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州作家】陶 军:童年在故乡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912】

 

童年在故乡



河南洛阳    陶 军


前天是周六,一早起床我把楼上小菜园里的青菜割了割,摘摘洗洗,和面发面,做菜馍,半个小时候后,香喷喷的菜馍出锅。这时儿子也起床了,问我:“爸早上吃啥?我饿了。”我说:“香喷喷的菜馍”。儿子拍手连说好呀好呀!早餐儿子吃了两块菜馍,喝了一碗大米粥。

晚上,把早上没有吃完的蔬菜馍热了热,儿子看到后,嘟囔了一句:“怎么还吃这个?”很不乐意,他只吃了一小块就不吃了,儿子对吃饭上很挑剔。

现在给孩子说自己儿时吃不饱,他感觉不可思议,好像是在编故事。事实确实吃不饱,更别说吃好。我出生在七十年代末,印象中没有被饿过,但生活饮食还是比较简单的,一日三餐的菜基本上都是自家地里种的。我的老家在皖北平原的农村,故乡的乡村主产小麦和水稻,主粮基本有保障,能吃饱,想吃好有点难。


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至今难以忘怀,我们村里有个隔天逢的集市,集市上卖菜的多,也有卖吃的玩的用的,每次跟母亲上集市都要母亲给我根油条吃,金黄色的油条真的非常好吃,以至于我天天盼望逢集,一逢集我就可以吃上油条,睡觉梦中都在做梦吃油条,吃油条的感觉就是舒服。再一个就是吃地锅馍抹大油,儿时放学回家把书包一扔,从馍篮里拿出一块馍,掰下一角往大油(猪肉炼的油)碗里一插,一掘一块大油就出来了,往地锅馍上一抹平,咬着吃,吃的满嘴都油乎乎的,吃的可美。吃油条的爱好至今也有,经常出差早餐首选油条,在家隔三差五也吃,但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大油抹地锅馍早已不吃,就是吃也吃不出儿时的感觉。

去年我回故乡看望父母,第二天我沐着晨光,去集市上看看,集市依旧不减当年,多了的是陈年的幽香,在匆匆的脚步里,有着另一种和谐,譬如热气腾腾的包子,卖油馍的小摊,炸油条的……都散发着浓浓的人间烟火。

故乡集市那淳朴的口音叫卖,穿街过巷。自有一种温馨和和谐和灌入心底,循着陈年的路线,心情满面春风。那仿佛是一种古老的意像,带着满是质感的温柔,在童年的温情里,过滤掉浮世的繁华,过滤掉职场的尔虞我诈,只是以一种最厚实、最淳朴的形式记录着耐人寻味的画卷,让人感到安稳而妥贴。


清晨的集市,除去路边的小摊,满满的行人,自行车,三轮车。我随着乡邻慢慢地走动,不时跟乡邻打个招呼,乡邻也亲切的问我啥时候回来的?我递上烟,微笑的告诉他们,昨天刚回来。

这时,一辆脚蹬三轮车,从我身边骑过。那是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大爷,带着一个亦是花白头发的老妇人。我没有看清老大爷的神情,只看到他在使劲的蹬着脚蹋,三轮车上的老妇人,很是心满意足的坐在里面,她不时的给路边的摊位的人招招手,点点头,自然而亲昵。

似水流年的岁月里,爱情之于生活,也远远不够厚实,老了的是韶光,远去的是初见时的浪漫。唯有一路相携,才是最美丽的瑰宝。我默默地看着,静静地随着流动的人群跟在后面。看着他们,以爱的姿态,在浮世的烟火里,绽放着厚实的温暖。不需要惊心动魄,不需要荡气回肠,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相爱的两个人,守着儿女,过着安稳的日子。

于是想到小时候,我们一家就住在集市西边的老房子里,彼此知冷知暖,过着清贫但静好的日子。当年没有锦衣玉食,吃的是自家栽种的清淡的青菜,被母亲在腋下补了补丁的外衣,是我过年最华丽的衣服。

犹记当年,父母相亲相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里总有一盏温暖的油灯,等爸爸从地里劳动回来,一听到小狗在叫,我知道爸爸回来了。妈妈赶紧热饭,我蹲在爸爸身边,瞅着爸爸吃饭。那时的光阴,仿佛是开在红尘里的水莲,干净、纯粹、甜蜜。

世上,还有什么能抵过一个温暖的家?繁琐的都市生活,情感早就摆脱了媒妁之言,猜疑、迷茫、金钱。红尘俗事,诱惑无处不在,迷失亦不可免。无论是多么唯美的爱情,都要拈上家的温暖,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彼此眷顾中,爱情与亲情丝丝相扣才幸福美满。

这是生活的暖意还原了生命的本真,简单而充实,淳朴而性感,沧桑而温暖。时光匆匆而过,多少繁华似锦终会归于平凡,而最平凡的气息莫过于,在四季更替的每一个日子里,过着简单的生活,逛逛菜市场,赶赶集市。寻一下人间烟火的味道,这时,不必浪漫,只要一时的踏实,心便会温柔缠绵。原来隔着岁月的尘埃,人生依然可以简单若此,却丰盛无比。

故乡地处淮河中游。这里有大禹与涂山氏女联姻,会诸侯,劈山导淮,并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好传说。南宋宋理宗批示:“荆山为城,意在怀远”,置怀远军,并设荆山县。故乡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山芋、花生、油菜等,水产品主要有河蟹、银鱼、鳜鱼、青鱼、鲢鱼等。这里就是故乡乡邻常说的:“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最困难时期没有出现闹饥荒事件。


故乡有荆、涂两山夹淮对峙,又当涡、淮两河汇流之处。我所在的村后还有一条自然形成的大河叫欠河,这里水产丰富,草茂鱼肥。儿时印象村前村后小渠里鱼虾很多,下雨了在渠边布道网,不到半天就能逮住一盆鱼。那时乡邻想吃鱼就到河里要么用网粘鱼,要么用网拉鱼,还有用炸药炸鱼,炸鱼给我印象很深,大人用尿素等放在一起炒一炒,装在瓶子里,瓶子口上装上雷管,点着雷管上药引子,使劲往河里扔,只听轰隆一声,河水窜出10多米高,随即鱼也漂了上来。这种炸鱼破坏性太强,当地政府不允许,乡邻们在晚上偷偷偷偷的炸,夜晚我和小伙伴看风向,如果是朝河南岸刮,我和小伙伴挎上篮子,打着手电筒去河边捡鱼,手电筒一照,鱼被一浪一浪的拍打到岸边,一两个小时就能捡满一篮子。第二天母亲把我捡的这些鱼破破洗洗,用盐盐一盐晾干,晾干的鱼再炖炖吃,鱼肉很结实,吃着鱼块很过瘾,如今想想还会流口水。

转眼我已结婚成家,当了丈夫,成了父亲,进入中年,远离故乡二十多年,故乡许多情景已经模糊,但也有很多事烙印在脑里,怎么也抹不去。

多年过去了,尽管故乡的村子已经拆迁。但儿时那纯朴的故乡却永远地定格在我心里,温暖着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了才明白,当你历经沧桑,吃过大苦后,才看透这8个真相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减少期待
“自杀式社交”的五种表现
给人生留一个“缺口”(深度好文)
2022年,最清醒的20句话(值得品味)
现实生活中的金玉良言(2)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