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州作家】刘永先:穿花衣的“小伙伴”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567】

 穿花衣的“小伙伴”

河南西峡 刘永先

我站在自家院中,抬头凝视着燕子的巢穴,耳边仿佛响起遥远而熟悉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现今已是阳春三月天,那一窝燕子也该回来了!虽然我不需要打起帘栊,可每天都在期待着。
 
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春暖花开的季节,忽然有一天,我欣喜的发现两只燕子,频繁的翩翩飞入院中,边盘旋边唧唧的喃啾着,好像在合计着要紧的事宜似的。接下来的一天,两只燕子就嘴衔新泥,在一楼前檐与墙壁夹角,一根电线发端处,开始了连续的筑巢作业。两只成燕十分勤勉,每天清晨,小城还没有从睡梦中完全醒来,它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早至晚,沐着阳光,或迎着风雨,衔泥筑巢,从不偷懒耍滑。

燕子筑巢的材料是湿漉漉的春泥和一些柔软的杂草根茎,用唾液把春泥和杂草根茎交叠粘合在一起,一层一层往上堆砌。把杂草根茎作“钢筋”用,足见燕子很聪明。


 一直想追寻燕子飞行的轨迹,探究是从哪里衔来的春泥,是否也经过了认真的遴选?可只是想想而已,那飞翔的翅膀,想来是追不上的。
 
它们施工进度很快,大概一星期左右,巢穴即告竣工,燕窝呈碗状,下窄上宽,表面有比较规则的泥块凸起,很像人类砌就的砖墙轮廓。随后,燕子又噙回柔草、羽毛,“装修”燕舍,使其更为舒适。
 
传闻家燕筑巢选址是很讲究的,所选之处有吉宅之说,此说无从考究,权当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燕子是公认的益鸟,在家筑巢大概率是一件好事。据我猜测,燕子选址我家筑巢,很可能是从安静和安全这两个角度来考量的。我家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独院,环拥在居民区中,不临主街,虽处城区,却少噪音,同时,感应本分之家可确保其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每天总有一只燕子长时间的呆在窝里,大概是在孵化新的生命。这样的状况持续半月之久,窝内隐约传出微小的“唧唧”之声。两只成燕不停的飞进飞出,嘴里噙着虫子频繁的给乳燕喂食。每次飞临巢穴时,乳燕就大张着黄黄的嘴巴欢快的“唧唧”着;成燕总是以两爪紧紧的抓着巢穴边缘,把虫子快速的送入小燕子高举着的嘴巴中。我数了数,窝里露出来五张黄黄的嘴巴。大多时间,成燕喂食之后,会迅速的飞离开,但也有个别时候,暂停在窝边,慈爱的端详着自己的孩子。
 

"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中的诗句是燕子育雏生活的真实写照!据考证,一对燕子喂养一窝小燕子,一小时至少喂15次,每天得喂180次左右,平均每天捉害虫450到500只,加上它们自己吃,一对燕子每天至少要捉害虫600只,足以证明燕子对大自然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说明抚育小燕子的义务并不轻松。
 
我注意到,成燕很讲究卫生,从不在居住地排泄,乳燕可就不同了,吃饱了就拉,有意思的是,小燕子并不拉在窝里,而是掉过屁股,“吧嗒”一声拉在了窝外。两天不到,客厅门侧地下就落满了一层白腻腻的鸟粪,连客厅门上也有,需要天天清理,比较麻烦,后来,在地上放了一张硬纸板,一天一换,方便多了。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只小燕子迭出了巢穴,摔在了院子里,或许是那柔弱的翅膀起到了一定的撑浮作用,竟然毫发无伤,在地上唧唧叫着,扑扇着小小的翅膀,不停的挣扎着。我动作尽量轻柔的把它捡起来,擎在手心,近距离的观察着这个小家伙。这就是书本上介绍过的家燕,体长约100毫米左右(成燕体长大约150毫米左右),口黄色,尖而小,颔大,扁形,背羽蓝黑色,腹部乳白色,翅尖而长,尾羽分叉,爪短而小但抓劲较强。乳燕张着小嘴巴不停的叫着,好像在请求我帮帮它;燕爸燕妈也在我身边焦燥的绕飞着,“喳喳”着,生怕我掠走它们的娇宝宝。我搬来扶梯,慢慢的爬到顶端,一手紧抓扶梯,一手高擎乳燕,近距离看到本来唧唧喧叫着的其他几只小燕子,窥见有人靠近,纷纷卷缩着身子躲到巢穴的一边,手中的乳燕还没等我有所动作,竟迫不及待的主动爬进了窝里。刚刚把扶梯挪走,两只成燕就疾速的飞临巢穴,安抚受惊的小燕子,听着燕子家庭欢快的啁啾声,我感到十分欣慰。观察燕巢,我不禁好奇,燕子巢穴那么小,五只小燕已显得有些拥挤,在育雏阶段,成燕夜宿何处呢?直到一日晚间,发现双燕在二楼檐下的晾衣绳上栖息,方才恍然大悟。真是“可怜燕子父母心”!
 

