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散原创:征文展示】朱群英作品 | 解读凤凰

西散原创主编手册——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21“我心中的凤凰”大型征文展示(013)

心悬浮着,梦便开始弥漫。也许,我要用一生的时间,读懂你,凤凰。

不经意间,在博客里看到了一组“凤凰古城”的照片,一汪碧水,一叶扁舟,古老的石桥,袅袅的炊烟和江岸神秘的吊角楼构成了一幅浓墨浅彩的山水画,那一刻的感觉是“惊艳”,就像第一次在喧嚣的尘世和网络里突然看到了“天仙妹妹”脱俗的美。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我想知道她更多的故事,然而,在图片的上方,只有一行文字“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了千年”。之后的日子里,我反复默读着这样一句充满诱惑的话语,心动不已。禁不住诱惑,决定前往一探她的究竟。

我神往的凤凰,山清水秀,小巧精致,宛如镶嵌在湘西大山里一块未经雕琢的玉,保持着纯真的本色,无需刻画,无需修饰。就是那只浴火重生的鸟,就是那棵红如朝霞的树,就是心灵要去的地方。不曾细数天下究竟有多少名为凤凰的宝地,而在我心目中只有一个——湘西凤凰,那是远古造山运动时早已定制的一座盆景,那是古代王侯马踏苗疆时仓皇遗落的一块镇圭,那是无数苗胞推倒边墙藩篱用血泪浇筑的一处城堡。

这里不是江南,尽管也是流水人家;这里不是徽州,尽管也是深巷陋弄。走进湘西凤凰,你就选择了贴近梦的最好方式:古椿的呼吸,古宅的蛛网,马头墙的划痕,都板结成时间的坚果,等待着每一个寻梦者撑开旗幡般的思考去破译和解读。凤凰是含蓄而浪漫的诗歌,是极富想象力的画卷,是流淌了千年的音乐。凤凰是史学,沱江孕育了湘西独特的文明;凤凰是艺术,不仅诉诸视觉听觉更诉诸心灵;凤凰更是哲学,山水风物,无不给人生命和智慧的启迪。

踏上被前人踩出一长溜凹痕的青石板小路才发现:古城所有小巷都用青石板铺成,纵横交错成小城的血脉,每条小巷的石板都被脚板打磨得油光发亮,看得到小城曾经历的历史沧桑,就仿佛走进一幅宁静淡雅的意境里,也只有从唐诗宋词或丹青妙手的水墨画里才可以寻见吧!未及细游,心先醉了……这是在哪里?是从现实走进了梦里?还是从梦里走进了历史?走进幽深的小巷,最好换一双平底布鞋,与脚下的石板路来一次亲密的接触。鞋与石发生着轻轻碰撞,如同它们之间进行的心灵对话,那神谕般的启示,在我心中生长。凤凰的石板路不是青石板,而是一种红石。那暗红的光晕,记载着血雨腥风的历史,浸润着一个民族生命意识的流动。千百年来,大山的重重阻隔,积蓄着这座“边城”先民的耐心和韧性,而每当这种忍耐只能化缘出残破的饭钵里垫底的野菜时,蠕动的胃肠便也爆裂成革命性的呐喊。沈从文,就有儿时与同伴跑到河边数尸体的记忆。一次次聚义起事,一次次命运翻盘,垒砌了黄丝寨的围墙,南长城的枪眼和一座座用石头堆起的坟冢,以及有着石头一样坚硬与沉重的地下冤魂。站在墙垛下,触摸着每一块砖石,就像在触摸沧桑的历史。我在想,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死亡的方式来定义的,千百年来,他们不曾停止过同命运抗争,抗争的结果或许是一种宿命,抗争的过程着实是一种诉求。这种从人类原始状态中蒸发出来的生命哲学,一直是古代历史流程中的“第一推力”。中国历史上每一次起义的成功与失败,其实都带来了一次族群间的大融合,中华民族的根脉因此得以延续,地域文化中那种粗犷豪放,执著坚韧的“边界精神”因此得以留存。

