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吴坚作品 | 用爱回答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不得不说。

——那种热烈的、坦荡的、可爱的、单纯的、真诚的感情已经难得一见了……

实话实说。

——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绑架了很多人的价值观,亲情、爱情、尊严,皆已物化,权衡和算计、掩饰和试探,都在顾左右而言他。

——人们之间判定事物的标准,不再是事物本身的对与错,而是事物对其个人的利弊与得失。

前几日,退休赋闲在家的老科长郑重其事推荐给我三部剧,《光明磊落一根筋》讲述的是第一部剧,这,是第二部剧。

忙里偷闲,断断续续,直至昨夜子时,刚刚刷完全集。

这是一个发生在北京老四合院里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情满四合院》。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年间,跨越30年的时间,家长里短屋里屋外,世事变化人间冷暖,人文故事生活变迁,喜怒哀乐社会百态:“傻柱”的云淡风轻和对斤斤计较的不屑;秦淮茹虽历经苦难但始终心存善念、一次次做着“人情”的交换和传承;自私自利惹是生非、一肚坏水无事生非的许大茂,恩将仇报坏事做绝最终良心发现痛改前非;或仁义忠厚、或简单粗暴、或精于算计,个性迥异心地淳朴的三个大爷……还有抛妻弃子落叶归根的何大清。最终,在一个漫天飘着雪花的年三十,带着对四合院独特情愫的眷恋,带着四合院给他们带来的轻松和惬意,这些人,一起喊出“过年了”,这些人,一起定格在一张情意满满爱意融融的全家福。

——温馨平淡,人心所向。貌似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仿佛一幅充满老北京气息的画卷,但这人间烟火气,着实一次次模糊了我们的视线。

——人情,才是我们内心最柔软、最渴望的期盼。

何谓“人情”?

人情本是人之为人的心理诉求,也是价值导向的最终目的。有情在,人活着才有动力,才能更丰满更立体。它确实能让人在孤苦无助中重燃希望,却也能让人在暗自周旋中放不下尊严和面子。

中国人不能不讲人情,不能不讲面子,人们在经营自我人生的过程中,最无法逃避的就是通过人情给自己的形象树立一个“牌坊”,这必当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乐趣,在熟人社会如此,在陌生社会更是如此,所以人们才有了晒图、有了炫富,有了朋友圈。

月夜静思,对影三人。嗅香品茗,幽远深邃。

一个老北京四合院,整个院子里的人,虽无血脉联系,却情浓于日常生活,张家的长、李家的短、王家的富、赵家的穷,看似境况分明的家家户户却也能在天灾人祸中“抱团”取暖,互相帮助,这就是人情的文化——人情是熟人社会人活着的情感基础。出现邻里纠纷家长里短,就要集合全院开大会,请出院里三位大爷“主持正义,明断是非”——老人的存在就代表了理性和归宿,老人不仅从经验中指导着年轻人,而且也从行为中为年轻人提供了效仿的榜样,年青一代会从前辈不断的身教和指导中加强自己的宗族意识,这是道德社会或者经验社会独有的传承方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情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也在逐渐缩小,从大院到独栋、从村社到单元,原来聚为一体的人情状态已然分散到了各家各户厚厚的防盗门之后,仅成为家庭单元的亲情依托而乏于现世,人们对人情伦理的淡漠,人情变得不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情感归宿,人情不再,形同陌路的现实状态,或许就是时代前行步伐留给我们的悲哀——呼唤被解构、被消失的“人情”再现,才应该是对人本性价值的回归。

怀揣着无私的善意,却依旧带着正义的棱角,刀子嘴之下包裹的是柔软的豆腐心肠,有着北京爷们儿的仗义和细腻,这就是与众不同、层次丰富的好人“傻柱”,他让我想起了老科长退休前的工作状态。

三位年迈的大爷为了帮助“傻柱”和秦淮茹支撑入不敷出的“幸福家园”捡破烂卖钱,让我想到了身边很多矿区退休老人本可以安度晚年,却一边自己省吃俭用“牙缝里”省钱,一边总想着“发挥余热”为身后子女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或开荒种个小菜地,或捡拾废品卖钱补贴娃家用,这其中的老人之心舔犊之情,莫要奢望旁人理解,就是骨肉亲情血脉儿女,又有几个能够同理共情知晓?

一个小小的四合院,诠释着“理也理不开、剪也剪不断”的人情缠绕,每一个人都在“晒自己对人情本身的坚守和包容”,人活一世,“牌坊”一生。而故事最让人痛心的感受是,人与人亘古不变的“情”字,可贵,却即将消失。

人生如水,岁月如茶,越泡越醉香,越久越绵长,越喝越难忘,傻人不傻,真心不假,同个屋檐下,不问你我他,不知不觉又一个冬夏……

不惑之年,我们深知,当人与人相遇,就好像六弦琴上的琴弦,当其中的一根琴弦拨动,发出心灵之声,其他的琴弦必然也会产生共鸣。这正是人类社会得以存活的理由,爱与同情,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依依不舍。我们热爱自己的生命,但这不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活着,而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爱。

当下的人们都愿意养小动物,或小猫,或小狗,劳碌了一天,也要“不辞辛苦”去遛狗逗猫,为啥?

——我们之所以看到动物时会感到心情愉悦,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动物身上看到了单纯化的自己。

平淡故事中,吵吵闹闹声,生活难免磕磕碰碰,相扶相伴着,笑和泪翻涌,心会痛是因为情浓。起起落落中,得失看太重,不如活得从从容容。有你的地方就是家,哭和笑都真实表达,简单无需复杂,陪伴是最长的情话,我用一生去倾听它,让我用爱回答……

静谧的夜,暗自忖量老科长的一番用心用意:做一个“傻柱”一样的人,平凡踏实,善良从容,虽白衣苍狗野马尘埃,却依旧保持着那份阳光自信积极乐观,面对诸如“许大茂”市侩之流的龌蹉龃龉,脆生生甩一句“去你大爷的”!然后,翻篇。焚膏继晷,摩顶放踵,继续生活的美好,切不可因眼前的苟且而辜负了诗和远方——蜉蝣天地,蛮触战争,大作小观小亦大;咫尺江山,须臾富贵,无为有处有还无。

想至此,提笔在书案上一挥而就写下两行文字:

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陈同甫一流人物,如是如是;醉吟几篇旧诗,闲尝数盏新酒,白香山六十岁时,仙乎仙乎。

夜已经很深了,茶盏上的热气也消失殆尽了。望着简陋的书房里悬挂着的友人泼墨相赠的横幅“心平气和”,罗曼·罗兰的那句话涌上心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窃以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和谐”,中国文字的温度是“体感”,以文化人,蹀躞前行,以情事人,不负余生。

于是,站起身,端起茶盏,将茶渣径自倾到在垃圾桶里,顺嘴嘟囔了一句“去你大爷的”。


作者简介:吴坚,自幼酷爱文字,钟情艺术,徜徉山水,渴望红袖。准"理工男"一枚,但工作之余寄情于字里行间,更喜经年不辍,慷慨发声自娱自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典音乐-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
王彦:现实题材剧喷涌而出,四个“在场”抵抗“四不像”
任岁月雨打风吹,最留恋那份“朴拙的善意”
北京胡同大爷07年买了套四合院,当时花了700万,太有前瞻性!
影儿 | 生活中的矛盾「原创」
人情社会中,懂点送礼,懂点人情世故,做什么都会更加顺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