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州散文】张丽:乡间小路

No.301

乡间的小路

河南新野   张 丽

1


穿梭在异乡城市繁华的街道上,总是步履匆匆。每走过一段道路,经过一条弄堂,念着它们熟悉的抑或闻所未闻的名字,常常会不经意间想起家乡的那些小路。虽然离开故乡已近二十年了,记忆芬芳着过往,总会带来一些温暖的怀想。

乡村间的小路通常因地而存在,也因地而得名,纤陌纵横,曲折蜿蜒,它们的名字,在我记事前已经存在了许多年。

后花地是村庄后面的一条路,两旁是高大的白杨,通往我的学校和集镇上。近旁是一块菜地,菜地依傍着一个池塘,小时候,爷爷侍弄菜地,我们就在塘边嬉戏。


曾天真的问爷爷,这条路为啥叫后花地?爷爷站直腰杆,拄着手里翻弄菜地的钉钯,在暖春的阳光下笑着说:我小时候它就叫这个名字,这条路在咱村后头,不过,那时候这里长了一大片野刺玫,一到春天,花香把人们熏得啊……

后来,我背起书包在这条路上重复着那些晨暮时,总会闻到一阵花香。

穿过后花地便是油刺沟,这条路常年都有牛车走过留下的痕迹,两边低,中间高,中央长出青青的草。雨后光着脚踩在上面,象踩了一层柔软的地毯。这块地撒播着豆类种子,初秋,奶奶挎着竹筐在地里采摘绿豆,我带着堂弟堂妹就在路边的槐树荫里玩,时常能品尝到田间的野果。

二爷的几只羊悠闲地在沟边吃草,他在田埂上手脚麻利的割草,养殖的几笼长毛兔,是二爷微薄的一份收入,二奶奶五十多岁就故去了,二爷独自一人把孩子们拉扯到各自成家。

他割草时如果发现一窝鸟蛋,会起身喊我们过来,我带着弟弟妹妹喜滋滋地跑过去,接过那一窝带着温热的鸟蛋,心里乐开了花。二爷割草头也不抬,却逗着我们:知道这油刺沟的来历不?


堂妹聪明伶俐,她记性最好,模仿着二爷的腔调:这里呀,最早是咱村的护村河,为了抵御外面土匪来袭,人们把河边种满了陈刺,那些刺越长越硬,谁来欺负咱们,刺就会扎他们狗日的,让他们疼的哭爹叫娘。我们听了咯咯直笑,二爷也跟着嘿嘿的笑出声来。

还有小田洼、半坡、黄土岭等,那些名字至今我仍然非常熟悉。那么荒草路呢,我曾经想,一定是当年那一带不长庄稼,野草丛生罢了。其实并非如此,荒草路的那块地最适合棉花生长,这条笔直延伸的路,见证着我家四亩半棉花的盛开和收获,这块地也浸透了父母的心血和汗水。


那些年,父母仿佛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在了荒草路旁的棉花地里。春天栽种秧苗,浇水施肥,夏季喷洒农药。

暮秋时节,霜落平川,母亲踏着露珠走过荒草路去摘棉花,许多个黄昏,我站在这条路上遥望母亲回家,我常常希望她已经走过了那座窄桥,幻想着她也经过了那片荒凉的坟地,直到母亲用自行车驮着两大篮子棉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就是因为这一块地,母亲差点搭上了性命。那年秋收,病魔悄然来袭,母亲本打算去医院就诊的,却又怕大雨淋坏了棉花,想赶在雨前抢收。最终,棉花都收完了,母亲却因劳累过度病倒了。在一个滂沱大雨之后的清晨,痛苦万分的母亲急需被送往医院急救。从村庄到县城三十多里路,大雨之后的道路异常难走,架子车是无法穿越过去的。感恩我四爷的英明决定,他把儿子我的伟叔从睡梦中叫醒,伟叔开着那台刚刚买回来的拖拉机,带着母亲走出泥泞,走向大路,母亲终于在颠簸之后的医院里化险为夷。