伫立北门,透过斑驳的拱形门溯江而望,心底会潜出一丝怀旧的情愫。清丽的沱江,就像一副嵌进印花布里的拉链,对美丽的凤凰城进行了恰到好处的“黄金分割”,用一根根圆木架起的木桥和步可盈尺的江中石墩,又为我们的想象做了某种审美空间上的缝合。浣衣的妇人,千百年来的姿势没有任何改变,啪啪的捣衣声,惊醒了历史的前尘旧影,又把自己还原成历史。转悠在窄窄仄仄却古香古色的小巷里,没有丁香雨,却有薄薄的阳光。游人如潮,尽情欣赏着两边琳琅满目各类物品:美丽的少数民族服饰;悠扬悦耳叫不出名字的乐器;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漂亮的银首饰凤簪;飘满整条巷子的姜糖果香味,鱼香味;一顶红红的花轿悠然而近,唢呐声声,笑声阵阵,平添了无数的喜气与快乐。

一条沱江穿城而过,舒缓,平静。舟行江上,轻盈而款款。船公摇橹,激起层层波纹,悄无声息地向远方扩散,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时光里。冲淡了那些爱与恨。凤凰人有了沱江,就有了一个个湿漉漉的日子。横亘的大山,阻隔了陆上交通,却使这座湘西小镇的江河故事不断地丰富起来。他们把故乡出产的竹麻、染布、水银、朱砂、生漆、白蜡用船运进城,又从城里载回布帛、钟表、罐头、白糖、火柴、纸烟。靠近江河就是靠近诱惑,船筏则牵出了凤凰人一个个甜蜜的生活细节。端午节赛龙舟、赶鸭子的风俗一直为凤凰人所津津乐道,那热闹的场景延续至今。

看那古城里的断垣残壁,一砖一瓦皆是远去的痕迹,写满了沧桑的故事,推开厚重的木门,就推开了悠久的历史;抬首走在城楼上,透过城墙上残存的炮眼,仿佛看见战火纷飞,刀光剑影中,那些誓死捍卫家园的竿民在浴血奋战;看那将古城抱在怀里的青山,千百年来静默无言,以它有力的臂膀,抵挡住风雨的侵袭,固守着脚下这片土地;看那绕城而过的沱水,清清静静地流淌,流过了多少岁月,沉淀了多少人事,漂白了多少悲欢离合,烟雨中的这弯沱水,你是为那艄公轻撑的乌篷而去吗?你或者是为了一朵如莲般清雅幽香的女子而开。依稀,在水烟深处沉醉。不然,你看莲花深处,翠翠坐在北门码头,水车吱呀吱呀地旋转,河水倒映着她秀美的脸庞,唱着一曲送郎的山歌,引得清风行人止,恋得云水旖旎来。过客,请不要大声喧哗,只需轻轻地聆听,别惊扰了这一幅娴静的画面;看那长长深深的古巷,有一女子长发披肩,手撑红油伞,娇移莲步,走在飘雨的青石板上,那是谁家的女子呵,清扬婉兮,在烟雨的迷蒙中,走成一幅画卷中的风景。又是谁家的老者,坐在古宅的门前,握着幽亮的烟杆,啪嗒,啪嗒吸着旱烟,脸上一片慈祥,眼里一汪宁静,深如这条古巷,淡泊在悠悠流年。

凤凰的水是平和的,一如今天凤凰人平静的生活;凤凰的水是清澈的,她似乎又与凤凰人成了一种永恒的心灵同构。在凤凰,让你惊叹的是这座小小的县城,在近现代史上竟一股脑儿出来了那么多历史文化名人:熊希龄、沈从文、陈渠珍、黄永玉、田应权,他们带着水的灵性又从水路走出湘西,走向世界。古老的江水承载着逝去的历史,而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又给这条神奇江河注入了无尽的美学成分。

吊脚楼沉默地立在江边,没有人知道它究竟存在了多久,像是突然冒出来,又像一直存在。它们的倒影,给每一滴水以坚忍不拔;而水,予他们以柔情。它们沉默地,又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净土,守护着这些如水的心。吊脚楼是凤凰人想象力的杰作,它像空间神符般的咒语,又像时间板结中脱落的歌声,弥漫着神奥古拙的原始气息。

