇往直前的劲头,认定目标一直往前走,效果就慢慢显露出来,就能写出好作品来。在埋头创作的同时,还要抬头看路,走出去,多拜拜老师,多听听著名作家的讲座,自己的写作能力便会迅速提高,而且能够避免走弯路。他所说的这些话,对我这个发表文章不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可谓说金玉良言。我很感激张老师,我们刚刚接触,他就能推心置腹地传授写作经验,给我鼓劲加油,激励我坚定不移地走文学道路。

我先后加入县市省作协,跟张老师的交集就多了。我们共同参加会议,听讲座,外出采风,在一起吃饭等等。我把他当作良师益友,写作的问题,人生的困惑,都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孜孜不倦地给予教诲。他说,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说过“文以载道也”,写文章就是要反映社会现实,说明道理,弘扬精神。我们要细心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星一点,勤于思索,挖掘内涵,形成独到的见解,用文学的形势反映出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发人深省,净化环境,推动发展。千万不要无病呻吟,故作玄虚,用辞藻堆砌篇章。那样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再好看的衣服,不穿在真人身上,也是黯然失色,起不多大作用。所以我们要老老实实地写作,从真实生活中发现题材,加以提炼和升华,再用准确的文字写出来,就是好文章。提到为人处世,他说还是厚道为好,说话办事实实在在,就能搁合长远,很多人愿意跟你共事。能办的事儿就尽量办好,能帮的忙就伸手帮,切不可言而无信,谎话连篇,更不能见死不救。滑之人,伪善之人,邪恶之人,可能一时得势,但乌云最终遮不住太阳,总有被人看穿的一天。到那时候,他就会从云端上跌落下来,小肚鸡肠者遭人鄙夷,道德败坏者被唾弃,作奸犯科者受到惩罚。张老师这些对文学和人生的真知灼见,让我受益匪浅,受用终生。

我和张老师互加有微信,巧的是我的微信名叫一江春水,他的微信名叫春水东流,都有“春水”二字,似乎冥冥之中两人注定要相遇相知。他曾给我传了小小说《逮猴》《小区志愿者》,文字都很凝练,篇幅虽小,但人物形象突出。他传给我一幅字,是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里的名句“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的书法遒劲有力,粗细相得益彰,字体奔放洒脱。诗句表明张老师虽到古稀之年,但还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德操和豪情。张老师擅长画花鸟和人物,大都是写意画,墨彩飞扬,形象逼真,令人抚掌赞叹。他传给我好几幅画作,有《富贵长春》《国色天香》《采莲图》等,都是很好的作品。

我曾发给张老师两个中篇小说,让他提提意见。他很快回了微信:“我把《几棵小树》看了三遍,觉得选材很好,以小见大,通过几棵小树的纠纷,反映出当今农村普遍存在的道德、善良、纯朴的严重缺失问题。在经济稍有好转之后,人们的思想开始膨胀,性情傲慢,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和关爱。这很令人堪忧,小说为当今农村社会敲起了警钟。语言流畅,情节曲折,在矛盾中推进情节,是一篇不错的习作。然而有两点不甚如意,一是通篇有点均衡用力,显得详略不当。二是标题一般,不新颖,抓不住读者的心。”

过了两天,张老师又回了微信:“我把《情断兰雅阁》也看了三遍,觉得比《几棵小树》写得要好得多,题目好,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处理得都很适当,而且整体性强,重点突出,是一篇好小说。当今社会,有些人对婚姻家庭不珍惜,婚外情在城市里发生较多,但大多不是真情,有的是发泄欲望,有的是寻求刺激,有的是逢场作戏。魏道德爱人去世后,他的多年相好连雪静一门心思想要嫁给他,但他一直认为她是个水性杨花的浪荡女人,做情人可以,做妻子万万不可。连雪静看穿了魏道德的真实想法,义无反顾地把毒药下入红酒里,与他同归于尽。魏道德名字为道德,其实无一点儿道德可言,他人是伪人,情是伪情,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小说通过言行和心理描写把魏道德的虚伪刻画得入木三分,给人以警示,有规劝作用。我觉得还有不足之处,个别地方文字有点拉杂,不够精炼;连雪静知道魏道德始终不会娶她后的心里描写写得还不够充分;第十章照应题目,应该大写特写,突出人物形象。”