不会有人知道,我曾经偷偷跑到那条幽静的小路上哭泣,再沿着小路来到大路上张望,希望母亲安然无恙回到我们身旁。我也曾看到奶奶悄悄的在东边的十字路口烧香祈祷,保佑母亲安康。

上天眷顾,在一个雨后清凉的黄昏,奶奶牵着我和弟弟的手,在村头的小路上等候,父亲和二叔用架子车带回了康复后的母亲,一家人重逢在这段乡间的小路上,含泪相望,悲喜交集。

母亲大病初愈后的一天,父亲和爷爷奶奶商量,说这几年来荒草路那四亩半的棉花收成非常好,卖了好价钱,准备将老屋推到,盖一座新房。再者,也有念头送我们姐弟到县城读书,父母希望我们将来能够走出去,走上更宽广的路……


许多年以后,我带着五六岁的女儿小可踏上了回乡的路,一条柏油路修到了村口,乡村路上那曾经深深的车辙痕迹看不见了。后花地的菜园立了一个牌子:花地养殖场。路还是那条路,只是宽阔了许多,车辆也多了起来。随我们在外地生活的爷爷一定不会知道,奶奶坟头的柏树已经长大,他侍弄了几十年的菜园如今也不在了。

春意渐浓,万物生长,田野像一片充满生机的海洋。我牵着小可的手来到了田间的小路,顺着后花地,来到油刺沟,走向半坡,然后眺望荒草路。这一条条曾经被人们和牲口踩踏得油光闪亮的乡间小路,竟也面目全非,野草横生了。小可对这条脚下的小路似乎并不感兴趣,她一直忙于捉蝴蝶和采摘路边的小花。

而我,一路寻找着那些失落的记忆。哪个地方春天有一丛俏丽的野花,哪个地方夏季有一串野生的瓜果,哪个地方有一条小小的水沟,哪个地方有一窝刚出壳的鸟雀,都还记得,我一一寻找。春风吹过田野的麦苗,又送来油菜花的香,是我熟悉的味道,路旁新犁出的一大块地,翻出的黄土湿润松软,犁铧贴身铲起的平面在阳光下闪亮。


在田埂旁遇到老态龙钟的二爷,他惊喜的唤着我的小名。二爷手里依然牵了两只羊,精神很好,他佝偻着背慈爱的望着小可说:长得真像你妈妈啊,你知道不,妈妈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你是城市过来的娃娃,可不知道咱们乡下有多少好玩的地方呢!

小可捧着一把蒲公英,安静的听,似懂非懂。

她是真的不知道脚下的这一条条小路我曾经奔跑过也欢笑过,怅惘过也哭泣过,那些曾经留下深深浅浅的小脚印,记录着我许许多多童年的故事……

目送二爷走远,小可挣脱我的手,蹦跳着去看路边的小花,又蹲下身用小手扒开野草,不知道她在寻找什么,我默默的向前走,我知道我在寻找什么,却什么也找不到……


再往前,也许我将陷入草木深处,寸步难行了。荒草路,就在眼前,而我,终难抵达。

多年以来,当我行走在异乡的路上,常有一幅画面闪过:每当夕阳西沉,天边出现一片彩霞,村庄上空炊烟四起,我站在东边的麦场上,一抬头,就能看到爷爷扛着农具,牵着他的老黄牛,铃儿叮当作响,缓缓的从田野走上弯弯的乡间小路,走往家的方向。


作 者 简 介

作者:张丽

张丽,河南新野人,70后,笔名半夏时光,现定居上海,钟情文学,热爱生活。


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  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郑江涛    刘  娜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团队:赵红俊 范荣振 陈立娟
        王华伟 杨乐才 曾权伟 
        陈朝晖 肖绍柱 贺保双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睡诗歌 一条带着埋怨的小路,两边落满了荒草
散文||通向田野的小路
【陈子涵】一条充满回忆的小路
老笨:写给母亲的诗
我的路
娘的小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