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头的池塘

村头的池塘是村里人盖屋取土留下的。村里的房屋增多,池塘渐渐变大。每逢夏日,雨水经沟豁聚到这里。不知何时,塘的一角,几片新荷舒展水面,一丛丛芦苇传递着咯咯的蛙鸣,池塘变得春意盎然。

偏僻的乡村,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方不方,圆不圆的池塘成为村里人的精神家园。一天辛苦劳作下来,大家聚在塘边的场间,把疲惫、寂寞、苦闷消融在漫漫长夜里的交流中。

盛夏,我们这些光屁股的猴子成了塘中的主角,游水,嬉戏,有时把塘里的稀泥糊在岸边,形成一个滑道,欢叫着滑向水中。

塘的东边是一片高粱,高梁地的那边是生产队的瓜地。有风和无风的日子,那诱人的瓜香都会从高粱地爬出,看瓜老汉张老三,是队里看瓜的不二人选。他六亲不认,没有队长的字条,别想从瓜地摘走一个瓜。尽管我们私下把他咀咒了无数遍,他依然硬朗,追人的速度常令孩子们犯怵。他整治偷瓜的孩子有一个绝招,不打不骂,就是叫你把偷的瓜吃下去。你偷的熟瓜还好,享受一顿免费大餐,如是生瓜,自食苦果,将终生难忘。

谁又能拒绝那恼人的瓜香。

我们全身涂满泥巴,把地道战中声东击西的战术运用的神乎其神。一个人故意把高粱棵摇得哗哗作响,当张老三蹑手蹑脚察看敌情时,我们已在另一边偷袭得手。大家相聚在塘边分尝胜利果实时,得意地欢蹦乱跳。

塘的西边有几棵粗大弯斜的柳树,罩着一团团的阴凉。中午吃饭时,人们端着碗聚在树荫下,边吃边聊,闻到那人碗中的菜香,你一筷,我一筷,分而食之,如不尽兴,会径直向他家去讨。


晚上,几乎全村的人都聚到塘边乘凉。坐着的,躺着的,横七竖八,黑压压一片,红红的烟头在摇动蒲扇中忽明忽暗。有时,几个妇女一嘀咕,高声说,看着点,便从塘的另一边悄悄下水洗澡。有人拣一块坷垃砸去,塘中一阵惊叫,塘边一片笑声。乘凉中最受欢迎的一位是张奶奶,她有两棵杏树,常会端来一筐杏,分给经常窥伺她家的孩子们。另一位是徐七爷,他见多识广,一肚子故事。人们常在他妙趣横生的故事中笑得前仰后合。

孩子们多不安份。我们常常在塘边追逐、角力,拼得浑身汗土,最后滚入塘中。在大人的叫喊中爬上岸。躺在母亲身旁,月光如水,风拂柳丝,月影斑剥,深蓝的空中,织女星,牵牛星怅然相望,凄婉动人的故事浮动在我的梦中。

塘的北面有一排草房,那是生产队的牛屋。冬季的严寒把人们逼到这里。只有在这里,人们用生产队的豆秸和秫秸烤火是天经地义的事。在那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近乎原始的年代,耕牛是生产队的宝贝,人到这里取暖完全是沾牛的光。一道厚厚的门帘把寒冷挡在门外,酸臭的气息弥漫整个牛屋,人们围在火旁,家长里短,人间奇闻,阵阵笑声撒向各个角落。

随着时光流逝,我离开家乡,池塘边的温情沉淀在记忆里。家安在小城中,室内的装饰谈不上华丽,但颇有情调。多功能的空调淡漠了季节的变化,DVD、组合音响、数字电视、手提电脑把时间调剂的有声有色,出门以车代步,挡在窗外的是吵杂和无聊的寒喧。但莫名其妙的是,心头总有一种焦灼和失落。

每次回老家探望,常自觉不自觉停留在村头的池塘边。柳树还在,依然弯斜,柳丝揽春风而拂水面。人们盖房不再取土,池塘变得浅而浊,鹅鸭依然是塘中的常客。


家人常讥笑我这痴痴状。

常常失望,再也看不到人们之间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旷达,事不关己,漠然置之。人们对事物道德准则的评判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令人困惑,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左顾右盼,闪烁其词。

就是邻里之间,虽没达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下班关门,封闭在各自的天地里,见面、点首致意、匆匆而去。

这有什么不好,有人说,相安无事、和谐。


我不以为然。

没有温馨亲情的相安无事绝不是和谐,而是冷漠。

也许这是我常常怀念村头池塘的缘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许永保撰写《割草的记忆》
“三秋”印象【二】
人生百态|| 刘玉柱:沉没的远山(小说)
童年记忆
我们小时候的夏天 | 王桂田
山东作家‖【消失的场院】◆张景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