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王海洋作品丨永远的韶山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韶山,伟人的家乡,一个神圣的地方,早就心向往之。心中不知多少次描绘过它,可因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

近期央视热播的《恰同学少年》,再次勾起探寻一代伟人足迹的欲望。

五一过后,终于成行。一路上欢声笑语,兴奋不已。十多个小时的路,毫无倦意,两眼盯住窗外,欣赏着路边的风景。

过了信阳,路边是起伏的山陵,不时看到一片片青翠的竹子,给人以惊喜。山岭上长满树看上去虽不是很高大,但也郁郁葱葱,十分茂密。不像我们当地的山岭上,光秃秃的,树都长不起来。

过武汉,到长沙,很快来到我们此行目的地——韶山市。

南方的住所与北方不一样,他们的住处或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或坐南朝北,或坐东朝西,方向不一,依地势而建。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围墙没有大门,门前是开放的,通向四面八方。

韶山可能是我国最小的市,街道很少而且不长。街中心有一高岭,依势建起一个公园。公园里灯火辉煌,当地人在跳舞。公园中心耸立着一尊毛主席塑像。

到韶山有一个感觉,到处可以见到毛主席的身影。一下车迎面而来的是纪念品商店,商店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毛主席塑像,或铜或塑料或镀金,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早上起来,沿中心大街来到韶山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拾阶而上,登到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圆形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里东面耸立着毛主席一家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六位烈士的铜像。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韶山市区。一处处小区星罗棋布,一座座高楼与座座山峰相依相连,韶山市青山环抱,美丽神圣。

吃过早饭,半小时左右来到韶山冲。看到一处坐西南朝东北的民房,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毛泽东的故居。

故居是典型的南方建筑,有院落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来到这里一看,就知道为什么叫韶山冲,它是在一个山谷冲积处。故居门前有两个池塘,故居后面紧靠韶峰。

导游介绍说这叫前有照后有靠。前有照就是前面有水,后有靠就是后面是山。按照风水先生所说,是一处好风水。我知道这不过是后人牵强附会而已。

来到故居前还不到八点,没有开门,导游带我们来到故居对面一处展览亭。橱窗里,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参观毛主席故居的照片,主要是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照片。导游介绍到,毛主席诞辰110周年庆典活动时,当运送主席铜像的汽车经过井岗山时,突然无缘无故地坏了。停了一晚上后,车子又不明不白得好了。毛主席的诞辰是12月份,满山杜鹃竟神奇开放,天上日月同辉,整个过程都充满着神奇。听得我热血沸腾,这些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它是人民对主席爱戴的一种表达,是对主席敬仰的体现。

闹嚷嚷热闹起来,一会儿功夫,故居前排起了长队,有老人,有少年儿童。我们跟着队伍后面缓缓前行。

毛主席故居一共16间土坯房,其中外面两间和客厅半间不是主席家所有,属于毛家所有的有13间半。从客厅进去从后门出来,参观了毛主席父母卧室、毛主席住室、厨房、杂物房、粮仓等房间。过去的床铺、家具古色古香。从房间和家具来看,主席家在当地家庭状况还不错。

来到铜像广场,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毛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向毛主席铜像三鞠躬。广场上游人如织,纷纷照像合影。广场上西北角有一处专门卖花篮的,最便宜的花篮也要300元钱,一天至少要卖百十个花篮,每天都要卖几万元。一会儿功夫毛主席铜像前摆满了花篮。

我不禁感慨,毛主席一生都在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去世以后仍然给家乡人民带来了滚滚财富。整个韶山冲到处都是游人,甚至还可以看到外国游客。

来到“西方神秘山洞”——滴水洞,主席59年和66年回家时住的地方。毛主席的床铺独特,一边高一边低,巨大而独特。见识了能抵抗核爆炸的防空洞。参观过程中始终是闹闹嚷嚷,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有时连导游的大声讲解,也听不清楚。

参观了滴水洞,大多人都已累了。传说毛主席爷爷的坟风水好,很想一睹风采。

我和几位有兴趣的同事,沿着铺好的台阶拾级而上。越往上走坡度越陡,有时往下看就是悬崖。山上茂林修竹,竹子有碗口粗。问问下山的游人,还有多远?他们说,快了。

打起精神继续前行,经过几次小憩后,来到山顶虎歇坪。毛主席祖父的坟茔,就在这不大的虎歇坪上,依山而建,如今已和山峰浑然一体。如果不是有墓碑根本看不出有一座坟。可能为了方便游客,在毛主席祖坟旁修一平台,平台上有两只卧着的石虎。站在高高的平台上,极目远眺,周围是青山环抱,风景秀丽,真是一派好风光。

据说,蒋介石听说主席的祖坟风水很好,派何键来到韶山,挖毛家祖坟。在当地群众的保护下,他们几次都没有找到真正的祖坟。

毛家人在那样的年代竟然会选中这个地方,这么高的坟地实属罕见。在那样落后的时代,他们竟然把坟埋这么高。现代人空着手爬上来,累得气喘嘘嘘,真不知当时他们是怎样把棺木抬上山的。

下得山来,在滴水洞广场上看到景区导游图,发现毛主席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坟茔分别在龙头山的两侧,更觉神奇。

下午,参观了宁乡县刘少奇的故居。刘少奇的故居前也有一小池塘,后有一小山包。房子有二十多间,比毛主席家的房子要多。按照导游说,毛家是富农,刘家是地主。富裕的家庭条件为他们走出大山奠定了基础。走出大山,开阔眼界,接触新世界,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第二天,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书院在湖南大学校园内。来到书院门前,门前已停了许多大巴车,都是来参观的。导游介绍说,湖南大学是没有校门的,和另一所大学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不够规范,界限不够分明。也许正是这不讲规范、不分界限,敢于创新,才润育了大批仁人志士,才形成了湖湘文化。

千年学府内,名人荟萃。前些年,在报纸上看到,北大清华在为游人增多而苦恼。如今站在书院,我感到它的博大精深,它的开明和开放。一种文化的形成是千年的积累,一个家族的兴盛也需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善成德,大道兴焉。

从千年学馆的开门办学,开坛授课,到如今大学没有校门,校园内游人如织,这是何等的开明、开放。

为什么湖南会出现那么多彪炳史册的人物?湖湘文化的滋润,促成了湖南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实事求是、创新改造等性格特征,造就了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盛景。从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到屡败屡战的曾国藩,从敢打硬仗的左宗棠,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谭嗣同,从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宋教仁、黄兴,再到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先行者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等一大批的人物,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湖湘文化中开拓创新、经世致用、坚韧强毅的独特文化典型。


作者简介:王海洋,男,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协会员,遂平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在河南日报、河南新闻出版报、河南经济报、青年导报、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天之中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二百多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见韶山杜鹃开(陈炯章)
花篮敬献毛主席
陈焕文会长在首届国际毛体书法大奖赛颁奖典礼笔法活动中的创作风彩
【远方杯·全国诗文大赛】北京《韶山之旅》作者/摄影•霞飞点点 主播•珍馨
杨彬良:伟人故里行​
湖南韶山毛主席铜像广场邓氏后人拜谒毛主席敬献花篮庄严三鞠躬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