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白晓东作品 | 沈从文的文、人及凤凰

西散原创主编手册——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21“我心中的凤凰”大型征文展示(014)


       

很早便读过边城,文字清静,透着灵性,一个个文字连缀勾勒出的画面甚是唯美。只不过,那时还年轻,只觉得这作家的文字异于他人,在国中可算独一无二,但那时的我更爱的却是浓烈,是波澜,是戏剧性。这也许是年龄的缘故吧。少年的心中有着青春的躁动,哪里能轻易地安静下来?

十几年后,经历了生活的波折、动荡,在文字上我开始倾向于冲淡与平和。在这时,我遇到了三皮——一个自由主义写作者,他让我重新走近,认识了沈先生的文字。

三皮是江苏泰州人,家乡河道纵横,文字也汪洋恣肆。早年写诗,之后散文,间隙小说。他简直惊诧到我,是因为他的文字总仿佛氤氲着一层水汽,自然而然又随性旷达。这样的文字一下吸引了我,半步挪不动地呆在原地。随着了解的深入,三皮反反复复地提到了一个人,便是沈从文先生,讲他如果文字上曾受谁的影响,那么受沈先生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是他终生的老师,不论在哪里见到沈生生的书总会淘一本来看,以至家里不同版本相同内容的湘西散记从文自传比比皆是。除此,年轻时,他看沈先生的书入迷,竟抛下一切羁绊,只身来到了湘西,雇一条小船及船夫,沿着当年湘行散记中先生回乡的沅水,一路摇摇荡荡到凤凰,一路虔诚感受并致敬沈先生。他对于沈先生的热爱,恰似我对于他的崇拜。喜欢一个作家,我想是应该找到他的源头的。三皮是一座桥,通过他,终于让我真正走近了沈从文先生。而此时,我已人近中年。一切似乎都恰逢其时,都刚刚好。

沈从文的文

沈从文的名字似乎就暗示了他的一生所应走的路,便是从文、为文。虽然最初他的家族,他的本人都是起于行伍,见惯了太多的流血和杀人,生命的脆弱、坚韧,主义的虚幻、残酷,都让他更早地了解了生命最本质的那一层,以及社会最冷硬的那一面。那么有了这些,此后再遇到什么人是不可对付?什么事是不可拿放的呢?了解先生多了,才知道先生并非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是听话规矩的孩子。相反,他的童年、少年,逃学于山林,游戏于潭泽,自然风物与他的长养才是最为重要的。以致多年后他写了一本《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这样的早年经历,让他的文字少了夫子气、书生气,而多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风,字里行间透着一种蒙蒙的烟霞水汽,这种感觉是隽美的,是稀罕的,是直入心灵最深处的。每一次顺手抄起本先生的书来读,都能瞬间脱离世俗庸碌,移步进入一处清新之境,使内外俱为澄澈。在二十世纪的文坛,他的文字是特别的,特别在他的自然天成,特别在他的内心灵动,还有便是对乡土的深深的慈悲和爱恋。这种文字是一个纯净心灵才可能拥有的,而有这样灵魂的人,则让每一个走近他的人心悦诚服地崇敬。

沈从文的人

沈从文的人和文是统一的,皆是单纯的,清奇的,秀美的。他从凤凰一路走来,从兵士到作家一路成长,他看世界的眼光总是有柔美的爱意,处处都有微妙之处吸引着他,感动着他。如湘西人性格的淳朴与内心的炽烈,让他感到生活的哀乐与希望。如溯沅水上千里归乡,一路的风光依旧,汤汤流水,让他忆起当年,种种细腻非他的笔下不可能有。

同时,沈先生又是内敛的,甚至羞涩的。无疑他有着满腹的才华,满脑的想法,但上帝既然赋予他一支笔,给予他写作的天分,那么其他方面势必就要减去几分。在西南联大上课,据汪曾祺回忆,沈先生的课着实是讲不出什么内容的,他像乡下的农人一样有着诚心和力气,一遍遍一篇篇地修改学生的文章,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证主义,陪学生带着问题求知问道。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呢?

此外,湘西人骨子里的执着,也在沈先生的写作生涯里贯穿始终。他本无学历,凭着多年苦读勤写,有了自己的学力。冬天在北平,冷的缩手缩脚,却依然趴在桌子上勤勉有加,一篇一篇的文字投向各个报馆,文章是他的所爱,更是他生活的来源。失败在所难免,甚至受到鲁迅的不屑与奚落,受到郭沫若的打击和嘲讽,一般人至此,一般也就心灰意冷,该放弃了。可沈先生却有一股韧劲,不放弃,不自弃,从从容容在四十多岁前就写下几十卷作品,用实力和时间给予自己证明,让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重新掂量,甚至后悔当时的轻视和臆断。

当然,述及他的人生,就不可能绕开他的爱情。沈先生的爱和他的文章一样,外在散淡如水样春愁,内里却炽热如铁流奔涌。对张兆和的追求与爱慕,近似于一种痴迷忘我,让每一个人都能觉出他内心的燃烧,不及时降温,整个人怕是要被这骇人的温度灼伤。于是,胡适要救他于水火,从中穿插牵引,终于张兆和为之心动,这世上还有谁能这么爱她、恋她?一声声称呼“三三”的情书将她的心融化。沈先生虽外表柔弱,但内心狂热却一如他文中湘西的那些山水人物,它们似乎有着一种天然内在的线索连接着,承续着。

沈从文的凤凰

读沈先生的文章,品他的为人,让我终究对湘西、对凤凰有了无尽的向往。

湘行散记里的沅水,酉水上,一条木船载着沈先生浮荡其上,沿路的风景仅仅是文字描摹,也简静地摄人心魄,奇丽的让人神摇:清澈如空气的深潭,整块巨石为底,鹅卵石,玛瑙石在潭底静默地放射着光泽;船行水上,阴天或夜晚,四野静寂,河水划过船帮的声激荡着心底;靠岸休整,踩着黄泥路上岸,一条河街贯穿城池,沿河一侧则是一排吊脚楼,楼上有脸庞印在窗口,向着码头眺望,这眺望经年累月、天长地久,直到老了容颜,朽了身躯。溯这条沅水而上,就到了凤凰,这是沈从文先生的家了。这里的山水隐藏着他所有的秘密,所有的潜力,所有的前世,所有的今生。书上的描摹再精读熟稔,与现实总是有着无形有形的区隔,不走近切身体会,终是难能走进先生的内心。

三皮在凤凰勾留半月,留恋不去,称只有这里,才能体验那些文字是怎样的来历和出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的是相貌,是精神,是性格,是整体的每个毛孔都散发着的气韵。这就好比,陕北高原的作者和苏州河畔的作者,他们的文字,是天然不同的,每一个字都浸淫着山水风物、人情世故。我想着有一天我会如沈先生、如三皮一样乘一条小船,经历月余沿河去到凤凰,在凤凰安静地住下来,听流水声,山风声,土家族的歌声、舞声……在沈先生的墓前献上一束最美的山花,将他文字读给每一个经过他墓前的人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湘西世界追寻沈从文
翠翠的悲剧
走进沈从文:书法老辣文笔盎然
端午,边城看望沈先生
沈从文先生心中的凤凰古城
狐眼看文:梦幻的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