吊脚楼因河的繁华而繁华,昔日水手粗犷的船工号子引来了一群群俊美的女子住进楼里,她们是水手的附属品,就像船儿是江河的附属品。于是,在吊脚楼里演绎了一幕幕死去活来的爱情故事。舟行于画廊里,抬眼望,两岸是古旧的吊脚楼,高高低低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沿着江岸描画开来。也像一首诗歌,凝炼了唐诗宋词的痕迹,丢落在时光里。白墙和高飞的檐角倒映在河水里,在这凝碧的山水里,没有绚烂的山花,只有千年不变的河流,映着蓝天白云,做着寂寂的梦。

在古城凤凰一家名为“亦素”的咖啡馆,我坐在花窗前品茶、读书。一抬头,就看见沈从文笔下的沱江,清凌凌的,如绸缎一般。吊脚楼升起袅袅的炊烟,几只白鹭蹲在木桥上,仰头四处张望。一叶孤舟泊在江面,仿佛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两岸横着苍苍的翠微,吊脚楼将伶仃的脚伸进江里,水清澈得令人忧伤,湘女的歌声如燕子掠过水面。就听见沈先生轻声地低语:“三三,你若坐了一次这样的木船,文章一定可以写得好多了……”“三三,我一个人在船上,内心无比的柔软伤感;三三,但有一个相爱的人,心里就是温暖的。”“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清晨沱江水安静地流淌着,走到河边侧耳聆听你便可以听见鱼儿的心跳,人们在水里随意地摆放一排石头便可以从它的身上跨过。当你坐在水中的石头上,就会感到沱江水正在梳理你的心房,抚平你的忧伤。当你信步在石板街上,你的步伐不会因石板而变得惆怅,石板只会因你的步伐向前铺张……

小伙子的汗水若是从身上落下,打到千年的石砖上时,车也就到了沱江下游。那里满满的都是农家船,也莫去考虑许多,只管看上一只船,低低地弯下腰,躲了进去。等着船夫的一声“呦喂”,船便撑着船桨离了岸,荡漾在清水之上。忙忙地脱了鞋,坐在船边,把脚丫放进江水里,一根根水草痒着脚丫而过,清凉的江水洗却了一路的疲劳。坐在船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我深感,浮躁的都市人是无法体会真实的凤凰古城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只有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沉浸其中,才能触摸到凤凰城那古老而神秘的魂灵。

到了晚上,古老的沱江便活跃起来。临街灯笼点缀着蓝色的夜幕,江中波光滟影,许多游人放的“心愿灯”在水面上闪烁着迷人的烛光,如朵朵盛开的荷花飘摇于水中渐行渐远。无数主题鲜明的酒吧和咖啡馆在古老的沱江边散发着年轻的诱惑。我放过了河灯,挑了一家名为“心斋”的酒吧,临江而坐,望着对岸的水车在雾气中缓缓转动。夜里的凤凰,微风拂面,摇曳的红灯、潺潺的水声配合上酒精和吉他手深情的吟唱,把人熏得醉倒在夜色里。水的两旁,有亮堂的门面和斑斓的橱窗,随着蜿蜒的河道,慢慢流淌,时间驻此,不紧不慌,不消不长。老旧的月光,慷慨而又参差地给一路临江的铺面穿上暖色揉成的衣裳,人们在街头踏影游荡,伴着月琴的低唱,思绪便在夜里疯长,想到那战国楚疆,历史悠长,以及三国辰阳,凤凰荣昌,想到那枫树孕育的姜央,以及大战中原的帝王,想到那五千年南迁的路上,以及历史凝结而成的凤凰。

凤凰的夜宛若一缸醇香馥郁的老酒,夜色总是最先从江边河街弥漫开去,入夜时分,河街华灯初上,游人如织,总是年复一年地演绎着“灯光夜夜多如月”的小夜曲,凤凰的夜随着人流攒动,跟着江水荡漾。夜晚的凤凰,注定是不一样的疯狂,清冷的沱江,从一盏花灯点亮,到两盏水面成双,再到一大片晃晃悠悠的微茫,叫多情人爱意难忘,叫负情人独自神伤。吊脚楼上,酒吧的歌声在渐渐泛黄,从《小镇姑娘》到《身披戎装》,夜幕下,这番撩人的心唱,用朦胧的美轻轻抚平躁动的伤,这里必然是天堂,不然那淡淡的歌怎能将痛苦熬成蜜糖,这里必然是远方,不然那浓浓的情怎能点染整条沱江,上演一幕幕蒹葭苍苍,与白雾茫茫。醉了,醉了,这灵气的沱江,流光溢彩的水,如天籁之音的葫芦丝。凤凰的夜是活的,走在凤凰中的人也是活的,是抛开了面具、世俗之后的一种真实生活。凤凰的夜,苏醒着、兴奋着、不眠着。