又一个半月过去了,乳燕渐渐羽翼丰满,一天早饭后,我习惯性的抬头看了一下燕窝,发现一只乳燕摇摇晃晃的仄愣着翅膀从窝里飞落在楼门顶上,好奇的东张西望,一幅新奇自负的小样。随后的日子,剩下的几只乳燕陆续的离窝,盘旋在院内和楼层之间,甚至飞入客厅里面,唧唧的呢喃着,和家人是那么的友好和融洽!
 
就这样,燕子差不多半年时间生活在我家,与我们为伴,直至春去秋来,凉意渐浓,燕南飞去,一个轮回之后,春又归来!回到曾经的家,打扫清理一番,顶多稍加修葺,就又重新入住了。
 
 我自小就喜欢鸟类,青少年时期是在农村度过的。老家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小山村,翠竹掩映,林木葱茏。小时候,在门前的竹林里,在村庄的树丛中,见惯了各类飞禽,熟悉各种鸟儿的啼鸣之音,淘气的时候,会攀上高高的大树,或“飞檐走壁”,掏鸟蛋,捉幼鸟,但是,基本上恶作剧的对象只是斑鸠和麻雀,我从来也不伤害它们,只是好奇而已,把玩之后就又“鸟”归原主了,成鸟也只是虚惊一场罢了。按照常理,农村的生态环境应该适宜燕子的生存,可不知为什么,那时候只见燕子翻飞,不知燕栖何处。小时候不懂事,爱鸟的方式太过极端,现在,喜欢燕子完全是出于爱护和欣赏,甚至在潜意识中视其为亲密的小伙伴。
 
我喜欢家燕飞翔的姿态,甚至觉得燕子之美,美在飞翔,尤其是在微风细雨中盘旋回环,闪转腾挪,像闪电一样的划过,观之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时候,我会长时间的站在院子里,观察燕子的一举一动,看成燕来回穿梭,看乳燕进食时兴高采烈的情景,欣赏成燕带领小燕子出窝学飞的过程。并拍下了不少关于燕子的图片,保存于手机之内。
 

我一直认为,燕子是和人类最能和谐相处的鸟类之一;虽说鹦鹉也称得上典范,可它是要遵循人类特意为其筹划的清规戒律,有点沦为人类玩物之嫌疑。而燕子就不一样了,是循着烟火味而来,和人类的相处是那种带有独立性质的天然的接近,基本是不受什么限制的。这也是为什么燕子在人类突然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并不是那种惊慌失措的恐惧,而是仿佛礼节性的闪避,自然而又默契。有时候,我会冒出一点奇怪的念头,寻思燕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情景?我想,燕子的世界一定是鸟类世界的伊甸园,它们没有误解和责备,没有纠结和烦恼,没有望眼欲穿的恒久等待,没有包藏祸心的随意伤害,没有仿佛抽尽了骨髓般的寂寞和孤独.....总之,在我的想象中,燕子的世界是精致和美好的。
 
这几天,熟悉的“唧唧”呢喃声又在耳边响起,南飞的燕子回来了!我感谢这些可爱的“小家伙”,这么多年来,一直与我们为伴,带给我们颇具特色的热闹和欢乐!也使自己的心态变得年轻起来。



投稿须原创首发,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燕子礼赞
【来稿选粹】施赣江|​燕子,情未了
北方燕窝记
小燕子穿花衣
渐渐逝去的燕子窝
寻找燕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