张老师的这两段微信,让我非常感激、感动。我之所以不厌其烦、一字不落地抄录下来,就是让读者看到一位老作家对一个文学新人的真心关怀、点拨和提携。张老师很忙,要读书,写文章,练字,作画,又因年事高眼睛不能长时间看字,还一连几遍的阅读我发过去的习作,并给出很好的意见,没有客套,不敷衍,不藏奸耍滑,有啥说啥,可见他为人热情、真诚、心胸宽广。

根据张老师的意见,我对小说进行了认真修改,《情断兰雅阁》发表在《奔流》2019年第七期上。张老师得知小说得以发表,第一时间打电话向我祝贺,并鼓励我还要再接再厉,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我感觉他比自己发表文章还要高兴,心中更是敬仰他,更愿意以他为长、为师、为知心朋友。

上个月初,我们几个文友在馆子里小酌,我打电话给张老师。电话响一阵,他才接听,说身体出点儿小毛病,在医院住着哩。我问要紧不?他说好多了。谁曾想才过二十多天,他竟然驾鹤西去,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让人愣不过神。张老师的突然离世,文艺界的天空陨落一颗耀眼的明星,让我们悲痛不已。他才七十三岁,按他的体格,他最少还有十多年的寿命,咋就猛突地去世了呢?他曾跟我说过,还想着再出版一本小说集和一本画册,这愿望还没实现,他咋就患了脑梗了呢?我猜着他走的时候,心中一定有诸多不舍不甘,一定感叹命运的不公不平,一定是死不瞑目!我真后悔呀,当时他说好多了,我压根就没多想,只是说等他病好了再约吧,也没想着到医院看望他。他对我那么好,给予我那么多的帮助和扶持,而我竟然没能到医院见他最后一面,这过错,这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张老师住在一套破旧的楼房里,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通风和采光都不是很好。里面没有华丽的装修,高档的家具,多现代的电器,有的是到处推放的书籍,练毛笔字的纸张,一笔一划涂抹的绘画。物资上,张老师是贫穷的,但在精神文化方面,他是财主,是大富翁。看书写字,作画,丢了这摸那,活得多么充实啊。他老伴给我说,你张老师就爱他那些书、字、画,比对我都亲,都像金镶玉一样收藏着。正因为张老师酷爱艺术,苦读苦练,才有艺术气质,才成为多面手,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所成就。一个人的追求有多方面,张老师偏重于追求艺术生活,并为之付出一生,无怨无悔。来世一遭,没有虚度,我想他闭眼的时候也是自安的吧。

张老师死于脑梗,其发病原因,按医生的说法,就是站着写字作画久了,活动量少造成的。这让我想起一些为艺术献身的作家,曹雪芹、路遥、王奎山等,都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寿命不长,也可以说是累死的。昨天我看中央台的《向经典致敬》节目,讲的是九十二岁高龄的词作家王建老师,她说艺术家就是吃几片桑叶的蚕,吐出的却是光闪亮丽的丝。她说搞艺术就像点着的蜡烛,在燃烧生命。张新平老师就是一条蚕,享受的物资生活极少,却不断吐出一根根丝,创作出很多高雅的好文章、好书画。张老师为他所钟爱的艺术,燃尽最后的烛泪,照亮了一片天地。我们应该追悼他,缅怀他,向他致敬!张老师随着一缕青烟到了天国,但他高大的身材,慈祥的面容,爽朗的笑声,真诚的为人,正直的性格,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他创作出的文章、书法、绘画永远留存在世,熠熠生辉,照耀着艺术的天空。

窗外大雨滂沱,我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把这些天对张老师的回忆敲打在电脑文档上。今天是7月12日,恰巧是张老师的二七,让我们默哀三分钟,一起聆听这位逝者富有哲理的话语:“秉艺术之灯,伴精神前行。艺术是人类灵魂的工程,艺术是盏温柔的灯。借助艺术,我们发现了生活,认识了生活。当我创作出一个个作品的时候,我觉得文字书画就是暗夜的精灵,就是宇宙中的星辰。这些精灵,会在寒冷的冬夜发出温暖;这些星星会照亮夜空,去时刻抚慰人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曹进勇,河南省确山县人,高级教师。笔名曹天啸,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确山县作协理事。发表作品近400篇,有散文和中短篇小说散见于《奔流》《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渤海风》《驻马店日报》《西部散文选刊》《天中晚报》等省市报刊,其中《挡嫁》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中篇小说一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小说】李尧隆/奶奶与柿树
原创欣赏||【我的写作之路】◆赵清源
王培静:散文集《从心底打捞出的时光》出版|书讯
周 龑丨家是心灵着陆的地方
女真作品研讨会
胡述玺 | ​摘下满天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