在地图上,她不过是弹丸之地,可置身城中,却会发现,这里居然有着如此巨大、庞杂、奇异乃至矛盾的“容纳”:灵秀的山水与刚毅的长城同在,骁勇的将军武士与倜傥的文人雅客同宗;这里走出了掌握最现代技术的中科院院士,却盛产“赶尸”“放蛊”“神兵”等荒诞的传说;这里过去曾经血光聚集,而今却安宁祥和……这就是凤凰,说不尽道不明,她定然隐藏着巨大的磁场,否则,怎会有那么多人为之心旌摇曳,为之魂牵梦萦?南方长城,折射出曾经的刀光剑影;悠悠沱江,见证了远去的鼓角铮鸣……烽烟不再,遗迹犹存,我仍然感觉这里的每一垛城墙、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座吊脚楼,甚至山上的每一棵小草、河里的每一个水泡,都在向我述说一个故事一段传奇或是若干人物。凝望时空的苍穹,我看见凤凰从上古传说中翩然飞来(这里的苗民尊奉蚩尤为祖先),她飘荡在先秦楚国的猎猎旌麾上,她穿过秦时烟云,跨越汉唐雄关,踏宋浪元沙,沐明月清风……

现代生活正试图消解人类的审美精神,我们将怎样走出这一历史的悖论?我们是否还需要在岁月的江河里留下一条摆渡的船?凤凰人对爱的坚守与渴望,充满神性,它已留在沈从文为我们叙述的故事里;凤凰人对爱的理解和追求,就像吊脚楼,有着土地的厚实,河水的浪漫。那一根根宁折不弯的整木撑起的“爱的小屋”,不正是他们穿越了岁月的守候和孤独的忠贞后留下的遗址和标本吗?我神往的凤凰,你是湘西美丽中的序章,不知道你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和时光的润侵,才蜕变得这样悠逸和浅痕般的轻盈。有人喻你为两个世界,此岸和红尘,是不是你固守着原始的淳朴,远离世俗的纷争,把这一个小小的城堡,仅仅,以一份深远的厚重,一座巍峨的山,一条浅浅的河,一条长长的巷,一群古老的吊脚楼,仅仅,以飘着乡土气息的文字,几笔没有色彩的素描,一曲悠悠的山歌,便筑成人间最美的天堂,让世人憧憬?这样的凤凰如同一幅被遗留下的水墨丹青画,没有过多丰富艳丽的色彩,只是缓缓地将它的秀美一一陈于世人眼底。

一步一幅图景,一步一处古迹,一步一个传说,四处飘逸的清音幽韵,迎面扑来的沉博绝丽,俯身皆拾的古色古意。一个古典又精致、朴实又浪漫、闲静又勃然的凤凰古城会使你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又会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古典、朴实、宁静背后的坎坷、跌宕、湍激。凤凰是一座迷宫,踏进去体验寻觅的快意,但你终究要找到一条历史的出口;凤凰是一本没有句读的线装书,钻进去你就成了一个移动的标点;时间终将证明凤凰的价值在于收藏,虽然未来已为她的发展预留了空间。凤凰是一部凝固的史书,也是疲惫心灵的故乡。


作者简介:朱群英,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当代》《十月》《北京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迄今已发表五百万字。多次选入《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年度散文》《新华文摘》《中华活页文选》等版本。著有《林则徐的声音》《俊彩星驰》《乡雨》《蓝天下的风景》《月籁音丝》《炊烟的记忆》《净土》《大沙河笔记》。

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游记散文征文优秀作品奖,全国第七届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大众散文奖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五星文化工程奖,孙犁散文奖,蔡文姬文学奖。

西散原创执行主编:梅雨墨

微信:1805544718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疫情过后,一定要改变的8种生活习惯
人在低谷,坚持做好这9件事
长寿三宝:睡好两觉,吃好三餐,走好百步
余生最好的状态:极简
​说话的最高境界(深刻)
《金瓶梅》中最“露骨”的8个金句,扯下了世道人心的遮羞布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