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胶东:走进莱西市河崖村,探访有名的“八路胡同”
从抗战时期开始,胶东就是全国有名的根据地,境内很多村庄都有红色遗迹。这次就带大家走进青岛莱西市马连庄镇的河崖村,探访村里有名的“八路胡同”。

河崖村位于马连庄镇的东北方向,如今已经挂牌为“河崖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从镇驻地通往河崖村的路上,就能看到这些牌子。

根据村志记载,明初刘姓自山西迁至胶东,先落脚在海阳寨头,后迁徙至此建村,因地处河边,故名河崖。

所谓“八路胡同”,其实是“红色胡同”的一个代称。因为这里的红色历史不仅是在八路军时期(抗战时期),前面可以上溯到土地革命时期,后面可以延展到解放战争时期。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马连庄一带(当时属莱阳县)就有了比较好的群众基础。河崖村的刘曰善当时就投身革命工作中。

根据《莱西市志》记载:刘曰善(1904~1934.2.26) 字兰芳,河崖村人。在小学读书时,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后经村人推举,在本村任小学教员。继之,被国民党莱阳县长梁秉锟任命为洼子镇镇长。他以国民党镇长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4年2月23日,他以探亲为名,到下洼村准备与党组织接头,因叛徒出卖被捕,于26日不幸遇难。

如今在河崖村的“八路胡同”内,就能看到刘曰善烈士的故居。此外,八路胡同内还走出其他两位“曰”字辈的烈士,分别是刘曰宽和刘曰顺。
除了本村的英烈故居之外,河崖村的“八路胡同”还保留有其他的红色旧址。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胶东新华书店旧址”和汪道涵故居。

史料记载,1942年2月,胶东战时邮局成立。1944年7月,莱西县战时邮局在马连庄乡河崖村建立,当时的邮局就位于马连庄镇河崖村的“八路胡同”内。同期,在河崖村成立了“开丰书店”,归战时邮局管理,由于办公场所拥挤,当年底,迁至下洼子村,这就是胶东第一个新华书店。

而汪道涵与河崖村的渊源,是在胶东行署主任任上。
根据《山东省志》记载,抗战时期,胶东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是从1941年2月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开始的。1942年7月撤销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1944年4月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改称胶东区行政公署。

因为战时的环境,胶东区行政公署的办公地点也经常迁移,其中驻牙前县田家村(现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的时间较长,该村也保留有公署旧址。
据《青岛党史》记载,1948年,胶东行署机关从牙前县农村移驻莱阳(今莱西)、莱东、招远边界群众基础牢靠的革命老区,办公区域主要在今莱西市马连庄镇河崖、夭山屯及附近村庄。在这前后,原行署主任曹漫之去职,4月下旬,汪道涵由华东局驻地临沂赶赴河崖村,履职胶东行署代理主任。

汪道涵在河崖村工作约大半年的时间,1949年2月调离胶东,南下江淮。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胶东区行政公署也从农村逐步迁入城市。1950年,根据统一调整,山东省境内的胶东、渤海、鲁中南三个行政区撤销。
关于上面这些红色历史,河崖村里如今也已经建立起了展馆,里面对此有详细介绍。有机会从马连庄镇路过的朋友,可以过来看一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胶东小延安——河崖村
胶东区1942年山东战邮5分加盖红色“胶东”旧票一枚
“八路渡海”壮举永载史册
即墨二中、即墨二医,为何会在店集?
马石山惨案和马石山突围战
莱州有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小山村叫袍峱村,你听说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